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俊民,如今是印尼最有權勢和影響的商界領袖之一。但他的事業,卻是從被岳父李文正告知,你在我的家族沒有位置開始。甚至,是從被羞辱開始。
翁俊民的父親12歲從福建莆田到雅加達做苦力,他拼搏一生也只是開了個不到10平米的小鋪子,但卻艱難中把兒子送進新加坡南洋大學的大門。
年輕時的翁俊民,勤奮且富有智慧,充滿干大事的理想,熟悉他的人都認為他非池中之物,但在40歲以前他始終沒有沖出人生的“池塘”。
機緣巧合,他娶了印尼錢王李文正的女兒,但卻不被這個豪門家族欣賞。還在談戀愛時,李文正曾因他穿著拖鞋登堂入室告訴女兒:“請你買雙鞋子給他。”這對自尊心極強的他來說簡直就是羞辱。
婚后的第一個星期,翁俊民就接到李文正的通牒:“你不可以參與我家族的生意。”當時,李文正的泛印銀行已是印尼最大的民營銀行之一。
被傷自尊的翁俊民脫口而出:“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但我要超越你!”之后,他當倒爺、開工廠,都不得志,好不容易靠汽車經銷有些成績,又因廠商改變代理政策,他盲目樂觀鋪出大攤子關了門。
關掉汽車貿易的這一年,翁俊民已36歲。
擁有一切自認為,別人也認可的成功條件,但最終還是那么努力卻那么失敗。是天生沒有富貴命?還是天將降大任于我所以苦其心志?
困頓與迷惑中,鐵哥們楊受成帶他見了一位陳姓的算命先生。這位陳先生既在楊受成風光無限時精準地預料到他會攤上大事兒,又在楊受成負債3.2億的谷底給出過幾年內他就會翻身的神預測。
+
陳先生見完翁俊民后大喜,告訴楊受成,你這個朋友,將來必成大器。翁俊民不太相信算命這回事,但聽楊成講得神乎其神,他還是倍受鼓舞,轉身回到印尼鼓足精神,重新開始。
現如今,翁俊民的國信集團,業務涉足金融、醫療、零售、地產和媒體多個領域,是印尼最近10年來成長最快的財團企業。在雅加達市中心最繁華金貴的CBD地段,他一人擁有其中3棟標志性大樓。只要人在雅加達,他每天都要在其中一棟大樓工作,而且常年保持10小時以上。
2016年,翁俊民還實現了他當初的誓言:超越李文正。在《福布斯》雜志公布的2016印尼50大富豪榜上,他以31億美元的身家位列第八,他的岳父李文正則以19億美元位列第十位,在此之前,他雖然已是白手起家的大富豪,但始終排在李文正之后。
在政商影響力方面,比李文正高調與活躍的翁俊民也正展現出超越李文正的力量。他出任印尼華商總會總主席、印尼工商會館中國委員會總主席多年,既在印尼華社卓有影響,又與印尼軍政關系密切,還曾是被寄望出任印尼副總統的華族第一人。
除熱衷社會公共事務并成為呼風喚雨的人,翁俊民也是印尼捐款最多,開展慈善救助最多的企業家之一。其中,最轟動的是,2013年,他與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每人捐出1億350萬美元,設立了在印尼及周邊國家展開醫療救助的慈善基金。
現在,全球經濟似乎依然沒有走出金融海嘯的負面,您這邊的情況怎樣?
我們非但沒有受到負面影響,反而趁低加快投資:擴建了醫院;同時有多個數億美金的地產項目運作;銀行也加快發展和升級改造;零售業務有新進展。甚至,我們還進軍了飲料業和媒體業務。
這是否跟亞洲金融危機讓您吸取了教訓有關?
我們總是在教訓中吸取經驗。1997年之前,我就知道了穩健的重要性。因而,1997年,國信銀行還因禍得福,不但沒有受到沖擊,反而因為失去很多競爭者得到快速發展。當時,印尼前10大銀行基本陷入泥潭,我們則安然無恙并脫穎而出。
我認為,金融風暴令很多企業倒閉,關鍵原因還是在于自身存有弊病,只不過風暴把問題提前暴露出來。沒有這個風暴,一些公司也是要倒閉。
什么經歷讓您更早知道了穩健的重要性?
