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羅說:
“多余的財富只能夠買多余的東西,
人的靈魂必需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購買的。”
中國游客“爆買”日本
2月26日《南方日報》撰文《如何留住“行走的錢包”》:“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2016春節旅游報告顯示,春節國內游客出境人數預計將達到570萬-600萬,如果以人均海外消費1.5萬元計算,預計中國游客出境花費將達到900億元。”
日本街頭隨處可見國人身影
而不久前,日本政府觀光局也公布了2015年海外游客訪日的一組統計數據,其中中國游客從人數到消費額都位居榜首:2015年訪日中國游客499萬人、共計消費1兆4174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92億元),人均消費28.3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6萬元)。
人多勢眾、購買力強的中國游客,因此在日本留下了“爆買”的美名。
現在日本的商家一看到說中文的人,就雙眼炯炯發光:每一位中國游客都是一只可以自行移動的錢包,塞滿了鈔票和購買欲,正鼓鼓囊囊地朝他們奔過去……
日本卻正在出現越來越多的“極限民”
全世界現在中國人的錢最好賺,日本人想賺日本人自己的錢,則變得有些困難——因為,現在日本正在出現越來越多的“極限民”。
所謂“極限民”,源自英文的Minimalist,在日文中被音譯為“ミニマリスト”,意為“極簡主義者”“極小限主義者”,日文漢字統稱為“極限民”。
“極限民”的特征是:舍棄一切可有可無的東西,只保留極小限的生活物品。
“極限民”們的理念是“最小限的物品,最大限的幸福”,“極限民”們的口號是“我們不再需要物品”!
35歲的佐佐木典士便是一位典型的“極限民”。2015年因出版《我們已經不再需要物品—從斷舍離到極小限主義者》(ぼくたちに、もうモノは必要ない。—斷捨離からミニマリストへ —)而倍受日本媒體關注,包括NHK在內,多家日本媒體都對佐佐木典士進行過專題報道。
現任東京某出版社副總編的佐佐木典士,愛讀書、愛音樂、愛漫畫、愛攝影……因為愛好廣泛,佐佐木典士的房間曾經塞滿了物品:書本四溢的書架、堆成小山包的CD/DVD,成套的系列漫畫,按年代不同收藏的各款老相機……
佐佐木典士為此十年沒有搬過家:因為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改變佐佐木典士人生的,是2013年的一次克羅地亞之旅。
當時,在旅行途中正好下雨,佐佐木典士和同伴被困在酒店無法外出,古老的酒店空曠質樸,充滿禪意。同伴因此感嘆有如“Minimalist”(極小限主義者)一般。同伴的感嘆引起了佐佐木典士對于Minimalist一詞的興趣,回到日本之后,在網絡搜索Minimalist,于是看到了只擁有15件物品的“極限民”安得烈·海德(Andrew Hyde),和史蒂夫·喬布斯坐禪的一組寫真——史蒂夫·喬布斯也是一位奉行極小限主義的“極限民”。
喬布斯和扎克伯格: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佐佐木典士感覺這才應該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開始動手處理生活中包圍自己的物品:扔掉多余的衣服,搬走了家具和電視機,書籍連同書架一起,都處理給神保町的舊書店,成長過程中的紀念冊統統數碼化……在處理完生活物品之后,佐佐木典士搬了一次家。
搬家時間包括安裝電燈在內,只花了半小時:沒有床、沒有電視、也沒有桌子,佐佐木典士的新家里空空如也,衣櫥里只掛著三件一模一樣的白襯衣和三件外套,以及三條褲子。佐佐木典士認為一年之中,穿這幾件足夠了——私人著裝制服化,可以節省更多時間,令生活更有效率。
過去和現在的佐佐木典士
喬布斯:保持饑餓,保持愚蠢!
