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重陽節,敬老養老的話題再次受到關注。如今,北京有300多萬60歲以上的常住老人,雖然已到了頤養天年的年紀,但現今的老人們,也還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他們中的不少人,就想要換一套更可心更舒適的房子。
老人在買房時看重什么要素,換房背后的原因何在?根據麥田房產對老人群體的置業服務觀察分析,麥田房產與騰訊房產·北京站聯合推出《老有所居 老人買房新特點》專題,一起為您揭曉北京養老置業的趨勢特點。
一、近六年來,北京60歲以上老齡人口增加100萬
2011-2016年,北京市60歲以上常住人口占比從約12%上漲到16%,達348萬人,快趕上新西蘭全國的人口了。
根據聯合國的標準,一個國家(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到10%,就屬于人口老齡化國家(地區)。可見,北京的人口老齡化程度已到較高水平。
數據來源:北京市統計局
養老置業占比不足10%,但比重逐年上升
統計顯示,60歲以上老年人在整體成交中的占比,比上述人口占比要低出不少,近3年來都不足10%。不過,隨著老年人越來越多,成交占比也在呈現上漲趨勢,最近一年環比上升7.4%。
從原因上來看,一是絕大多數老人都有穩定住所,換房意愿相對低一些,二是由于老人受購房資格影響更大,外地戶籍老人買房比例要遠低于外地戶籍的年輕人。
三、改善條件和靠近子女是最大動因
不同情況的老人,買房的動因也不盡相同。根據家庭結構來劃分,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有子女的老人、有孫輩的老人、無子女的老人。
雖然都有改善居住條件的要求,但前兩類老人,很多都有家庭團圓的需求。不少老人換房是因為想與子女同住,或與子女住得近一點。也有一些老人的買房,受特殊情結的影響,比如想和老朋友住同一小區等等。
養老置業,交通、醫療配套最受關注
老人買房,與年輕人不同的是,地段位置并不是他們最看重的要素,他們可能更關心交通、醫療情況怎么樣,其次才會考慮地段和性價比。而年輕人不太在意的樓層高低、電梯數量,對老人來說,也是選房時的重要考察項。當然了,如果小區周邊有超市和公園,那就更好了。
五、四居以上成交占比略高于整體市場水平
兩居室和三居室是60歲以上老人的首選,占比共達到65%;不過一個比較明顯的現象是,老人四居以上的成交占比達到11%,略高于10%的整體市場水平,這主要是因為,不少老人選擇較大的房子,他們想和子女一起住,或是會考慮保姆間。
而老人群體在居室選擇上,對戶型布局的要求也比較高,主要體現在——客廳的采光度、布局朝向的舒適度、家庭聚會的公共空間等,都會成為其看房時的重要考量。
超三成老人,購房成本在1000萬以上
在北京,60歲以上老人的成交均價,以500-1000萬最多,占到40%。而1000萬以上的,占到34%,與整體市場水平基本持平。
從付款方式上看,7成以上都是一次性付款。這主要是由于,銀行貸款有年齡要求,一般超過65歲就很難貸到款。而老人的購房款,除了自己賣舊買新或動用積蓄外,也有不少是兒女支付的。
養老置業十大熱點樓盤,集中在五環內
在小區的選擇上,不同類型的老人顯現出了不同的喜好,地域跨度也比較大。麥田房產統計發現,在60歲以上老人的成交數據中,位居前十的樓盤都有各自的特點,一般都是配套成熟、環境不錯、位置也較好的小區。
八、老人買房三宗“最”,最大年齡91歲
在最近一年的成交中,北京成交年齡最大的是一位91歲的大爺,賣掉舊房,換了一套回龍觀140平米的房子;還有一位65歲的阿姨不斷看房,一共看了41次才選到滿意的房子,是最執著的看房老人;而最能“砍價”的是一位63歲的大爺,業主報價1400多萬,談價后最終1200萬成交,一共“砍”了248萬。
如今,老人群體的置業趨向,越來越體現出與中青年購房者不同的特點。在他們看來,地段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但生活的便利、與子女的連接,可能是他們更看重的。說到底,房子除了是一個家,還承載著老人對孩子的牽掛和依賴,同時滿足了他們的居住和情感需求。
祝愿每一位老人,都能在有愛的房子里,安度幸福晚年!
備注:除標注外,本報告所有各項數據統計時間段均為2016.10-2017.9;數據來源為麥田房產。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產業資訊 頻道推薦
-
“雙十一”TG超薄電滑板戶外遇指數9秒上手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