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只要談起自主品牌,很多人一定會用質疑的態度來對待它們。其實這事兒不能都怪消費者,之所以人們會對自主品牌持這種態度,實在是因為前些年自主品牌真的有點上不了臺面,它們必須要為它們所造的那些爛車去買單。不過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自主品牌不可能永遠都做吳下阿蒙,近幾年自主品牌的制造水平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款自主品牌中的優秀車型。雖然它們并沒有那么完美,甚至在銷量上慘不忍睹,但是它們的制造工藝確實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吉利博瑞
吉利集團精品戰略下的先鋒,最具代表性的吉利精品車型之一。不管怎么說,外觀極具原創性,終于不再山寨了,不過有人對博瑞的尾部提出了很大異議,個人也覺得博瑞的尾部不如前臉設計的大氣,尾燈有點不太自然。側面C柱的溜背設計是神來之筆,優雅中增添了幾分動感。內飾的設計和做工基本與合資車型相等,甚至超越了某些合資車型。
個人實際體驗了博瑞的空間,感覺比帕薩特和邁騰略小,但是僅僅只是微小的差距,其實已經足夠大了。動力系統的匹配也做得很成熟,只是油耗較高。最關鍵的還是售價,1.8T的頂配不過才17萬多,性價比才是它銷量不錯的原因。
東風A9
鄙人曾經對東風A9做過一次深度試駕,雖然我早已預言東風A9的銷量不會太好,但是客觀來說,東風A9是一部做得很不錯的車。不過這車做得不錯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東風偷懶了,實際上A9基本可以視為一輛中國版的雪鐵龍C6,由于東風和PSA集團的深度合作,A9的平臺、動力系統以及零件供應商,其實跟C6基本一樣。不過18到22萬的售價,恐怕老百姓寧可買低配的雪鐵龍C6,也不會買高配的東風A9。
榮威950
曾經的950其實就是個換殼的君越,不過如今的950已經用上了上汽自己研發的發動機,再加上君越已經換代,所以本質上講,950已經和君越基本撇清了關系,雖然用的平臺還是老君越的平臺。950的外觀和內飾均以穩重大氣為主,非常具備一輛公務車的氣質。發動機表現不錯,畢竟跟一流廠商合作了這么多年,技術儲備還是有一些的。尤其是950推出的混動版本——e950,如果政策合適的話,很值得入手。
可惜950的售價不太接地氣,1.8T的最低配就已經18萬了,2.0T的頂配更是達到了28萬,e950的頂配居然達到了30萬。雖然普遍優惠2萬左右,但是這個優惠幅度對于銷售現狀來說依舊杯水車薪。
傳祺GA8
GA8和A9一樣,都是身材修長的中大型車,只不過GA8的逼格貌似比A9更高。起步價17萬,頂配居然賣到了30萬,我也沒搞明白廣汽到底是怎么想的。是不是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進入民用車市場,只是為了公車采購而設計這款車呢?