“私人著裝的制服化”似乎是當下的一種流行趨勢。世界上有不少成功人士都是“私人著裝制服化”的實踐者。例如史蒂夫·喬布斯。
在網絡上可以找到一張名為“Steve Jobs’ timeline”(史蒂夫·喬布斯的時間表)的圖片,這張圖片使用喬布斯從1989-2010在不同場合拍攝的照片,時間跨越了二十多年,照片中的喬布斯在慢慢變老,從胖變瘦,但著裝卻絲毫沒有改變:永遠的牛仔褲+永遠的黑上衣。“保持饑餓,保持愚蠢”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這是喬布斯的名言。而除此之外,他還保持了他的“喬布斯式制服”。
馬克·扎克伯格:我盡量不做任何對于社會毫無貢獻的決定。
而另一位“私人著裝制服化”的實踐者,是Facebook社交網的CEO馬克·扎克伯格。出現在公共場合的扎克伯格,永遠穿著一件千年不變的圓領灰色短袖,或是外加一件黑色外套。扎克伯格曾在Facebook上曬出他的衣柜——衣柜里掛滿了一模一樣的圓領灰色短袖T恤和黑色外套。
“我盡量不做任何對于社會毫無貢獻的決定。其實這是基于心理學的理論基礎的。每天決定吃什么,穿什么這類小事,不斷重復就會消耗能量。
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上消耗能量,會令我感覺到自己沒有在工作。只有提供最高的服務,將十億以上的人聯系起來,才是我更應該做的事。”
看扎克伯格的這段發言,感覺小扎也應該是一位優秀的“極限民”:將物質生活極小限化,將有更多自由的時間去做真正有意義的事。
“極限民”的12大好處
成功變身為“極限民”的佐佐木典士,對于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感覺非常滿意:在拋棄了生活中多余的物品之后,佐佐木有一種如釋重負的開放感,他不再為物質而煩惱。
現代社會,物品的更新換代太快了。例如人人渴望的iPhone新機種,當你想要的iPhone6剛剛到手時,緊接著iPhone6s,iPhone7也出現了——無上限的更新換代,引誘著人們對于物質無上限的占有欲,其結果,是你發現自己生活中的物品越來越多。這些物品不僅占據著你的生活空間,還占據了你的生活時間。在不知不覺中,你開始為物質所控,并習慣性地依賴它們。
而現在佐佐木典士將自己曾經依賴過的那些生活物品全部掃地出門,他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自由與輕松:他為自己的生活留出了愜意的余白,體重也減輕了近十公斤,因為精神煥然一新,工作也變得很有效率,并因此從一名普通編輯而被提升為副總編。
佐佐木典士說:“我們這個社會的長期政權,并不是自民黨,而是其背后的‘金錢黨’,‘物品黨’和‘經濟黨’這一聯合政權。”拋棄了物質生活的“極限民”佐佐木典士如今已經走出了這一“聯合政權”的重圍,在《我們已經不再需要物品》一書中,佐佐木典士總結了他成為“極限民”之后的12條好處:
1.有了自己的時間;
2.生活變得愉悅輕松;
3.感到了自由與解放感;
4.不再與他人做對比;
5.不再畏懼他人的目光;
6.擁有更強的行動力;
7.注意力更集中,更徹底地做自己;
8.更加節約,也更加環保;
9.變得更健康,有安全感;
10.改變了人際關系;
11.開始深刻地品味到“此時”“此地”
12.能夠心懷感謝
佐佐木典士臥室
如今,類似佐佐木典士這樣的“極限民”,正在日本悄然擴張,并越來越擁有人氣。在日本的出版發行的生活類書籍中,凡是與“ミニマリスト”(極小限主義者)相關的書籍,都擁有極好的銷售市場。在日本亞馬遜輸入“ミニマリスト”,會出現一大堆關于如何實踐“極小限”生活的書籍。
2015年,日本Oricon公信榜公布的年度暢銷書排行榜上,美國作者詹妮弗的《法國人只須十件衣》名列年度暢銷書第三名,年度銷量超過65萬冊。
這本書講述了一家法國貴族后裔極小限的精致生活:沒有家庭影院、沒有高大的音響、出門盡可能步行、用餐時慢嚼細咽、永遠保持體態,總是穿相同款式的服裝。作者詹妮弗發現:許多法國人的衣柜里,通常只準備幾套可供不同場合穿戴的服裝,除了必要的幾套,決不會畫蛇添足地再多添一件。衣服雖然不多,但每一件都質量上乘,量少而精。更重要的是:這些法國人不管什么樣的年齡,都能保持美好的身材。
通過法國人的衣櫥,美國人詹妮弗看到了一種充滿自律精神的品質生活。
我也從書店將《法國人只須十件衣》這本書帶回了家,并在看完之后推薦給我家的女中學生看。小女孩看完這本書之后,當晚就做妥了一件事:將她房間衣櫥的衣服,清理出整整6個大垃圾袋,并全部扔掉不要。我不動聲色地旁觀小女孩做著這一切,內心里卻是心疼不已——那些漂亮的衣服,可都是她爸爸媽媽辛辛苦苦賺錢買來的啊。
