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日從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大學生創業調查組織方獲知,經多方調研顯示,中國大學生創業的比例在逐年提升,但創業者在3年后存活下來的比例為半數左右。
這份大學生創業群體調查樣本,是來自對25萬2015屆大學畢業生進行的跟蹤評價。調查也對2012屆畢業生3年后的就業情況進行了分析。
調查顯示,創業者啟動資金主要依靠父母、親友、借貸和個人積蓄,來自商業風險投資、政府資助的比例較小,二者不到5%。
在江蘇投入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小海(化名)最近就遇到了煩惱。他和幾個同學都畢業于南京大學計算機系,看準、準備投身保險代理行業,正當資料提交審批時遇到新的文件規定:設立中介機構需要實到資金5000萬元人民幣。
這讓他和幾個同學都犯了愁:他們既看好未來互聯網取代中介給保險業帶來的巨大商機、不忍舍棄嘗試的機會,又為眼前較高的資金“門檻”傷腦筋。
類似的創業案例還有不少。為此,業內人士呼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相關政策多給予大學生創業一些鼓勵與寬容,激發釋放大學生創業的活力和潛力。
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達的地區,已出臺了眾多創業鼓勵政策。
記者從江蘇省組織部、省人社廳獲知,目前,江蘇正進一步抓好大學生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兩大計劃”,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優化就業服務;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深入實施全民創業工程,分類推進大學生創業引領、農村創業富民、城鎮失業人員創業促進、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四大計劃”。
江蘇還提出要對接需求,推進創業培訓擴量提質;突出特色,推進創業載體創新發展;健全體系,推進創業服務拓展優化;上下聯動,推進創業氛圍持續升溫。
責任編輯:莊婷婷
- 報告:中國非重點高校大學生創業意愿更強2016-12-29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超市“無人”的代價:少了售貨員,多了些什么2017-07-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