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說,“人的一切都應該是美的:容貌、衣裳、心靈、思想。”我們對于后兩者的追求,往往低調而隱秘,對前兩者的追求則奔放而自由。在PS照片的華而不實和整容的冒險大變臉之間,用美妝“PS”人臉就稍顯真實而靠譜,它所帶來的“美麗”是在我們的需求時間內可持續又不存在后顧之憂的。對美有著偏執追求的蕓蕓眾人讓美妝得以穿越經濟周期波動,成為遍地黃金的領域。不管是在經濟好極了還是糟透了的時候,人們并不會為了購買化妝品而捂緊錢袋子。多年以來,有無數人進入這個市場掘金,成功者眾,失敗的大多數籍籍無名,美妝市場的邊界在哪里?
肥大的市場和擁擠的空間
“美妝市場足夠大,天花板足夠高,而且,美妝是剛需,要陪伴你一生”,美著呢CEO曾莞晴如此形容這個她第二次創業選擇的市場。她向新芽NewSeed分享了一組數據:2015年,中國的GDP增長率為6.9%,全球經濟增速為2.9%,而相比之下,美妝領域的增長率是15.5%。另一方面,雖然中國人口是歐美的10倍,而我國彩妝市場的占比僅為歐美的15%。這些數字所代表的增長空間并沒有讓美妝領域成為人人皆可獲利的“印鈔機”。
曾莞晴認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美妝市場已是紅海一片。她把整個市場做了個切分,一部分叫美妝前市場,一部分叫美妝后市場。“只要跟賣賣賣和買買買相關的事情都叫前市場,后市場你可以簡單粗暴地理解成,賣賣賣和買買買結束之后的這一片市場”。她的觀點是,紅海在美妝前市場,而美妝后市場則是一片藍海。
像歐萊雅、雅詩蘭黛和資生堂這樣的國際美妝巨頭都在前市場“戰斗”,他們的優勢在于只要換個包裝或把化妝品的成分加以調整,就能帶來新一輪的買買買和賣賣賣,這種靠多年產品研發和品牌積累打下的基礎,讓它們無暇顧及美妝后市場。相比之下,那些同樣在前端市場廝殺的國產品牌,沒有巨頭的優勢。在這場戰爭里,它們的勝算在于供應鏈和成本,拼的是誰有錢、渠道強、鋪貨能力強。而現實是,中國的人工成本已非世界最低,用曾莞晴的話說,“我們的生產紅利期已經過去了”。
在前市場分不到羹湯的創業者們,紛紛瞄準了美妝后市場。不過,一些“新來者”卻在做一件錯誤的事情,他們選擇做統計,即收集化妝品的評論,然后做排行榜和達人推薦。曾莞晴認為,這就是隔靴搔癢,并不能解決用戶的痛點。她表示,美妝后市場包括三個部分。
首先,要把那部分不敢化妝、不會化妝和不想化妝的人“拉攏”過來。其次,錢從消費者兜里掏出來完成一次購買,只是開始。購買之后是否使用以及使用效果如何、購買者的畫像等信息的準確獲取才是更重要的事情。第三個部分是工具+服務,比如通過機器學習提供龐大的人臉和化妝分析數據庫,用人臉識別和定位系統為用戶推薦個性化的最佳上妝區域等。同一款妝容會因不同的長相而有不同的畫法,美著呢做的就是在人臉識別的基礎上,基于千人千面給出相同妝容效果的私人定制解決方案。
每日美妝創始人羅曉東也認同曾莞晴對美妝市場紅藍海的劃分。他表示,前端化妝品市場一直處于紅海階段,《2016中國美妝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美妝產品零售交易規模達到4846億,蛋糕很大,但同時,美妝前市場的上市公司“十個指頭都數不完”。
每日美妝是面向高校少女的化妝品跨境電商平臺,其以線下實體店為主,移動端為輔,專注于日韓臺精品化妝品業務。雖然化妝品市場在羅曉東眼里,已經紅得發紫了,但“至少在高校里占主導地位的渠道是沒有的。”另外,高校用戶可以標簽化,他們的購買習慣是統一的,這兩點帶來的好處是,非常低的獲客成本和用戶基本一致的階段需求。
羅曉東向新芽NewSeed表示,人們對化妝品的忠誠度周期正變得越來越短。他舉了個例子,某個韓國品牌在中國上架的時候,靠著某種資訊頻道炒火了。在上架的頭一周,上多少就能賣出去多少,可一周之后,就基本上賣不動了。“前后只有一周時間,可見,用戶的需求已經很難很難去準確把握了。”
蛋糕很大,分食者眾多,紅海藍海交織,資本反而越來越冷靜。
毋庸置疑,美妝在資本市場是遇冷的
10月,每日美妝宣布完成千萬元Pre-A輪融資。羅曉東透露,這次融資,他們整整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在這次融資的過程中,我的感受是,不止對美業,資本對整個零售都是一種悲觀的態度。我們本輪投資人的觀點很簡單,畢竟中國有兩千萬大學生,高校美妝還是有機會的。況且,這么大的人群基數,還沒出現一個獨角獸公司,證明市場有空缺。”
