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雞年已經到來,隨著年味越來越濃,各類年貨、禮品、餐飲、旅游等迎來一年中的消費高峰。消費增多往往伴隨消費糾紛的增多,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布了春節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理性購物避免沖動。
春節到來,鄭州的消費者陳先生趁著某電商平臺搞春節促銷,快遞又沒有停運,購置了一批年貨。剛收到就發現,兩箱某品牌的白酒和一盒某品牌的巧克力有問題,就向工商部門反映情況。
陳先生說:“現在網購不是真的,他非說真的,明顯都是殘次品。我就是要質量,你說實際情況。消費者期待的是,哪怕東西出問題了,你最起碼拿出態度,幫助解決。”
陳先生遇見的問題并非個例,統計顯示,近年來,春節成了網購問題的高發期,存在著虛假宣傳、釣魚網站、支付陷阱、快遞“不給力”等頑疾。
中消協投訴部胡陶君提醒,為促進節日消費,商家的各種打折促銷活動層出不窮,消費者選購年貨時,切莫被低價沖昏了頭腦。此外,到付包裹要認真驗貨。
胡陶君說:“隨著節日銷售的走旺,快遞物流業務量也增大,不少騙子利用消費者不當面驗貨的習慣,向消費者寄送空包裹或劣質商品,然后利用快遞到付業務對消費者進行詐騙。因此,消費者在接收物流包裹時,一定要核驗是否為自己網購的商品,不要接收來路不明的快遞,特別是對于需要到付的包裹,接收人或者代收人最好當面拆開包裹驗貨,防止上當受騙。”(記者王楷)
責任編輯:海凡
- 福州人“雙11”網購300多輛汽車 實體車商受沖擊欲和電商拼售后2017-11-14
- 龜速快遞、暴力分揀、快遞損毀 雙11后遺癥來襲2017-11-14
- 雙11快遞都收到了么?網曝快遞在小區保安室被偷2017-11-14
- 日送快件數量漲7倍 快遞員找媳婦幫忙送2017-11-14
- 每天1億件,占全球四成!有一種自豪叫中國快遞2017-11-12
- “雙十一”期間北京郵、快件處理量將達1.41億件2017-11-11
- “復興號”快遞首重70元 “雙11”當天正式上線2017-11-10
- 福建省多部門聯合發布“雙11”消費警示2017-11-09
- 快遞公司備戰“雙十一”出新招:拼運量拼服務拼速度2017-11-08
- 網購代收當心餡餅變陷阱!明顯忽略簽收環節2017-11-08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阿里速度!天貓雙11銷售額又創新紀錄!華爾街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