汽車隔音是許多車友比較熱衷的一個“改裝項目”,但是大多數車主對“隔音”并不太了解,被無良改裝店老板忽悠的不在少數。買了新車到底要不要先去做全車隔音?或者本來自己的車靜謐性就很不錯,最后卻花了很多冤枉錢也沒得到多少效果提升,更甚至還會落下一些異味、抖動、異響等后遺癥。那么,汽車車隔音到底該怎么做?這筆錢花得值不值?值得深思。
望聞問切,噪音來自哪里?
既然要隔音,那得首先搞清楚噪音的來源,廣義上可以將汽車噪音分為兩大類:一是車輛行駛過程中因摩擦產生的噪音,例如風噪、路噪;二是結構振動產生的噪音。而我們在行車過程中感知到的噪音都需要通過一定的媒介傳播——空氣、與噪音源物理連接的固體。從音源及其傳播路徑著手,才有解決或者改善噪音的可能。
眾所周知,風噪與車速成正比,車速越高風噪越大,而車體自身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優異程度就已經決定了其噪音抑制性能的高低,這是后期難以左右的。至于胎噪,輪胎是汽車唯一與地面接觸的地方,只要行駛就會差生相對摩擦,從而產生噪音,但每一款輪胎的性能和定位都不一樣,需要改善路噪,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舒適型靜音輪胎。
至于結構噪音,主要是指大家經常談論的汽車異響,比如底盤單薄或中控裝配工藝差帶來的各種響聲,或者汽車行駛中各結構發生的共振低頻聲等,大部分是通過車身結構傳遞振動的。NVH工程師只需要在車身結構的關鍵部位進行隔斷或減弱,就可以大幅削弱車廂內部的振動,也可以避免車身因共振產生的噪音。
說白了,我們無非是通過耳朵聽和屁股、手腳等與汽車有接觸的部分感知噪音。而隔絕/降低噪音的最佳方式是隔斷噪音的傳播媒介。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得從聲音傳播的原理著手,聲音是一種波,在空氣中傳播的時候會有衍射效應,如上圖,也就是說,只要車廂內部與外部存在“接觸”,也就是密封不到位的話,車廂外部的聲音就會通過各種孔、洞、間隙,經過各種衍射、反射傳遞到車廂內部,車廂里面的人就聽到了所謂的噪音了。
對癥下藥,疑難雜癥迎刃而解
然而,上百個管路和電氣線路在車廂來回穿梭,不可能把車廂的密封性做到“滴水不漏”,管線還可以拿特殊結構的堵音蓋稍微解決,但是沒有辦法完全堵住所有的孔縫。但是,我們可以用吸音棉、隔音板、止震板等材料來鋪設到相應的翼子板、輪拱、車底板和后尾箱等部位,目的是盡可能阻擋噪音的傳播,以此堵上車廂的“耳朵”,和我們用雙手捂住耳朵是一樣的道理。
而在做全車隔音時,主要是依靠止震板這個“神器”來降震的,它可以吸收結構部位傳遞來的振動,并將之消解不再繼續傳遞。實際做隔音工程時都是將這些止震板貼到車身的關鍵結構部位,可以減輕振動的傳遞,增加行駛中的“厚重感”,在實際體驗中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汽車行駛噪音的處理,其實廠家一直在花大成本、大精力在做這件事,比如在研發產品項目過程中都有一個叫做NVH指標,控制得好不好,會成為消費者駕乘體驗中影響最大的環節之一。但是,有許多的車友對愛車靜音性有很高要求,而許多經濟車型的NVH的確做得不夠好,所以就產生了做全車隔音的需求。怎么做呢?主要是通過下圖五個地方的隔音改裝工程所構成。
通常情況下,我們到外面做汽車隔音看到的大致都是以下工序,需要先拆除四門門板、車窗升降器、四輪輪拱、座椅、整車地毯等(做到極致的還要拆中控),還要盡量避免拆除過程中影響到相應的管線。然后耐心細致地服帖于各處不同凸凹的形狀,將止震板貼于相應的位置,再覆蓋上一層隔音棉,最后再把拆下來的東西進行裝配復原。說白了,只是全車隔音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止震。