1987和1988年,我們做汽車代理,曾經很輝煌,但幾乎一夜之間就倒掉了。當時的失敗,有日本廠商的原因,他們突然改變代理策略,一下放開市場,讓我們沒辦法適應。但隨后的6個月反思中,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很
那些反思給了您哪些啟示,讓您有何改變?
我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原則,只做可以計算而且可以承擔風險的生意。物極必反、居安思危,我后來一直用這八個字來經營自己、經營生意。
小心使得萬年船,好的時候,危險可能就在前面,我常這樣提醒和管理自己并防患于未然。
所以您是只做輸得起的生意。但企業家不冒險就做不大。在冒險和做大之間,您如何拿捏?
你講得極是。我絕對是只做輸得起的生意。
企業擴張發展,一定會存在風險,但我并不喜歡冒險。我采用可計算和可以承受的風險來發展我的事業。每一個商機放到我面前,我都要考慮,有機會贏,但我輸得起嗎?輸不起,機會再好也不做。
我們常常面臨矛盾,穩健了,可能陷入保守、停滯不前。這要求我們改變,甚至擴張。但擴張了,可能把戰線弄得太長,實力不夠,發生困難,很多有戰力的卻戰敗了,戰線太長是很大的敗因。
如何在穩健里保持健康的成長,這是一門藝術。解決之道,主要是要考量擴張既有事業或進入新事業后,把握機會與承受風險的能力:
第一,看你要事業的成長空間和競爭者,這個事業可以做多大,你與競爭者相比優劣如何?第二,看社會和產業發展前景,如同現在,新能源,綠化環保可以做,金融業、地產和消費永遠可以做:第三,量力而行,永遠按輸得起去贏。
您好像特別看好地產和金融,為什么?
看好地產,因為地越來越少,人越來越多。金融業是經濟的核心,只要有經濟,金融就會永遠存在。我尤其喜歡銀行,在銀行業,不但可以獲得行業本身的機會,還可以知曉很多其他行業的機會。
您怎么看業務多元化的必要性?推進多元化時,您特別強調哪些事情?
企業要做大只有兩條路走,一是事業本身的成長,一是從一個事業拓展到另一個事業。如能力允許,又有企圖心和新機會,應該多元化。
我堅持用專業化去經營多元化的事業。當我進入新行業時,會像這個行業的專業創業者那樣思考機會、風險,并配備專業化的人事、財務、管理。
我的一個便利是,做銀行的過程中會發現很多機會。每個人找借錢時都會和我說,他的生意如何,盈利模式是什么?讓我們學習到很多行業,發現很多商機。同時,也提高自己的鑒別能力。
借錢給別人之前必須了解和鑒別他和他生意,從此意義上說,一個銀行家本身就應該是一個知識多元化的企業家。即使只為做好本業,銀行家也需要對各個行業有很好的了解。就像一艘輪船的船長,這艘船前面放什么,后面放什么,上面放什么,下面放什么,容易壞的放哪里,什么能放,什么不能,什么多放,什么少放,都要平衡。要真正平衡好,就要去了解好你的貨物,要有綜合的知識。
通過銀行的便捷了解到各種商機后,您會怎樣選擇新的商機?
我從三個方面選擇和構思新行業。
step 1
每個事業都當成獨立的商機來考慮。正如我講的,用專業精神去了解這個行業的狀況,空間有多大,我們可以做什么,如何建立優勢。
step 2
我要求新事業與既有事業要有關聯關系。如果我已在做上游,就會考慮貫穿到下游,建立完整的產業鏈。比如我做面粉,可能受到包裝上的牽制,因此,我去開個包裝廠,甚至最后,我還會去種小麥,做成一個連貫的產業。
step 3
上下游之外,我強調策略性的關系。不是事業上的相互關聯,而是不同生意之間有內在聯系,去挖掘出來,經營它。這是最有藝術的。像我們有銀行,就想到開金融公司,在放賬方面更方便一些。后來我們又開了保險,因為銀行有那么多客戶,這些客戶可以買保險。我們還把客戶帶到醫院。我的醫生可以到我銀行的客戶家去看病。這個策略性關系,核心是圍繞某個共同的價值點去建立產業。我一直看好一個價值點:顧客,或者說
一個顧客網,然后我們一直在這么努力。
您是希望建立并擁有一張強大顧客網,這有點像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思維?
