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求得一員電商大將,萬達先后開出200萬、450萬,直至800萬年薪的價碼,但成效依然甚微。日前有消息稱,于2016年2月入職的第三任萬達飛凡CEO李進嶺就職一年后,已正式離職。
萬達電商發展至今,已滿五年。除了天價年薪招人,以及聯合百度騰訊50億成立新電商公司外,萬達電商這個標準“富二代”,最多的消息就是人事變動。
2012年,曾在谷歌和阿里巴巴集團技術部門擔任要職的龔義濤成為萬達集團旗下萬達信息科技公司CEO,是萬達試水電商的第一人;龔義濤離職后,‘騰百萬’共建了萬達電子商務公司,在電商領域另起爐灶,并任命董策(佳品網原COO)為萬達電商CEO。
龔義濤和董策有一個共同點——都擁有很強的技術背景和經驗,主要任務都是構建電商平臺和配套的互聯網體系,先后推出了萬匯網和飛凡網。萬匯網表現不佳,萬達轉而主攻飛凡電商,但飛凡網上線后成績仍難達預期,董策于2015年6月離職。
相比較互聯網企業出身的職業經理人,萬達在第三次選擇了更具傳統企業背景的李進嶺。資料顯示,李進嶺曾先后在寶潔公司、硅谷動力、摩托羅拉和百事可樂等公司任職,2007年加入藝龍旅行網,2013年進入芒果網擔任 CEO,港中旅集團宣布中旅總社、芒果網合并后,李進嶺同時兼任中旅總社副總裁,全面分管線上業務。
萬達電商頻繁換帥問題出在哪?
李進嶺任職期間,對萬達電商并非沒有貢獻。根據萬達集團在今年1月公布的2016年經營簡報,2016年萬達電商平臺“飛凡”用戶實現了大爆發式增長,活躍用戶達到1.5億,飛凡通會員8284萬。不過隨著此次離職消息的傳出,有人就此分析認為,這說明萬達的電商差事看起來確實不好做。CEO頻繁換人,一定是哪里有問題的。
2014年8月29日,騰訊、百度、萬達三大巨頭聯手宣布成立萬達電商公司,總投資50億元,三方勵志在數據、資源、流量等方面攜手打通。萬達持股70%,占據主導,騰訊和百度分別持股15%。
2015年1月4日,萬達集團在其官網發布消息稱,萬達電商剛剛引入10億元的投資,出讓了5%的股權。這意味著,成立僅僅4個月的萬達電商估值高達200億元。
2015年7月31日,飛凡網正式上線運營,并推出飛凡開放平臺。飛凡APP打出“別貓家,出來嗨”的主題,聯合線下北京通州萬達廣場發起了大型促銷活動,借此讓用戶初次體驗飛凡服務的便利性。此舉也進一步體現飛凡的使命是將線下平臺與線上資源共享,打造一體化的全渠道購物平臺。
然而去年8月,網上出現了“騰百萬散伙,飛凡網燒光50億”、“萬達電商失敗,號稱全球最大O2O平臺一窮二白”、“萬達電商業務進展緩慢,飛凡淪為一個空殼公司”等傳言。之后,騰訊、百度和萬達三方均未做出任何回應。只有飛凡網發布聲明表示,由于綜合因素影響,騰百萬三方并未實現投資性合作,上海新飛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完全由萬達出資,騰訊和百度并未實際投入任何資金。
據知情人士的信源稱,萬達電商之前投資的50億元已經耗盡,即將啟動第二輪注資,但騰訊和百度均已不愿意再投資,選擇退出,萬達自己重新注冊了一家名為“新飛凡”的公司,將自己繼續做電商平臺。
百度、騰訊與萬達在電商的合作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但也談不上失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2015年11月接受新京報采訪時,王健林談及電商用了如下表述:“萬達電商最大的失誤是在一開始把公司定義在電子商務上,這名字起的就有問題,還是想賣東西。將來我們公司主要是賣錢,不是賣貨,賣理財產品,和銀行機構合作等。”
龔義濤在離職后也曾談到:“當時王健林也不知道要干什么,我也不知道要干什么”,他透露,自己曾花費3個月的時間才讓管理層明白了O2O到底要做什么,然后再說服公司其他人進一步推動進展,因為大多數領導還停留在網購這個層面上。就這個過程,就耗費近一年時間。
同時他還談到與萬達團隊的磨合,“在萬達,通常先是用PPT的模式向領導請示匯報,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領導批準才能做,我們互聯網企業出身的人沒有這個習慣,我們的思維是發散型——想到哪里就說到哪里”。
頻繁換帥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王健林在萬達電商方面的絕對強勢。盡管他一再強調高管們不能用傳統思維來管理電商,要給電商創新、決策、財務的自主權,但真正的控制權仍掌握在他手中。
這幾年來萬達電商除了上線兩個網站外,似乎沒有什么實際的落地動作。而大價錢招人,某種程度上只能算是刷存在感。或許正如馬云說的那般,“騰百萬像湊攏班子,任何結合都是烏合之眾。”
王健林謀“變”
王健林在今年年會上,仍然表達了對萬達電商的巨大期望。他對外宣布,“飛凡”計劃于今年將進行首輪私募,募資100億元,并計劃在2018年實現盈利,2020年實現上市。可見,王健林這顆做電商的心依然炙熱。在互聯網沖擊下,萬達轉型已是必然!