如果拋開品牌,只看外觀、內飾和空間的話,那GA8還確實值這個價,但是如果考慮到品牌溢價能力的話,那GA8的銷量注定不會太好。
紅旗H7
站得越高往往就摔的越疼,H7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從一開始紅旗就沒覺得自己是一個自主品牌,硬生生要把H7的對手定為皇冠、E級、A6和5系,最后的結局是什么,大家有目共睹。紅旗作為一個老牌的自主品牌,名聲自然是足夠響亮的,但是知名度高并不代表你的價格就可以高,老百姓是愿意花錢買紅旗還是買皇冠呢?如果不知道反省的話,H7的銷量只會繼續名落孫山。
吉利博越
博越有潛力成為自主品牌中的神車,剛上市就月銷一萬,很多人說博越靠的是營銷,靠的是水軍。我覺得博越的成功很簡單,產品和售價,產品做得足夠優秀,外觀、內飾、動力系統、空間、配置,沒有哪個方面具備明顯的短板,尤其是整體的質感幾乎已經超越了合資品牌。在這個前提下,博越又拿出了足夠有誠意的售價,那它不成功恐怕也不符合市場規律。
不過還是要多說一句,博越的發動機動力不錯,但是油耗還是略高,未來吉利在動力系統上需要多下一些功夫。
榮威RX5
江山代有人才出,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可以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博越剛推出來沒多長時間,RX5就殺出來了。作為上汽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的產物,RX5沒有讓人失望,個人認為,RX5的整體表現甚至要超越了吉利博越,這是迄今為止我所見到的最富有質感的自主品牌汽車。
如果說博越的動力系統尚需完善的話,那RX5可以說是完美的,因為它的動力系統直接采用的就是通用的動力系統。一開始我以為RX5的售價會高于博越,但是現在看來,RX5的售價完全對標博越。有了RX5和博越這對好基友,長安CS75、哈弗H6和傳祺GS4的日子恐怕不會太好過了。
觀致5
本來是一款好車,可惜被自己玩死了。觀致5給人的整體感覺不在博越和RX5之下,但是它有兩個比較致命的缺陷,第一個是動力系統,第二個就是售價。觀致5的動力系統匹配的尚欠火候,頓挫感還是比較明顯的,而且油耗不低。至于觀致5的售價,14萬到19萬,怎么說呢,如果沒有博越和RX5的話,沒準它還能存活,但是現在,我只能表示呵呵了。
哈弗H9
山寨普拉多,原諒我這么直白,因為它確實很山寨。不過不能因為它山寨就完全否定它的制造水平,H9的做工用料,包括越野性,還是顯示出了長城的功底的。只不過超高的油耗,略顯乏力的發動機,較高的售價,這些都限制了它的銷量。
比亞迪唐
比亞迪的542戰略是什么?5代表百公里加速5秒以內,4代表全時電四驅,2代表百公里油耗2升以內。開始我以為這542不過就是個噱頭,沒想到比亞迪唐真的完成了這個542戰略,不由讓人另眼相看。縱然唐很厲害,但是也依舊是個換殼的S7,或者說加了電動機的S7,頂配50萬的售價未免有點言過其實了。低配車型25萬的售價同樣不夠有誠意,因為這個價格,我可選的車太多了。
其實不用搞什么所謂542,只要踏踏實實用心做好車,市場絕對不會對你熟視無睹的,但是如果操之過急,一味的炫技而不去接地氣的話,市場也一定會給你好好上一課的。
上汽大通G10
一輛不為人知的好車,主要也是因為大通這個品牌的知名度不夠高,但是你只要知道上汽就足夠了。有人咨詢我7座MPV應該買誰,如果你對品牌沒有要求的話,那G10毫無疑問是目前市面上性價比最高的大型7座MPV。
G10的車長接近5米2,單從外觀來看,它比這個領域的霸主別克GL8還要霸氣,內飾的水準同樣優秀,反正我是覺得不在GL8之下。當然了,作為一款巨大的大型車,G10的油耗確實不那么領人滿意,但是至少動力性比GL8強多了,比本田的奧德賽和艾力紳也要略勝一籌,只不過油耗不如奧德賽和艾力紳。
2.0T車型低配15萬,頂配27萬,雖然市場終端優惠不多,但是這個售價水平也已經足夠有性價比了。
很多人天天都在嚷嚷,抵制日貨、抵制美貨,當你問他買不買國貨的時候,他一定是一口回絕,堅決不買國貨。對于某些虛偽的愛國者,我只想說,你們不了解國貨,你們也壓根不愿意去了解國貨,國貨沒有你們想的那么不堪。
本文為 “車市白話文”原創,請各位讀者或媒體人不要惡意轉載,如需轉載必須注明轉載自“車市白話文”,否則必被追究法律責任,原創不易,請您尊重,謝謝。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