延伸閱讀:法國人只備十件衣
作者:唐辛子;來源:《看世界》雜志“辛子in日本”專欄
從去年秋天到現在,在日本的各大書店熱銷得最紅火的一本書,是《法國人只備十件衣--在巴黎學到的提高生活品質秘訣》,作者是出身于美國南加州的詹妮弗(Jennifer L.scott)。詹妮弗是個典型的南加州女孩,熱情開朗、不拘小節、愛吃零食。為保持苗條身材,和其他美國人一樣開車去健身房健身,和其他熱愛時尚的女子一樣,詹妮弗的衣柜里塞滿了漂亮衣服,并且還總是覺得自己的衣柜里“缺少了一件”,而不斷地繼續購置新衣。
但是在法國巴黎半年的留學生活,卻徹底改變了詹妮弗的人生觀,也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習慣。
詹妮弗在法國巴黎留學期間,居住在一家名叫西克的法國貴族后裔的宅邸里。這個法國家庭對于生活的專一以及純粹,令從小出身成長在美國的詹妮弗感嘆不已。
例如:西克一家人對于食物充滿了熱情。因此,這一家人從不會在飯前飯后吃零食---只有這樣,才能用心品味一日三餐。即使家中并無客人,僅僅只為自己和家人做一份晚餐或甜品,西克夫人也會專心致志、一絲不茍----使用上乘的餐具,再配上賞心悅目的食物,一家人輕松地坐在餐桌邊盡情地享受食物的美味。用餐時除了互相交談,不會有人讀報,更不會有人打開電視---在這個貴族家庭里,有整面整面和墻一樣高大的落地窗,但卻沒有家庭影院、沒有高大的音響,只有一臺極為老式的小電視機安靜地呆在客廳一角,并且從來無人打開過。
西克先生每天早晨6:30必須出門,為此西克夫人每天5點就要起床準備早餐。但即便如此,詹妮弗一次也沒有看到西克太太蓬頭垢面過,也從未看到過西克太太穿著睡衣出現在餐廳。即便早間非常忙碌,但準備好早餐之后的西克太太,必定穿戴整齊地端坐于餐桌邊,慢慢咀嚼、細細品味,愉悅地、一口一口地吃下屬于自己的那份早餐。
盡管西克一家擁有豪宅和豪車,但一家人出門時,卻很少開車,而是盡可能步行。因此,盡管這一家人總是按時就餐、從不節食,但家里卻沒有一個胖子。雖然西克夫人天生體型圓潤,并不屬于婀娜苗條的骨感美人,但卻令人感覺錯落有致,女人味十足。詹妮弗仔細觀察西克夫人以及巴黎街頭的其他法國女人,發現無論高矮胖瘦,她們都給人感覺很美,人人身上洋溢著女人獨特的魅力。
“她們每個人都那么自信,每個人的體態都那么優美。”詹妮弗說。原來,女人的美麗,并非一定得苗條骨感才能善罷甘休,而根本是源于自信與體態。
法國老太即便去菜市場,也一絲不茍
雖然巴黎是世界的時尚之都,但詹妮弗卻發現:不僅西克一家,許多法國人的衣柜里,通常只準備幾套可供不同場合穿戴的服裝,除此之外,決不會畫蛇添足地再多一件。
例如西克夫人的衣柜里,就只有十件衣服而已—衣服雖然不多,但每一件都質量上乘,量少卻精致,因此,即使西克夫人幾乎每天都穿著相同款式的衣服,但卻給人感覺十分體面、充滿品質。
“西克先生和西克夫人”詹妮弗在書中這樣稱呼她留學時寄宿過的法國人家庭。這個“西克”其實就是“Chic”,翻譯成中文,大意是“雅致”或“別致”。
從西克先生和西克夫人身上,詹妮弗看到了“Chic”的真正內涵:它并不是指擁有數不清的價格昂貴的名牌包包、或是擁有一衣柜穿也穿不完的名牌衣服,而是指一種生活的自律精神、一份不動聲色的生活樣式。
消費與奢華,不過是屬于土豪們的,而通過簡潔單純的生活所緩緩釋放的矜持,才是屬于貴族們的高尚品質。
責任編輯:海凡
- 天生棕發被迫染黑 日本18歲高中生起訴學校引熱議2017-11-14
- 中國10名“網紅”主播拜訪法國參議院 他們都來自哪個平臺?2017-11-13
- 日韓竟為這事互懟2017-11-10
- 韓研究院統計:七成韓流游客來自日本 女性占近九成2017-11-09
- 法國和瑞士警方聯手逮捕10名即將采取行動的涉恐嫌犯2017-11-09
- “黑五”購物季在即 美亞馬遜欲在法國招臨時工2017-11-08
- G20峰會將首次在日本召開 愛知縣申請成為舉辦地2017-11-08
- 日本分尸案嫌疑人白石隆浩被捕 1名受害者身份確定其余8人有線索2017-11-07
- 朝鮮最新消息 朝鮮否認“核試驗場坍塌,致200多人死亡”報道2017-11-03
- 涉嫌走私10只水獺 日本女大學生被泰國警方逮捕2017-11-02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阿里速度!天貓雙11銷售額又創新紀錄!華爾街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