地產行業是一個階段性行業,不能夠永久興盛。未來當城市化率達到80%,自有住房率超過80%的時候,新房市場就會出現萎縮。如今大規模高周轉的房地產開發模式并非長遠之計。萬達需要具備這樣的前瞻性,及早布局。
誠然,王健林已經發現,隨著經濟發展,傳統行業紅利將會越來越少。作為傳統商業里的一艘巨輪,轉型是萬達商業帝國的一個必然選擇。而發力電商,則顯然是未來萬達業務群中的重中之重。
線上與線下打通的新零售,毋庸置疑是今后行業發展的新主流,而擁有龐大線下零售資源和網絡的萬達早已以開放、共享的平臺化思維開始了零售業的轉型實踐。萬達飛凡自成立以來一直在探索新零售時代的商業模式,當前他們已經幫綠地集團、步步高集團、歐亞集團、紅星商業集團以及萬達廣場等在內的6000個商業項目、50000家商戶實現了線上與線下的打通,注冊會員總數超過了1.8億,其中活躍用戶數達到了將近8000萬。
根據王健林的設想,將來萬達電商還可以通過分析消費行為得出大數據,進而指導萬達百貨等業務進行調增、招商和定價;另外,一旦萬達電商會員數量足夠多,達到過億級別,龐大的會員體量就能轉化成廣告價值,為萬達增加新的盈利點。
2016年9月20日,萬達商業正式從港交所除牌。從2014年12月上市到2016年9月20日,萬達商業在港交所上市不到一年就開始醞釀退市,其被低估的市值也成了王健林的一塊心病。承接上述“飛凡”計劃,由于飛凡網絡并沒有整體盈利(未達到上市條件),不排除萬達商業將收購飛凡網絡,將飛凡網絡納入萬達商業的版圖中,實現飛凡網絡借助萬達商業上市。
近兩年萬達一直謀求轉型,試圖從房地產為主的企業轉向服務業為主的企業,形成商業、文化、網絡、金融四個支柱產業,并在2016年主動調減600億元房地產收入。根據年報看來,轉型頗具效果,2016年萬達集團服務業收入占比55%,歷史上首次超過房地產收入,未經審計的凈利潤也大于房地產。萬達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彌補而且超過房地產收入減少對利潤帶來的影響。王健林表示萬達轉型基本成功,不僅萬達集團不是地產企業,萬達商業也不再是地產企業了。
責任編輯:金林舒
- 新CEO上任第一板斧:Uber關閉虧損嚴重的租車業務2017-09-28
- 火箭CEO:球隊或賣給中國買家 姚明可以做中間人2017-07-26
- 在諾基亞8即將發布之際 HMD CEO卻突然離職了2017-07-20
-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鮑爾默2017-06-20
- 愛女人愛冒險 Uber CEO就是這樣干掉自己的2017-06-15
- 科技大佬們外號背后隱藏著怎樣的故事?2017-06-15
- 帶雅虎帶向死亡!美女CEO離職金1.5億:問心無愧2017-06-14
- 放心了!一加手機5確定保留3.5mm耳機孔:挪到頂部2017-05-23
- 谷歌CEO去年掙了14億!史上之最2017-05-01
- 美聯航事件后 美聯航首席執行官Oscar Munoz升任董事長“夢碎”2017-04-24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阿里速度!天貓雙11銷售額又創新紀錄!華爾街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