空缺并不代表躁動,羅曉東表示,美妝在資本市場遇冷是毋庸置疑的。曾莞晴反而覺得資本市場目前的“冷”態挺好,這種冷靜帶來的是整個市場的健康。她認為,在資本熱情高漲的時候,大家都能拿到融資,整個市場魚龍混雜。不良競爭者用短視和傷害良性公司的手段搶人力資源和用戶資源,這會讓整個行業變得夸張、畸形。美著呢已經完成了截止B輪的3輪融資,投資方包括58、風云天使和美圖。
雖然資本的錢袋子更難打開了,但新的形態也不斷出現在美妝領域。12月5日,網紅張大奕的美妝淘寶店開業,開賣2小時后,2萬支口紅一上駕就售空。對于新的“闖入者”,曾莞晴表示,任何的參與者都不是攪局者,大家分工不同。羅曉東則認為,從賺錢的角度,這些“意見領袖”性質的網紅肯定能賺錢,但也僅限于“掙快錢”,要是他們的目標是做一個化妝品品牌,“到目前看不到哪個能做成的。”
新鮮血液還在加入、資本收緊,什么樣的公司能突圍?達晨創投董事總經理李楊認為,在美妝領域,三類公司比較有機會。一類是通過廣告能夠變現流量的穩定度高的企業,它們可以通過廣告的形式得到不錯的內容的溢價;一類是化妝品的孵化器和一些供應鏈企業;還有一類是出海的化妝品電商。
美妝前市場巨頭林立,美妝后市場獨角獸缺席,這些被資本看中的方向是否能在2017年掀起波瀾?
電商淡化實體冒頭,獨角獸的萌芽要出現了
李楊表示,2016年,美妝市場的企業更多是在商業上的探索,探索的結果是,從工具和社交切入去做電商,基本沒走通。他認為,2017年,美妝市場的核心,是在供應鏈端能不能做出不一樣的地方。
“下半年,行業開始洗牌了,接下來,洗牌肯定會接近尾聲,那些真正懂行的或有資源的,就會留存下來,我估計可能不到三五家”,羅曉東向新芽NewSeed說道。具體到產品方面,他認為,中國的化妝品品牌早就飽和甚至有點過剩了,接下來要拼的就是運營能力和產品質量。“那些真正投入大資源和資金去研發產品的一線品牌,又回到了一線銷售這條線上。那些玩票的品牌,全部被淘汰了。”
經過今年一年的探索和洗牌,曾莞晴認為,2017年,大品牌彩妝會調低價格,而一些非大牌的進口產品和國產品牌則可能調高價格,這將導致相同價格區間的彩妝品牌競爭更激烈,市場更多元化。她表示,名牌降價是因為品牌忠實度在降低,用戶不再專注于選名牌,而是更關心品牌是否適合自己。“用戶更關心你的睫毛膏是不是真的不暈染,而非它是不是紀梵希的睫毛膏”。
不同于美妝前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曾莞晴認為,在美妝后市場,也就是移動互聯網+美妝的部分,一些曾經還不錯的美妝公司,可能會有下滑的趨勢。“無論是在社區、電商還是我們致力的后市場,會有該領域的獨角獸公司的萌芽出現。”
對于美妝市場2017年的預期,羅曉東提到了政策因素。他表示,如果一旦有不利于跨境電商小商家發展的政策出臺,基本上就會出現一刀切的局面,那些真正有實力的、有強大供應鏈的或提早布局的平臺才能堅挺下來。
他認為,在政策因素外,美妝行業還會繼續實體化。“接下來,電商會慢慢淡化,然后實體又開始冒頭了。”羅曉東認同馬云“新零售”的概念,他表示,未來不論是美業還是其他的行業,都趨向于線下和線上的結合,而這種結合絕對不能形成一種內部競爭,必須是互補的狀態。
正如曾莞晴所言,“不管是月薪八百的,還是月薪八萬的,所有的女人都有變美的權利和資格,我們要滿足每個用戶”,這應該就是美妝市場全面覆蓋用戶群體后的狀態了。
責任編輯:金林舒
- 孫儷開玩笑說和馬云是網友今天第一次見 還曾去湖畔大學聽課2017-07-11
- 孫儷和馬云是什么關系?孫儷上湖畔大學是真的嗎?2017-07-11
- 實地探訪馬云“無人商店”:技術很牛,推廣很難2017-07-10
- 馬云曝全國胸最小的省是浙江 這樣的大數據你服不服?2017-07-06
- 海歸女孩扎進深山做“甜蜜”生意 曾與馬云一起紐約敲鐘2017-06-30
- 馬云用的是什么手機 馬云手機是iphone定制版本嗎價格多少2017-06-26
- 馬云自用手機曝光 馬云用的是什么手機?馬云用的是蘋果幾?2017-06-26
- 圖解劉強東的奢華生活:私人飛機比馬云貴1億元2017-06-26
- 馬云或為新片約見斯皮爾伯格 密謀翻拍電影ET?2017-06-24
- 巨富們退休后想做什么?董明珠最接地氣,馬云最裝X,李彥宏小清新2017-06-22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超市“無人”的代價:少了售貨員,多了些什么2017-07-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