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0日電 (記者 肖欣)2016年中國經濟成績單于2017年1月20日出爐。多家外媒用“穩定”、“超預期”形容2016中國經濟整體表現。
“中國經濟增長仍是世界經濟的主要動力,因而受到全球觀察家和投資者的矚目”,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說,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6.7%,在合理區間內。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中國2016年四季度6.8%的經濟增速,高于前三季度,也高于市場預期。
英國路透社的報道稱,中國2016年四季度經濟增速超預期,6.8%的增速高于路透調查預估中值6.7%。路透社還在另一篇相關報道中指出,四季度中國就業市場向好,過剩產能行業嚴峻形勢緩解。
俄羅斯衛星新聞網援引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的話報道說,2016年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也在持續下降。
在增長貢獻方面,外媒關注消費和服務業的“引領作用”,也注意到制造業復蘇對實體經濟的“企穩效應”,以及金融市場著重風險管控的“預防意識”。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服務業再次引領中國經濟,第三產業無論從增加值還是增速上都超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
路透社的報道指出,從支持增長轉為推進改革,中國經濟更著重風險管控,控制債務、房地產市場風險和不具生產效益的投資,同時提振消費部門。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政府穩增長政策助推中國經濟增速小幅加快,遏制住了經濟放緩。官方最近已開始收縮寬松貨幣政策以遏制投機泡沫。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的經濟學家們分析說,12月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但仍屬穩健,他們認為,12月中國消費的增長得益于消費者趕在汽車購置稅優惠到期前購買汽車,以及在春節前置辦年貨。
美國彭博社報道說,得益于消費增長的貢獻,中國經濟增速兩年來首次在末季度加速,實現全年經濟增長企穩。報道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在2016年保持穩定的三個主要因素是前三季度房地產繁榮、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強勁的財政支持。
外媒還對2017年中國經濟走勢和政策重點做出預判。《華爾街日報》預計,今年中國政府將對原有經濟增長動力加大投入,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或將略微收緊信貸;改革也會是漸進式的,不會很激烈。彭博社認為,在2017年,房地產調控政策仍將持續,由于制造業復蘇和通貨緊縮風險降低,貨幣政策預計轉向中性。
德國《世界報》的報道則指出,長期的經濟快速增長使今天的中國人大多數滿足自己的經濟狀況并對未來表示樂觀。五分之四的中國人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比自己過得更好。(完)
責任編輯:金林舒
- 南海最新消息 菲總統杜特爾特:南海經不起對抗 我們不奢望戰爭2017-11-13
- 中國小留學生在加拿大頻陷騙局 制造受害人被綁架假象2017-11-13
- 中國10名“網紅”主播拜訪法國參議院 他們都來自哪個平臺?2017-11-13
- “雙11”成世界性購物節 俄天貓5分鐘破1億盧布2017-11-13
- 31省份三季度經濟數據出爐 你的家鄉表現如何?2017-11-13
- 關于中國與老撾的關系,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2017-11-13
- 實用外交的典范 中美簽超2500億美元創紀錄大單 2017-11-10
- 中美元首夫婦同游故宮 三大殿前感受古老文明2017-11-09
- 韓美首腦重申和平解決朝核問題原則2017-11-08
- 福建出臺21條政策 獎勵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區2017-11-08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阿里速度!天貓雙11銷售額又創新紀錄!華爾街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