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財經頻道>財經新聞
      分享

      「一覺醒來,世界發生了一件可能影響未來百年的大事。」——英特爾宣布收購以色列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這也是迄今為止,在無人駕駛領域最大的一起并購案。

      在國外,谷歌、特斯拉、Uber等科技企業早已將無人駕駛汽車作為核心戰略之一。如今,全世界都已看到了無人駕駛勢不可擋的未來,和對整個人類出行規律的顛覆。

      其實,百度早前就已開始布局無人駕駛汽車,并于去年的烏鎮互聯網大會上,首次在全開放的城市道路上實現無人駕駛,還請來真正的乘客試乘。無獨有偶,據最新消息,滴滴和華為,也開始大力招攬人才,悄悄布局無人駕駛汽車。

      1

      百度無人車

      百度無人駕駛車項目于2013年起步,由百度研究院主導研發,其技術核心是「百度汽車大腦」,陸續建立了百度云計算、百度大數據、百度人工智能以及自動駕駛等事業部門,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大數據、云計算等方面積累深厚。

      圍繞無人汽車,百度已經在車載服務器、車載操作系統、智能互聯、人機交互、系統安全等技術方面做了布局。此外,還包括行為感知、高精地圖等更高的技術上的研發。例如,在用攝像頭判斷物體和汽車方面,百度的準確率在16年達到90.13%,而15年為89.6%,識別準確率上取得了突破。

      2016年,百度在無人駕駛方面找到了兩個戰友:Velodyne 和英偉達。前者向百度提供激光雷達,后者與百度聯合開發從云到車端到端的自動駕駛汽車平臺,百度將把該計算平臺作為車載計算機部署到其從云端到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中。與兩者的合作,很大程度上增強了百度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技術實力。

      在無人汽車的合作車型選擇方面,15年百度選用了寶馬3系,16年又陸續以北汽新能源EU260和奇瑞EQ汽車為原型進行改造。百度并不造車本身,而是與汽車廠商一起合作打造無人駕駛汽車。

      去年烏鎮互聯網大會,百度無人車首次在全開放的城市道路上實現無人駕駛,還會來真正的乘客試乘。與過去不同的是,它的涂裝由紅白色變成了藍白色,車輛表面的文字標識也由以前的「百度自動駕駛」換成了「云驍無人駕駛」字樣。

      百度在自動駕駛方面的野心很大,計劃在2021年進行自動駕駛汽車量產。盡管還有諸多的技術問題尚未落實,但是李彥宏的決心似乎從來沒有動搖。

      3月1日百度宣布將自動駕駛事業部、智能汽車事業部、車聯網業務合并組成智能駕駛事業群組;3月10日,百度CEO李彥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親口承認在時機成熟時會將其自動駕駛汽車部門分拆出去,進行獨立融資和發展;兩會期間,李彥宏在提案中表示,希望人工智能將來和各個行業結合,影響更多領域,比如,人工智能可以解決交通擁堵問題。一系列動作表明李彥宏在人工智能的道路上正不斷突圍。

      2

      滴滴 2 則大新聞

      與百度一樣,滴滴同樣正在以積極的姿態擁抱無人駕駛。

      3月9日,滴滴出行一下宣布了兩個大新聞:

      1、滴滴出行今日正式宣布在加利福尼亞硅谷成立滴滴美國研究院,以吸引頂尖科研人才。

      2、在硅谷啟動「滴滴-Udacity「無人駕駛」大挑戰」,邀請全球算法高手來挑戰智能出行安全領域的重要難題。

      這無疑是滴滴出行表明自己在出行領域前沿技術的重視,同時,這也能從側面能看出滴滴的智能駕駛將充分利用自己的數據優勢以及國際化的人才來構建自己的技術實力壁壘。

      滴滴出行在加利福尼亞硅谷成立滴滴美國研究院,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招攬頂尖科研人才加盟。美國研究院由滴滴研究院副院長弓峰敏領導,目前除了世界頂級安全專家查理·米勒的加入,預計今年滴滴美研團隊規模將有大幅提升。美國研究院將配合滴滴大研究網絡,持續把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積極助力布局國際化戰略。

      滴滴-Udacity「無人駕駛」也是滴滴招攬國際人才的一種方式。其實,這已經是滴滴第二年舉辦算法大賽,去年 7 月首屆滴滴算法大賽舉行時,滴滴 CTO 張博還稱「智能駕駛是滴滴重大戰略布局」。