市面上常見的全車隔音套餐做下來2000-7000元不等,但是做完之后的效果提升有多少呢?根據專業機構的測試,改裝后對車內的噪音有一定的改善,大致能降低3-11分貝左右,對降低車身振動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客觀地評價,一般的經濟車型因為本身NVH底子太差,妄圖用全車隔音提升的這點分貝數來達到豪車的靜音水平,顯然是非常不現實的。
汽車本身的結構設計、風阻系數、造型設計、底盤調教包括用料等等,都能夠影響到NVH的數值,假如簡單地通過以上這些全車隔音就能提升很多,為什么汽車廠商不去做呢?是追求成本的原因嗎?并不完全是。廠商在這一塊下的功夫絕對是很深的,造車成本是一方面原因,而增加如此多的隔音材料,會帶來更多的重量增加,例如下圖:
總重45KG相當于一個乘客的重量,顯然對于油耗和動力表現都會造成不利影響,而那些技術人員考慮的最關鍵的因素,主要是這幾分貝的提升效果與它所帶來的成本、油耗和動力的負擔,到底哪個更重要。所以,如果無視以上問題的土豪,可以去追求靜音效果的改裝,對于普通消費者,選一輛先天在靜音性方面表現更好的車型比什么都重要。
權衡利弊,做全車隔音前請三思
就目前,汽車隔音都是由各地大大小小的改裝廠或維修廠在做,因為要對汽車進行大拆大卸,所以選擇專業機構、經驗豐富的師傅是非常關鍵的。掰斷卡子和卡扣倒是小事,千萬不要產生拆得下來,裝不回去的情況。另外汽車內部各種電路插頭、密封薄膜工藝零件繁雜,一旦發生工序遺漏或各種不嚴絲合縫,反而會產生很多故障或零部件異響的情況。
而且,隔音材料市場上也是魚龍混雜,有些商家追求利益,用包含瀝青、工業廢料等劣質材料蒙混過關、以次充好,拿起來聞一聞會有很刺鼻的味道,在環保標準上肯定是過不了關的。而這些材料中的有害物質超標,并長期揮發到汽車空間中,會容易對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選購時一定要盡量挑選質量可靠,環保達標的產品,要不然真的是得(靜音)不償失(健康)。
全車隔音DIY可以嗎?
網上有不少車友,在網上購買各式隔音材料,回家自己動手,但真的不是非常推薦大家DIY做全車隔音。比如說發動機引擎蓋、后備箱底部的隔音好做,打開之后貼好就可以了。但是四門隔音就要動手拆門板和螺絲,還要把門板玻璃固定住,再拆掉玻璃升降機;翼子板隔音需要拆卸輪胎,并吊起車輛,它們對工具要求較多,對操作人員的熟練程度和專業知識要求都很高,動手能力差的朋友就不要隨便嘗試了。
而底盤隔音和發動機艙噪音隔絕就更難,拆下來座椅、地毯就已經很費勁了,還要保證不擾亂車內結構和各種電子線路,原樣能裝回去。如上圖拆完所有中控內飾做隔音的,基本上達不到特別專業水平都很難完成,非常難以保證原廠標準化流水線的裝配精密度。這些內容奉勸各位還是不要手癢癢,交給有經驗、專業水平高的機構來做可以將風險降到最低。
全車隔音對于那些車齡較久的汽車,對噪音和振動特別無法忍受的車友們來說比較適合,盡量選用更好的材料和改裝機構進行處理,對行車質感會一定的提升。但對中高端新車而言,全車隔音其實并不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改裝項目,需要對改裝前后的得失進行慎重考慮。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