我認為,在一個生意中,最貴的是網,網的中心應該是顧客。這個網早就有了,從人類有生意以來就有。互聯網只是讓它更高效。
你有200萬客戶,這就是一張網,會做生意的,要維護好這個網,然后不斷向里面裝東西。我舉一個例子,我有做一個生意,飲料。人家問為什么做飲料。我說,因為我可以不很費力就做到。
我到中國引入飲料廠,他們拿技術設備過來生產,我還可以貸款給它。我的銀行有幾百個分行,我讓銀行經理告訴顧客,喝我們的水。我銀行的一個客戶在印尼有幾千個零售店。我請他吃飯,說,我要和你做一個生意,讓你一些股份去占。要求是,我的飲料要在你的店里賣。我還是國際日報的大股東,自己有媒體,廣告費也節省很多。
所以你看,我不花太多本錢,不用太多精力,就做成一個新生意。為什么能做,核心是因為我們有顧客。在現代商業中,顧客的價值已不單單是體現在某個業務上,我對大家的忠告是,一定要重視、維護和利用好你的顧客網。
您的講述讓我們看到您本人對國信集團的發展引領。這讓我想到大家經常討論的一個問題,企業一把手或者說企業家對企業的影響?
我不喜歡個人主義,但我堅定地相信,一個企業發展的關鍵取決于一個人,或者幾個人。
甚至,一個國家都是如此。比如中國,鄧公改變了這個國家。當然,這最終是很多人的努力,但沒有他,就沒有其他人的發揮平臺。
一個國家、家庭、公司,都是這樣。關鍵是依靠一兩個人,不是一群人。這一兩個人有能量、有擔當,就會對整體改變很大。
公司要發展好,一定是要靠決策者英明,老板好。老板混蛋或無能,職員再優秀也沒有用。
您當好老板的經驗是什么,有哪些重點可與我們,尤其是與創業者分享?
有很多事情會對你的事業產生影響。比如,做人正直、誠信、勤勞、善待員工、合作伙伴、消費者以及擁有奉獻精神。但這些都是根本。成功是高手之間的較量,關于如何做得更好,我想強調的是:
創業者要有一個做事情的好態度和好習慣。
我的態度和習慣是,總目標要大,階段性目標要實際,配合的行動要細。年輕人創業,應從賺第一塊錢開始,一步步,胸懷大志,腳踏實地。既要有大目標,也要腳踏實地,分階段進行。目標不大,成就自然局限。但行動不細,就會眼高手低,好高騖遠,成為白日夢專家。
另外很重要一點,要每天提升自己,讓自己在跟事業有關的方面更全面、專業、不落后,最好是領先。這要多觀察、學習、思考。觀察社會和產業趨勢,以及別人的成敗,你要從中得到什么經驗教訓?任何事都要用心。
生意好像是有生命的,你越用心撫育和投入,它就會越好。我是坐在馬桶上都在思考自己的生意。對我來說,沒有假期,即使有,假期也要思考生意。這不是賺多少錢的問題,而是你應該承擔的責任,并且我享受其中。
一個領導人,一定要做頭羊,而且在各個方面做榜樣,連生活都要很謹慎。什么事情都有好的、壞的榜樣。一個企業家,事業上即使很好,假如你的生活不檢點,別說社會,就連秘書都看不起你。有的老板坐下來,滔滔不絕講自己如何賺錢,炫耀自己,渾身銅臭味,也有的老板很有見識,一看就有深度、有層次。這些,都會影響企業和職員命運。
要成為一個好企業家、好老板一定要有理想,有對社會的責任和承擔。好的老板和企業家,絕不是技術的問題,而是人的層次和修養的高低。比如企業家精神、道德態度等等。
領導人永遠要力求上進,心中永遠要有一座山去攀登。登上一座高山,又要邁向新的高山。
在管理用人上,您有什么特別?
用人方面,我們中國人經常講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有人反駁說,疑人也要用,用人也要疑。我不太在意這個。我喜歡用制度來用人。不能無止境相信一個人,也不能完全不相信,一個正確的制度,會塑造好、管理好、使用好人。
管理上,我特別強調賞罰分明。
有的老板,員工不好的好像看不到,員工好的也裝成看不到。這是不稱職的。再有,好老板一定要優待員工,員工不是你的奴隸,是你的同仁。要對員工有關懷,你的企業要有快樂和關懷。
您是一開始就有一座很高的山去攀登嗎?
