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針對實體零售發展不均衡、網點布局不合理,經營模式落后、組織化程度低,發展方式粗放等問題,《意見》提出了調整商業結構、創新發展方式、促進跨界融合等多項舉措。
尤其是針對經營成本壓力大、市場競爭不公平的問題,《意見》重點從降低店鋪租金、強化稅收支持、減少用電和刷卡成本等方面提出降成本的系列“真金白銀”措施。
例如,減輕企業稅費負擔中明確“零售企業設立的科技型子公司從事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研發,符合條件的可按規定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可按規定加計扣除”、“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
加強財政金融支持中明確“有條件的地方可結合實際情況,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帶動作用,對實體零售創新轉型予以支持”、“積極穩妥擴大消費信貸,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推廣至全國”等。
不少零售企業表示,一些簡政放權的舉措呼應了企業最為關切的呼聲。例如,“推動住所登記改革,為連鎖企業提供便利的登記注冊服務,地方政府不得以任何形式對連鎖企業設立非企業法人門店和配送中心設置障礙”、“放寬對臨街店鋪裝潢裝修限制,取消不必要的店內裝修改造審批程序”。
據了解,實體零售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礎,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90%左右,從業人員占第三產業從業人數的1/5左右,稅收占全國稅收收入的5%左右。但近年來,受經營成本攀升、消費需求結構變化、網絡零售快速發展等諸多因素影響,實體零售主要指標增速回落,部分企業經營困難,關店現象頻繁發生。
一面是電商在“雙11”購物節的狂歡中不斷刷新成交記錄,一面是實體零售迎來國家重磅政策扶持。電商和實體零售早已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面,融合正成為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和國家政策鼓勵的方向。
《意見》提出,要推動實體零售實現三個轉變,即:由銷售商品向引導生產和創新生活方式轉變,由粗放式發展向注重質量效益轉變,由分散獨立的競爭主體向融合協同新生態轉變。
《意見》中特別提到,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引導實體零售企業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將線下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與線上商流、資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網絡化的全渠道布局。鼓勵線上線下優勢企業通過戰略合作、交叉持股、并購重組等多種形式整合市場資源,培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型市場主體等。
商務部副部長房愛卿指出,一些觀點把線上和線下對立起來,認為網絡零售對實體店造成很大的壓力,甚至認為網絡零售會取代實體店。從我們在國內、國際調研的情況來看,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在網購發展初期,線上線下確實存在競爭。但是隨著網購的不斷發展,這種競爭逐步變成合作、變成融合。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可以優勢互補,是零售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如果能夠把線上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優勢和線下物流、服務、體驗的優勢結合起來,零售業的優勢就會非常大,就會真正發生“流通革命”。
商務部相關負責人指出,長期來看,實體零售企業積累的商品甄選能力、資源整合能力以及豐富的客戶和物流資源,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寶貴財富,而消費者也已經出現“重返實體店”跡象。今后一段時期,立足消費需求,回歸零售本質,加快轉型創新,將成為實體零售發展的主旋律。
在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看來,實體零售目前的困境一方面來自市場需求放緩、成本上升、電商沖擊等外部挑戰,另一方面也在于不能及時根據消費市場變化做出調整等內因。盡管目前面臨危機,一旦創新步伐加快,實體零售的前景仍是廣闊的。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福州零售業“燒錢”推快送服務2017-07-18
- 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研發新技術——無鍺固態電解質2017-07-18
- 福州零售業齊推送貨服務 打通“最后一公里”2017-07-18
- 閩時尚消費行業 借“無現金”升級轉型2017-05-25
- 彩電產量降幅擴大向高端轉型2017-05-25
- 游戲收入首次超越硬件 索尼轉型收效明顯2017-05-02
- 成龍:尚未決定何時退休 未來會轉型2017-04-25
- 就連紐約 SOHO 都不搶手了,美國零售業到了歷史性轉折點了嗎?2017-04-19
- 線下流量居然20倍于線上:電商要死了?2017-04-18
- 銳意改革謀服務 勇于擔當促轉型2017-04-06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超市“無人”的代價:少了售貨員,多了些什么2017-07-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