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中國華信董事會主席葉簡明在上海主持召開總部機關系統管理工程(工作)會議。葉簡明在會議上梳理了中國華信的組織架構和系統管理工作機制,強調要將系統化管理工作作為公司的一項重要工程有序、持續開展,進一步完善以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會議制度和黨委為核心的“3+1”組織體系,以黨委為政治引領,不斷加強和提升中國華信集體制民營企業有組織的共同經濟體發展模式。
“清晰的戰略定位、科學的管控設計和合理的職能分工是企業的靈魂和生命。中國華信總部機構'3+1'模式是公司發展的組織核心”,葉簡明在會議上明確,“3”是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會議,“1”是黨委。董事會為最高決策領導機構,設立董事會戰略執行委員會統一戰略決策,用軟科學方法設計組織架構,實行系統化工程管理機制。
葉簡明進一步明確,董事會執行委員會分成三個層面:設計層、執行層、經營層。設計層為經營規劃部,執行層包括投資管理部、金融合作部、國際投行部、業務計劃部、金融管控部,經營層是下屬公司及事業部,包含2大集團、3大區域總部和7家一級公司。監事會為監督執行機構,下設審計部和監察辦公室。總經理會議是管理層,設有辦公廳、財務部、人力資源部、法務部。
葉簡明強調,中國華信在董事會領導下,實施總部戰略管控與財務管控,各一級運營平臺的經營信息變化,實時有效地傳遞匯總到董事會戰略執行委員會各部門,各部門進行分析處理后,由戰略執行委經營規劃部門統籌整合,對戰略實施做出調整部署和反饋,最后由辦公廳輸出指令,形成高效靈活的閉合管理回路。葉簡明強調,中國華信要建立決策科學、運作規范、反應迅速、精干高效的董事會戰略執行體系,建立完善的董事會戰略決策、執行、經營閉環控制管理系統,建立清晰的前臺施控系統和后臺受控系統,及多重信息反饋系統,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監督管控,有效推進系統化工程管理和企業戰略、文化的有機匹配與融匯結合。
“合眾人之私,成社會之公,是華信人的文化共識和價值認同”,葉簡明特別指出,中國華信的集體制民營企業模式正是這一理念的積極探索與實踐結晶。中國華信的模式體現了“文化與制度的結合”,實現了企業與社會的持續結合與發展。“它不同于公有制,是民營的;但母公司的股權是不分的,最終是屬于社會的。”他在會議中表示,“華信是一個有組織的共同經濟體,是為社會價值服務的。”
葉簡明強調,企業文化和企業組織要統一到黨的政治路線和思想路線上。他說,在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企業能取得成功,一定是在這個國家一個時代大事件里的成功,是國家宏觀發展過程中的成功。現在這個時代最大的機遇就是“一帶一路”,誰抓得住,誰的事業就能取得大的成功。過去的成功模式是不可復制的,那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我們的事業必須抓住當下的機遇。
葉簡明最后說,中國華信是服務國家戰略的,要始終堅持和貫徹習主席提出的“四個意識”,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大局意識,堅定政治信仰,堅持政治原則,站穩政治立場,自覺從黨和國家愛大局出發想問題、辦事情,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在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特別要求,黨委要為華信把好關,要在政治引領和貫徹落實國家政策上有所作為。
責任編輯:王姍菲
- 最新產業資訊 頻道推薦
-
摩拜單車引領“中國智造”走向全球 正式進入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