我第一次搞事業,完全是以爭氣、養家的目標出發。那時,我要攀登的山,只是賺到錢,養活家庭,給自己爭氣,純粹是一個責任感和自尊心。
家庭和自尊得到滿足,就再想,難道事業不過是養家和被人看得起而已?于是,又衍生到承擔更多的責任得到更多認可,逐漸有了更大的商業理想與抱負。心中的山開始是團隊、集體,社會利益。
我認為,每個場合、每個舞臺,都有它的規矩,你既然上了這個舞臺,就要做好。
如果你決定做一個事業,而不是找口飯吃,就要承擔好這個事業。你的一舉一動會影響到很多人,不能說我想怎樣就怎樣,虧本也是我的事情。你要想到,一虧本,多少人受到影響,不單單是你個人的問題。做大以后,是社會問題。要憑責任感、使命,而不是喜好做事,才可以勇敢地面對人生!
我總說,只為個人家庭責任努力的是生意人,有社會責任的才是企業家。
不斷上山是很辛苦的事,您如何永葆熱情,比別人攀登到更高?
我每天五點半準時起床,五點半至六點半會把當天訂閱的中文、英文、印尼文所有的報紙看完。
六點半至七點半,我開始做夢沉思,反思昨天說錯了什么話,什么事情沒做好,還要思考今天要做的事情,要見什么人,該說什么話,我要準備的非常充足,因為一到辦公室,就不能想了,事情已經在那里等著你了。
八點我準時出門,八點半我一定是坐在辦公室里了,比所有經理都到得早。我沒有睡午覺的習慣,晚上也基本不應酬,下班回家吃飯,和家人溝通,十點半開始睡覺,我沒有熬夜的習慣。
我要求自己,每天,當我站在鏡子前,我可以坦然面對鏡子里的自己,我就是那個翁俊民!我希望大家回到家里也能夠站在鏡子面前,問問自己是不是可以坦然面對鏡子里的那個人!
至于如何比別人做得更好一點,我是有一個簡單的做法:多做5分鐘,10分鐘。
每一天,每個事情,比別人多做5分鐘,10分鐘,更多分鐘。我本來是9點上班,5點下班。但我就要求自己,做到5點過5分、過10分,過更久。早上,8點半就來,比秘書還早。看書,別人一天看兩三頁,我要多看半頁,多學一點。
您剛才談到,自己也遇到過很大的失敗,您是如何面對及處理失敗的?
我經歷很多失敗,最大的那次讓我有很多感觸,尤其是對世態的感觸。當你失敗、低落的時候,朋友就一個個地離開你。但那個狀況,也會讓你發現和得到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好朋友,你們北京話叫哥們,要在苦難中發現。
失敗也是這樣。給你一個不好的結果,也給你一個發現好的機會。我對失敗的態度是,不害怕失敗,但每次失敗,都必須總結經驗,不允許類似失敗。
比如,1988年的失敗,就讓我學到:第一,量力而為:第二,珍惜擁有的;第三,認識到誰是可以依靠的人,讓公司有了更穩固的平臺。像代表我到機場接你的蘇先生,他看到我倒下去,又看我起來的,20多年了,我們關系鞏固。我和他沒有合約,靠信用,靠患難建立的真情;第四,我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神把我從谷底拯救出來。
您一直特別關注慈善事業,為什么?
一個生意人,首先是一個人,要考慮道德問題、倫理問題、社會問題。一個有成就的商人,也要是有道德的人,對社會有積極貢獻的人。國信集團一直秉承一個取之社會、服務社會的理念,從事公益事業,貢獻自我力量。在我個人方面,我是基督徒,有一個堅定的信念:要成為別人的祝福。
國來,自然要問您一個關于中國的問題,我們很奇怪的是,在很多海外華人企業家都投資中國的背景下,您怎么不到中國大規模投資?
我以前最早是與中國有生意往來的。
現在不再到中國有兩個原因:
第一,印尼的商業機會很多,我認為我還沒有用完,我覺得我在這里還可以做得更好,這里也更有基礎,要集中力量先在這里做到更好。
第二,我總覺得,我們在印尼好像有點本事,但到了中國什么也不是。中國在這30多年,發展進步太快了。你們身在其中沒有感覺,我們感覺很大。
我曾在10多年前提醒印度尼西亞官員,說中國形勢已經很明朗,一定會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他們的改革開放要持續下去。他們說,中國能夠發展是一個笑話。現在看,他們當時的判斷是一個笑話。
另外,我也覺得,在中國并不是那么容易獲得成功。比如我們印尼過去的,哪些人在中國獲得真正的成功了呢?中國現在太強大了。
30年前,我們捐點錢就很不得了,我也捐過款。現在不要提了。現在的中國,幾十億美金下去,影子都沒有。我真是佩服鄧公與后來的中國領導人,他們徹徹底底強大了這個國家。
你問我為什么不到中國做生意?我的問題是,我憑什么到中國生意,我可以貢獻些什么?坦白說,我一到中國就有自卑感。一看到中國的突飛猛進,就感到自己是什么都不是。我不是謙虛,事實這樣。
跟大家分享一下您如何教育下一代?
