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挖了冬筍自己吃,沒想到現在成了‘香餑餑’,拿到網上一下子就賣出去了。”22日一早,湖南桃江縣盧家村村民盧永鵬將這幾天從山里挖來的200多斤冬筍,送到村里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站負責人盧誠手中。
不到半個小時,盧永鵬就拿到一千多元(人民幣,下同)貨款,笑呵呵地數起錢。
盧家村是湖南益陽桃江縣的一個偏遠山村,距離最近鄉鎮有20余公里,中途還需坐船過資江。2016年初,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盧誠和弟弟盧亮,一起回到交通閉塞的家鄉,加入了農村電商創業項目,幫助鄉親開展網上代購、農產品代銷。村民利用本地原料制作的剁辣椒、葛粉、腐乳等農家土特產,現已成為網上熱銷產品。
這里僅是湖南桃江縣134個村鎮級電商站點中的一個。隨著中國農村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各地村鎮紛紛建立起電商公共服務中心,一些省市甚至每個行政村都將建設一個電子商務服務站。
而這些電商服務中心的“操盤手”,大多是返鄉的年輕人。他們憑借對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熟諳,為村里鄉親“觸網”牽線搭橋。
“想都想不到,我們灶頭的東西,走到了大城市的桌子上。”60歲的盧家村村民盧嘉玉說,在盧誠的幫助下,自己今年制作的30斤葛粉一售而空,帶來了近千元的收入。
“最開始,不少人勸我說,網購是城里人的事,在咱農村吃不開。”盧誠說,創業初期,兄弟倆挨家挨戶派發傳單,讓村民了解電商網購。他們還組建了微信群,把村里人都加到微信群中,發動大家一起使用、宣傳農村電商。
“原汁原味的土特產在城里本就非常搶手,只需要多推介,不愁銷路。”盧誠說,綠色有機的農副產品根本不愁市場。不到一年時間,他們就發展了土蜂蜜、土雞蛋等數十款網銷熱品。“按照一般消費者的需求,我們是直接從定點農戶家里拿貨;如果量大,就通過微信群或村里的廣播通知村民供貨。”
電子商務讓盧家村鄉親增收致富,“網購”也成村民的新寵,村站點代購商品從日常用品到家電都有。“送貨上門的服務這么方便,都不用去縣城買東西了,一年光路費也省不少錢。”盧嘉玉說。
電商帶動銷售,銷售帶動產業,電子商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中國農村,年交易額達到1000萬元以上的“淘寶村”呈現井噴的發展態勢。隨著京東、淘寶等電商巨頭與各地政府合力打造農村電商模式,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返鄉就業創業。
河北省內丘縣神頭村劉芳芳是“農村淘寶”服務站的加盟者。用她的話說,當地村民接受新事物的速度,遠遠超出她的想象,一些中老年人也開始通過她網購衣物或交手機費。
“鄉親們不熟悉網絡平臺制約農副產品‘走出去’,急需一批熟悉互聯網知識與技術的現代人才。”湖南新寧縣西沖村的賈曦是湖南大學的大四學生,兩年來多次利用電商平臺推銷家鄉農產品。“城里的工作穩定,但總歸不如在家門口創業好。”
“農村市場對互聯網來說是一片藍海,擁有超過10萬億的市場規模。”正在家鄉益陽打造“益村”平臺的58集團首席執行官姚勁波表示,當農村的發展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將激發農民專業合作社、回鄉大學生、外出務工人員等各類創富主體創業熱情,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完)
責任編輯:金林舒
- 福州人“雙11”網購300多輛汽車 實體車商受沖擊欲和電商拼售后2017-11-14
- 雙11物流大戰提前開打 各大電商有哪些殺手锏2017-11-10
- 福建10家電商被列入黑名單 榕主要電商承諾誠信經營2017-11-08
- 閩10家電商被列入黑名單 榕主要電商承諾誠信經營2017-11-08
- 福州土豪看到新娘家傻眼2017-11-07
- 寧夏出臺就業創業新政:應屆困難畢業生補貼1500元2017-11-03
- 國內首批500家電子商務黑名單企業公布 廈門5家企業上榜2017-11-03
- 廈門進一步打造高素質創新創業之城 將先行先試新政策2017-11-01
- 福州將打造更加便捷網絡市場服務機制2017-11-01
- 雙十一購物指南,教你如何最劃算的買靴2017-10-26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阿里速度!天貓雙11銷售額又創新紀錄!華爾街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