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林遠)國家統計局12月27日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9.4%,增速比1-10月加快0.8個百分點。其中,11月利潤同比增長14.5%,增速比10月加快4.7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表示,11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加快,主要是三個原因。一是工業生產、銷售增長均有所加快。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2%,增速比10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2%,增速比10月份加快2.8個百分點。二是價格漲幅明顯擴大。11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3.3%,漲幅比10月擴大2.1個百分點。三是電子、專用設備和石油加工等行業拉動明顯,三個行業合計拉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6.1個百分點。
何平表示,盡管今年以來工業企業利潤持續保持增長態勢,但目前工業領域提質增效仍然面臨不利因素,一是利潤增長較快是基于上年較低基數。二是利潤增長過多依賴于石油加工、鋼鐵等原材料行業價格反彈。1-11月,因主要大宗商品價格反彈,原材料行業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7.9%。三是“回款難”仍然是當前制約企業生產經營的較大障礙。對于未來的走勢,何平表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深化,工業結構將不斷優化,新增長動能不斷積蓄,工業企業效益有望保持穩定增長。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梁婧表示,工業企業盈利的改善是政府穩增長、去產能、去庫存、降成本等一系供給側改革組合拳的結果。未來,“三去一降一補”措施仍將持續推進,去產能力度可能有所調整,將加強其與價格回升的協調;更加注重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的發展,推動利潤內生增長動力的形成;更加注重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等各項措施間的結合與協調,防范相關金融風險。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則認為,市場需求回暖、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提速、工業產品價格回升,促進制造業景氣狀況持續改善。目前經濟運行企穩回暖跡象明確,第四季度經濟增速可能高于6.7%。(完)
責任編輯:admin
- 開盤:滬深繼續下探滬指跌0.05% 油改板塊逆勢大漲2017-03-01
- 黑色系大漲并非單純炒作 期貨不背黑鍋2016-11-08
- PMI大漲創兩年新高,經濟正在復蘇?2016-11-03
- 二線豪華品牌9月銷量集體大漲2016-10-17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超市“無人”的代價:少了售貨員,多了些什么2017-07-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