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經濟學家認為,技術進步而非對外貿易是造成美國制造業崗位減少的主要原因,但特朗普卻威脅對將工廠搬遷到海外的美國企業和對來自中國、墨西哥的進口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令美學者擔憂中美貿易摩擦未來升級
以旅游業為代表的服務貿易正成為中美貿易新的增長點。圖為2016年9月5日,在華盛頓白宮南側草坪,“孫悟空”和“米老鼠”、“唐老鴨”在中美旅游年活動上一起表演。(攝影 殷博古)
參考消息駐華盛頓記者高攀1月17日報道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日前發布報告稱,2015年美國對華貨物和服務出口已直接和間接支持了約180萬個美國就業崗位,同時“中國制造”產品幫助廣大美國消費者節省了可觀的生活開支。這是對中美貿易關系互利共贏的真實寫照。
美國家庭每年節省850美元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兩國間貿易依存度不斷提升。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從建交時的不足25億美元增至2015年的5584億美元,30多年來增長了200多倍,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貨物貿易伙伴,而中國已是美國第一大貨物貿易伙伴。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說,雙邊貿易快速增長清楚表明中美兩國可以從對方的發展中受益。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貿易增長持續低迷,但中美貿易逆勢而上,年均增速超過7%,進一步證明中美經貿關系的互補性。2015年,美國22%的棉花、26%的波音飛機、56%的大豆銷往中國,美國46個州將中國列入該州前五大出口市場。隨著中國經濟越來越轉向消費驅動,中國市場對于拉動美國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院長杰弗里·加雷特說:“一個新現實是,中國不僅是美國跨國公司的生產基地,同時這些公司也把越來越多產品投放中國市場。”例如,通用汽車在中國的汽車銷量已經超過其在美國的銷量,蘋果手機不僅在中國組裝也在中國銷售,中國已成為蘋果手機的最大銷售市場。加雷特認為,中美經貿關系的這一變化不僅對美國企業有利,也對中國消費者有利。
與此同時,從家具、玩具、紡織服裝到皮革制品的中國制造產品也幫助美國降低了物價水平,節省了家庭開支。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的報告估計,一個典型的美國家庭2015年的收入為5.65萬美元,對華貿易幫助這些家庭當年可節省高達850美元。
“中國的發展對我們是有益的,因為中國向我們的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同時又不會影響美國出口商品價格……我們更多的是互補關系,而非競爭對手。”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貿易和投資學教授羅伯特·勞倫斯如此說道。
對華貿易逆差被片面夸大
除此之外,隨著中國大眾旅游時代蓬勃興起,以旅游業為代表的服務貿易正成為中美貿易關系新的增長點。美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居民赴美旅游達到259萬人次,較前一年增長18%。2015年中國游客在美總共消費301億美元,帶動了美國零售、餐館、酒店、休閑娛樂等一系列產業發展。2016年中美旅游年系列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兩國企業提供了新的合作商機,也為兩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考慮到未來十年中國中產階級規模繼續擴大和購買力提升,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預計,到2026年,美國對華貨物和服務出口將增至約3690億美元,到2050年進一步增至約5200億美元。中國市場對于美國經濟和就業增長的重要性將進一步上升。
然而,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一些政策顧問卻以對華貿易逆差來片面地評價中美貿易關系,認為一國貿易逆差增加意味著這個國家在貿易競爭中失敗了,嚴重誤導和扭曲了美國民眾對中美貿易真實情況的理解。
在美國智庫凱托學會貿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爾·伊肯森看來,儲蓄不足等宏觀經濟失衡才是美國貿易逆差形成的主要原因,但貿易逆差對美國經濟并不意味著壞事。他表示,美國已維持貿易逆差41年,但其間美國實際經濟規模增加兩倍、制造業增加值增加三倍、美國創造的就業崗位數量也幾乎翻了一番。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指出,由于美國對華服務貿易順差常被忽視,而中國出口產品中又包含許多外國零部件,美方統計往往夸大了對華貿易逆差的實際規模。如果改變現行的原產地貿易統計方式,按照各國產生的附加值計算,對華貿易逆差占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將從約2%降至約0.8%,與美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逆差相當。
因此,以“對華貿易逆差巨大”宣稱“中國奪走美國就業崗位”的論調也不攻自破。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技術進步而非對外貿易是造成美國制造業崗位減少的主要原因。美國貿易代表邁克·弗羅曼指出,1990年美國生產900萬輛汽車需要26萬工人,但技術進步后,到2016年美國生產1200萬輛汽車只需要21.4萬工人。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告別演講中也警告,下一波經濟紊亂不是來自海外,而是來自機器自動化造成的失業潮。
懲罰性關稅是“20世紀思維”
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朗普卻威脅對將工廠搬遷到海外的美國企業和對來自中國、墨西哥的進口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試圖保住美國制造業就業崗位。瑞士日內瓦高級國際關系學院國際經濟學教授理查德·鮑德溫認為,用提高關稅來安撫產業工人是試圖用20世紀的思維解決21世紀的全球化問題,提高美國的貿易壁壘并不能阻止知識技術外流,反而會提高美國進口零部件的成本和削弱美國制造業競爭力,也不能為美國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因為流向海外的低技能就業崗位已被機器自動化生產所替代。
值得關注的是,特朗普組建的貿易政策團隊中不少人擁有鋼鐵產業的背景,而近年來中美鋼鐵貿易摩擦不斷,這令外界擔心特朗普上任后中美貿易摩擦是否會擴大升級。應該認識到,隨著中美兩國經貿往來規模不斷擴大,利益融合更加深入,雙方在經貿合作中出現分歧和摩擦是非常正常的,并不可怕。中美兩國政府在處理多起貿易摩擦的過程中也積累了不少經驗,越來越多地使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來解決兩國貿易爭端,大大降低了中美之間發生貿易戰的概率。
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經貿聯系日益緊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交融格局業已形成,如果爆發貿易戰必將造成中美雙輸的格局。兩國決策者應登高望遠,牢牢把握中美經貿合作互利共贏的主旋律,妥善管控兩國經貿摩擦,不斷擴大兩國經貿合作的利益匯合點。
責任編輯:金林舒
- 迪拜航展 阿聯酋航空與波音簽151億美元大單 將購買787客機2017-11-14
-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應特朗普要求唱情歌 觸礁的美菲能否“生情”2017-11-14
- 南海最新消息 菲總統杜特爾特:南海經不起對抗 我們不奢望戰爭2017-11-13
- 美國航母預計在2018年到訪越南港口 2017-11-13
- 美得州槍擊案兇犯凱利前妻倫納曼:我一直生活在恐懼中2017-11-13
- 中國小留學生在加拿大頻陷騙局 制造受害人被綁架假象2017-11-13
- 中國10名“網紅”主播拜訪法國參議院 他們都來自哪個平臺?2017-11-13
- “雙11”成世界性購物節 俄天貓5分鐘破1億盧布2017-11-13
- 關于中國與老撾的關系,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2017-11-13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紀錄大單 2017-11-10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阿里速度!天貓雙11銷售額又創新紀錄!華爾街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