首先我想說,感謝父母在艱難中給我好的教育。我很欣慰的是,至今依然可以得到母親的教誨。我每天和她通電話,她時常提醒我,不忘本,做好事。
我從父母的教育得到了經驗,并用來教育我的孩子。因為良好的傳統被延續,我們的兒女們也很爭氣。孩子是我最大的投資,不是國信集團。
在教育孩子上,我很注重與他們平等的溝通。有個小故事,孩子在美國的時候,我常找機會跟他駕車遠行,因為路途上,我可以和他很隨和地談話。這是我故意營造出來的談話環境。
我的觀念是,教育孩子不單是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對整個人的塑造。我的兒女、女婿,我都要求他們首先做一個好人,絕對不允許像一些有錢人家的孩子,浮而不實或無禮,沒有同情心,也不知道感激和感恩。富不過三代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不能打破,打破的關鍵是,不要因富失勤失德。
我強調以身作則,我上教堂的次數比上餐館的次數多。
您怎么評價自己的成就?在您看來,一個人應該如何擁有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我對今天擁有的一切充滿感激。我覺得很幸運。我今天得到的已超過我原本期望的。甚至,我覺得,我今天得到的,都不應該是我的。我覺得,我已經無憾了,我自己應該有的都有了。剩下的時間,是要把自己獻給神、獻給社會。
我很難能講該如何擁有成功而幸福的人生,但我對如何失敗并把人生弄得亂七八糟有觀察。
我認為,人生的問題,主要出在兩個方面,一是他把生活的重和輕顛倒過來了;二是他把生活的目的和工具又顛倒了。
什么叫重和輕?比如說一個人讀書的時候,他的重點應該是勤奮讀書,拿最好的成績,得最高的學問,如果他把時間用在怎么去玩上,那么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亂七八糟,他就是就沒分清輕重主次。
第二個要分清楚人生的目的和工具。比如說,我要成為一個有錢人,我想做一個部長,我想做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它都不應該是人生的目的,它只是人生的工具。人生的目,應該是創造幸福生活。給自己創造,有能力后,為更多人創造。
還有一個體會,自我激勵與管理。
我出生在貧窮家庭,小時候親眼目睹父母被別人討賬欺負,我那時就下決心要為我的家庭爭口氣。但只有決心不夠,要達到某個目標,你還需要對自己有規劃,要求,而不是靠習慣和天性,順其自然,隨波逐流。因此,我每天讓自己過一種有目標并且嚴謹有序,自我約束的生活。
最后,我還要說人生是理性和感性的配合,你配合得好,人生是正數,配合不好,人生是負數。
回到家我會感性多一點,愛心會多于道理:做生意,就要理性多一點,不能說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就可以給你貸款多一點。
所以,做人的藝術就是理性和感性的平衡。
責任編輯:金林舒
- 女星嫁豪門生子有獎勵 黎姿在懷孕期間老公送了豪宅游艇等2017-04-29
- 趙薇如何從小燕子變成真豪門?2017-01-13
- 非恒大上港!曝新晉豪門搶扎神 富力欲加薪留人2016-09-24
- 已成豪門闊太?熊黛林:正申請婚姻注冊排期中2016-09-20
- 拉維奇遭阿根廷豪門挖角 目前傷勢已無大礙2016-09-20
- 卡納瓦羅:中國不是人傻錢多 買意甲很有眼光2016-09-14
- 西亞豪門球員身份有假 亞冠首回合3-0判決無效2016-09-12
- 樸詩妍因吸毒被老公拋棄 樸詩妍整容前后對比照下巴歪了2016-09-12
- 溫格:中國資本令歐洲足球危險 歐洲豪門需團結2016-09-11
- 巴薩真核連拒3豪門 1人為留守棄上港10萬周薪2016-09-02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阿里速度!天貓雙11銷售額又創新紀錄!華爾街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