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樓的凳子上掉下來之前,75歲的周阿姨并沒有下定決心要離家去養老社區。
周阿姨的家庭幸福美滿,子女優秀孝順,老兩口住在深圳市中心的別墅里,衣食無憂。對于很多老人來說,如此條件,安享晚年不是問題。但就在今年年初,老兩口離開了600平米的別墅住進了泰康養老社區60平米的標間。
別墅里的困擾
說起養老,周阿姨直搖頭。平時子女工作忙,又各有家庭,,大部分時間就只有他們老兩口。老伴兒研究著自己的高等數學,她呢“每天就是從別墅的一樓到六樓,再從六樓到一樓,來來回回,連個聊天的人都沒有,感覺生活毫無意義”。
截至2016年底,廣州市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154.6萬,九成以上的老人都跟周阿姨一樣——在家養老。環境熟悉,也受傳統觀念的認可。不過,精神的空虛,三餐的繁瑣,病后無人照顧等現實問題也困擾著“周阿姨們”。
有一次旅游回來,在游輪上被風吹了下,,就讓周阿姨住進了醫院,加上糖尿病以及其它并發癥,被醫生下了病危通知書。老伴兒為了照顧她,忙上忙下也累倒了。女兒伺候了一天,但依然工作不離身。
去年12月,周阿姨從六樓的柜子里拿棉被,腳下一滑從凳子上摔了下來,不能動彈。老伴聽見“巨響”,從四樓趕上來,拉不動也拽不走。此時,家里沒有別人,兒女電話無法接通,只好叫了120送到醫院,幸虧及時就醫。她告訴記者:“如果當時家里就我一個人或者老伴沒聽到那聲響,我可能就見‘馬克思’了。”
此后,鄰居好友老何患了腦中風,周阿姨去看望過他,空巢的老何請了保姆雇了護工,花錢多少不說,周阿姨覺得護工不專業,老何康復得并不好。思來想去,她下定決心不能在家養老,應該去找個養老院。
據《2017年中國廣州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藍皮書,老人選擇入住養老機構的原因,68.3%表示不想給子女添麻煩,55%表示在家沒人照顧,50%因為養老機構設施齊全,活動豐富,35%是因為能享受專業人員照顧和護理。這些理由周阿姨都占了。
離開深圳去廣州養老
尋找養老機構,周阿姨也有經驗可循。老干部活動中心的劉大哥就住在養老院里,不過因為省錢,他住的養老院相對便宜。由于運動無人指導,最近骨折住院了。吸取教訓,用上多年質量管理的專業眼光,周阿姨在深圳及其周邊考察了一圈,最終決定北上廣州養老。
此時,親朋好友都不解,子女優秀,別墅豪華,生活能自理,為何要離家去住養老院?不過,五個多月后再見周阿姨時,這個問題就沒人問了。
泰康之家粵園社區
周阿姨在廣州住的是泰康之家粵園養老社區,最讓她看中的是醫養結合。社區里有一個醫療中心,醫生、護士、護工、康復治療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員配備齊全。急救、慢性病管理、康復治療在社區里也都能搞定,安全有保障?!霸诩視r最擔心病了、摔了,一下叫不到人,在這兒隨處都能看到紅色的報警拉繩,一拉繩,三分鐘之內就會有醫護人員趕到,我再也不擔心‘馬克思’的事兒了”周阿姨笑著說。
醫生正在做康復訓練
紅繩報警裝置
社區里康體設施齊全,而且開辦了老年大學,課程豐富、有趣?!斑@與在家時沒法比”,每天忙的不亦樂乎,而且交了很多新朋友,“所以你看我現在紅光滿面,精神煥發,我都不想回深圳了?!?/p>
五星級標準游泳池
作為當年國家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推廣實施的創始者和高級審核員,周阿姨告訴記者:“質量體系其實就是對滿意度的測量,泰康之家粵園的養老服務、醫療、護理、康復我都很滿意,滿意度我打95分,不打100分是因為沒有任何質量體系是完美的,始終是要改進的?!?/p>
《2017年中國廣州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顯示,52%的老人理想養老場所是養老機構,但截至2016年底,廣州共有5.9萬張養老床位,每千名老人僅擁有養老床位40張。開放市場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事業,是廣州先行先試的重要改革?!拔覀兞幍?020年達到7.2萬張養老床位,其中除了6000張來自在建的公辦養老院外,其余增量都是靠民辦,未來公辦不再增建了。”廣州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處長葉芬說。(涉及受訪者隱私,文中老人皆為化名)
編者注:泰康之家?粵園社區是2017年1月18日在廣州開業運營,由泰康保險投資約20億元,可容納約1300戶居民入住,提供獨立生活、協助生活、記憶照護、專業護理四個不同的服務業態,滿足老人退休后不同階段的養老需求。
責任編輯:王姍菲
- 最新產業資訊 頻道推薦
-
摩拜單車引領“中國智造”走向全球 正式進入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