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建立在恰當的市場規模基礎上,參與共享的人越多,其價格優勢更大,服務資源配置效率越高。
春運期間,出行運力緊俏。“打車難、打車貴”又成了朋友圈熱議的話題。很多人吐槽稱,在早晚高峰,甚至不少非高峰時段,通過滴滴等網約車平臺打車變得很困難,要增加叫車成功概率,往往得加價。
春節前后,一些服務或商品價格上漲,并不少見,一般民眾習以為常。人們知道這不過是特定時間的特殊情況,一旦外來人員回城,價格即可回落。但是,網約車漲價,打車難局面重現,很難歸咎為時令。特別是隨著各地網約車新政逐步實施,人們不得不擔心這是否會成為一種常態。今年是網約車新政實施后的第一個春節,這種狀況可以說是市場對網約車新政的直接回應。
把觀察的目光推向三個月前,就能發現這一狀況早已被預言。去年10月,上海等多地的網約車新政征求意見稿剛剛發布之時,就有分析稱,落地細則對戶籍和車輛等嚴格限制,將使得絕大多數車輛和司機被迫退出。
一語成讖。從數據看,某網約車公司在上海的41萬名司機中,有上海戶口的不到3%。按照當地的網約車管理規定,由于未設置政策執行的緩沖期,這些非上海戶籍司機從上周開始就逐漸被平臺移除。而在南京,根據當地的網約車規定,也有九成的網約車達不到準入門檻。當網約車的供應量急劇減少,適逢春運期間的社會出行需求提升,打車難、打車貴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一個常被忽視的常識是:對網約車設置過高市場門檻,網約車市場規模受限,便也在無形中壓縮了共享紅利的空間。畢竟,共享經濟建立在恰當的市場規模基礎上,參與共享的人越多,其價格優勢更明顯,服務資源配置效率越高。外部政策對網約車價格和供給的影響有多大,只要稍稍對比準入門檻不一樣的城市,就不難得出答案。
在社會已經形成網約車出行習慣的背景下,車輛供應下滑不僅令打車難、打車貴的局面再現,也使得一些原本能享受網約車服務的人群因價格等因素退出。由此帶來的“相對剝奪感”和不適,尤其值得重視。那些被迫退出的網約車司機如何實現再就業,又將對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等問題,或還要過一段時間才能顯現。
一端連著公共出行,一邊連著就業,網約車管理考驗著政府部門在公共管理上的平衡智慧。1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提出積極培育和規范引導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約車、租房、支付等分享經濟新業態,促進信息消費規模快速增長、信息消費市場健康活躍。對照此要求并結合現實,一些地方對網約車的管理方式恐怕需要再評估,并適時作出調整,避免給民眾出行“添堵”。
責任編輯:金林舒
- 中國去年游戲收排名全球第一明年電競用戶數或達3億2017-11-02
- 閩鋼材水泥價格漲幅明顯 工業生產資料價格將穩步回升2017-10-30
- 福州將打造更加便捷網絡市場服務機制2017-10-26
- 中通韻達宣布調整快遞價格 寧德各家快遞公司暫未漲價2017-10-13
- 寧德市區多個路段正在或計劃修補 出行應盡量避開施工路段2017-10-13
- 福建省天然氣價格管理新規10月1日起執行2017-10-11
- 一份牛肉面竟賣78元?武漢機場一餐廳被物價部門罰了5000元2017-09-27
- 福建省四舉措規范省直事業單位公務交通費用報銷2017-09-27
- 注意!國慶期間火車票需要取票請提早2017-09-27
- 廢紙板回收價半年多翻一倍 福州一些商家四處“尋紙”2017-09-25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阿里速度!天貓雙11銷售額又創新紀錄!華爾街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