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對于我們的婚禮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舊式的婚禮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直是古代新婚的傳統,但是沿襲到今天雖然說還有一些地方遵循,但是好多的地方已經開始推崇自由戀愛結婚了,說媒的歷史可以說是很久遠了,或許好多人都已經對媒婆陌生了,下面我們就為您介紹中式婚禮的媒婆的作用吧!
媒婆在舊式婚禮中是一個重要角色,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舊時男女兩家需要通過媒婆的謀合才能促使兩姓之家結為兒女親家。說媒的習俗也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是舊時中式婚禮習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見媒婆的重要性。
媒婆還有月老、紅娘、伐柯和冰人等許多稱謂。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強調“天上無云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兩家要想結得秦晉之好,即結為兒女親家,這時候就需要媒婆從中牽線、說合,稱為“說媒”。建國之后,“說媒”曾改稱為“做介紹”,媒人也改成為“介紹人”。隨著社會的進步,青年男女通過自由戀愛,兩情相悅而結成伴侶已占了相當的比例,但由于工作環境、生活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許多還是沿用傳統作媒的方式,因而通過媒人介紹也是男女婚姻常見的擇偶方式。
古代的媒人大多是專職的。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使人們的勞動、教育、娛樂的圈子大都局限在家庭里,家長對于兒女的婚事只能通過媒人的搭橋牽線才能締結成功。說成一樁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錢財,稱之為“謝媒禮”。這筆錢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則由女方支付),在成親的前一天,連同送給媒人的雞、肘子、鞋襪、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導接親,稱之為“圓媒”或“啟媒”、“發媒”。謝媒錢的多少,視主家經濟狀況自行決定,但無論多少,均需用紅紙封好,稱為“紅包”或“包封”。紅包上習慣寫上“包封簽子”。
說媒不是一件輕松事,俗話說“說好一門親,好穿一身新”,媒人只有嘴上功夫十分了得,才能獲得相應的高收入。說媒是一種技巧,媒人不僅要熟悉男婦雙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力求門當戶對地提親,而且必須做到既基本上準確地向男婦雙方及其父母反映對方的情況,又要盡可能隱惡揚善,使雙方充分認識對方的長處,從而樂于達成嫁娶的協議。就是說,要生就一張“媒婆嘴”。做媒人要勤于跑腿,從開始為男女雙方牽線搭橋之日起,要經常往來于男女兩家之間,交流情況,傳達彼此的愿望和要求,防止發生意外的變故。習慣上男女兩家都有義務招待媒人,鄉下人說“媒百餐”并不是夸張,可見其奔走撮合之勤。
在男女兩家對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見之后,媒婆要引導男方去相親,代雙方送換庚貼,帶領男方過禮訂婚,婚紗攝影團購選擇成親吉日,引導男方接親,協辦拜堂成親事宜,一直到“新人進了房”,才把“媒人拋過墻”。媒說得好,雙方都滿意,以后常來常往,成為故舊;媒說得不好,雙方不滿意,往往歸咎于媒人,從此視為路人。
總之媒婆在古代可不是好當的,媒婆雖然說道現在為止已經屈指可數了,但是在一些比較偏遠的地方還是有媒婆說媒的習俗呢,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關于媒婆的習俗,可以繼續關注我們!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孫藝珍出席婚禮 現場無P照曝光 網友:真的老了2019-04-09
- 婚禮上想要萬眾矚目?婚前試妝必須要做好!2019-04-09
- 閃婚閃離后 我開著奔馳去參加前夫婚禮看到新娘我輸了2019-04-08
- 最新婚嫁資訊 頻道推薦
-
孫藝珍出席婚禮 現場無P照曝光 網友:真的老2019-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