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上的很多功能我們幾乎每天都會用到,但其中的細節可能很少有人去關注。今天我們要聊的部件你只要開車就一定會用得到,但這個部件卻小到很容易被忽略,這個部件就是汽車的車門拉手。說到這里大家一定會滿腦子疑問,車門拉手有什么可聊的呢?
那么遠光君會問你了,你見過多少種樣式的車門拉手?為什么橫杠外拉式的車門拉手會越來越普及?超跑的車門拉手為什么都喜歡設計成隱藏式?這些問題你有思考過嗎?如果沒有,下面就讓遠光君來一個一個揭曉答案。
要說車門拉手最大的兩個門派,當屬橫杠外拉式和碗型內摳式(車門拉手并無統一的規范名稱,為了形象易懂,遠光君用這兩個名稱來稱呼兩類車門拉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橫杠外拉式車門拉手漸漸占據了市場的絕對主流地位,下面我們就從兩種車門拉手的利弊來分析一下為何會發生這種變化。
橫杠外拉式車門拉手也有不同細分的分類,例如普桑和牧馬人上的按鈕外拉式和目前大部分車型所采用的直接外拉式。按鈕式的車門拉手在開啟時需要先按下拉手附近的一個按鈕才可以將車門拉開,這樣的車門拉手有著非常明顯的兩個弊端,一是在拉動拉手的時候還需要按按鈕不符合人體工程學,這回讓人操作起來感覺到非常別扭,二是這種車門拉手按鈕出現故障的概率較高,而一旦出現故障將會很難打開車門。
目前大部分車型所采用的橫杠外拉式車門拉手是一種最為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拉手形式,使用這種車門拉手我們可以使用最小的力和最舒服的方式來打開車門。此外,當車輛發生意外時,這種形式的車門拉手更容易將車門打開,這也是越來越多車型選用這種車門拉手的一個重要原因。但這種車門拉手也并不是沒有缺點,采用這種車門拉手會提高車輛的風阻系數,降低車輛的燃油經濟性,不過與它的優點比起來,這個缺點似乎有些不值一提。
碗型內摳式車門拉手曾經是車門拉手最為主流的一種形式,經典日系車型有很大比例都采用了這種形式的車門拉手,而我們經常見到的C5和C6款奧迪A6也采用了這種類型的車門拉手。與橫杠外拉式車門拉手相比,碗型內摳式車門拉手的最大優點就是具備更低的風阻系數,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車輛的燃油經濟性。而這種車門拉手的缺點也如同它的優點一樣明顯,那就是在冬天易發生打滑而不易開啟,而且在遇到緊急情況時,這種車門拉手不太容易將車門拉開,這也是為什么這種車門拉手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事實上,在汽車界也存在很多較為另類的車門拉手形式,第一次打開西雅特Leon后門的朋友一定會納悶車門拉手到底在哪里,而這種隱藏式的車門拉手其實也算是內摳式車門拉手的一種演變,而這種演變帶來的意義就是更低的風阻系數。
要說對風阻系數的極致追求,那么必然會說到超級跑車。對于一般車型而言,不管采用何種車門拉手形式,所帶來的風阻系數的改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對于追求極致性能的超級跑車來說,任何可以對性能做出積極貢獻的設計都是值得的,于是乎就有了邁凱輪部分車型上近乎偏執的設計——取消車門拉手。你可能要問了,沒有了車門拉手怎么才能打開車門呢?答案是你只需在車門腰線下晃一下手,車門就會自動開啟,但這種設計一旦出現問題,那么就會是相當尷尬的一種局面。
聊了這么多,相信大家對于車門拉手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也明白了各種車門拉手之間的優劣點,未來的車門拉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會不會出現更加人性化的車門拉手?我們拭目以待。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