      這次滴滴和 Udacity 聯合舉辦的 「無人駕駛」大挑戰是全球首個智能駕駛車開源項目,比賽前五選手的代碼將在 Udacity (優達學城) 的無人駕駛車上實地運行比拼。此外,比賽冠軍將獲得 10 萬美元獎金,而參賽優勝者還將有機會加入滴滴,和智能駕駛技術團隊一起工作。

      其實,滴滴布局無人駕駛的思路早前就已開始慢慢清晰。去年5月,蘋果10億美元注資滴滴,當時便有消息稱雙方將戰略合作的落腳點放在無人駕駛。而后的一系列合作及投資,都讓外界將這一猜測坐實,滴滴公司官方也指出,未來將大力發展人工智能。

      2月16日,滴滴出行CEO程維和總裁柳青通過全員郵件表示,「分享出行發展的序章才剛剛開始,未來5年,希望滴滴成為一個世界級的科技公司,去繼續推動和引領全球交通和汽車產業的變革。」

      滴滴依靠自己的行動讓自己成為一家世界級的科技公司,雖然關于智能駕駛在中國市場普及時間問題一直爭論不斷,但相信滴滴前沿技術戰略中的「招攬全球人才」這一步將會為這一領域競爭帶來新的變數,我們也期待滴滴智能駕駛汽車或系統的真正亮相。

      3

      華為的進軍

      多年來,華為不遺余力地搞技術研發,在手機技術取得驕人成果后,又把眼光放在了無人車上。

      這些天,有媒體曝出華為正在研發無人駕駛汽車,隨后多個消息源確認華為無人車研發的消息,并且人員投入頗大——在北京、上海、武漢、硅谷都設有無人車研發團隊,并且各地協作緊密。

      多年前,車和家創始人李想曾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內,華為必定會涉及造車無疑。如今,他的預言成真,華為終于進軍無人車領域。據報道,華為正在與清華大學深度技術合作,研發無人駕駛汽車,團隊成員數量已達200人。

      據透漏,無人駕駛研發,將成為華為內部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其中的開發人員最多可能達到數千人。

      可以看出,車身還非常簡陋,采用四輪驅動。目前在華為的曼卡科技園進行無人駕駛測試,已經可以完成自動避讓行人、繞行障礙以及自動泊車等操作。

      在科技大勢的把握上,華為已經相當老練。早在幾年前,華為就開始為無人車布局。尤其是車聯網、車載系統方面。

      2014年和長安汽車有了戰略合作,雙方在多領域展開合作,包括車聯網、智能汽車、國際化業務拓展等。

      2014年10月17日,華為與東風汽車合作,在汽車電子、智能汽車、IT/ICT信息化建設等領域跨界合作。2014年11月10日,華為與長安汽車合作,在車聯網和智能汽車領域開展業務合作。

      2016年9月,華為和華為、英特爾、諾基亞和高通結盟,組成「5G 汽車聯盟」,發展5G技術,加快自動駕駛相關設備的研發。

      2016年10月,曝出華為正在考慮進軍汽車領域,與加拿大麥格納合作。麥格納服務的品牌包括寶馬、捷豹路虎、戴勒姆等,在全球擁有294家工廠、87個工程研發和銷售中心。

      百度、滴滴、華為屬不同領域,卻走上了同一條路

      任正非曾說:「未來5年,華為銷售要達到1萬億!」未來是人工智能的時代,無人駕駛的發展,離不開通信技術的支撐,抓住這個機遇,華為離1萬億的目標,又進了一步!

      4

      無人駕駛之路任重道遠

      盡管技術發展不斷突破,但無人駕駛的普及之路仍然任重道遠。

      人才爭奪戰

      無人駕駛發展到今天的混戰期,許多競爭都最終指向人才競爭。大公司挖角、離開者自立門戶……這些頻繁的人事變動說明一個問題,無人駕駛的技術人才圈還十分有限。

      創建了Google無人駕駛項目的斯坦福大學機器與人工智能教授Sebastian Thrun曾表示:

      「似乎在一夜之間,人們開始意識到自動駕駛汽車好像真的不是一個笑話。現在,每一家汽車廠商都將研發自動駕駛汽車作為一個優先事項來考慮。」

      而美國權威汽車評估網站Kelly Blue Book(凱利藍皮書)的分析師Karl Brauer在2016年年末,指出了核心技術團隊對于這場競賽的重要性:

      100年來,沒有什么能比得過無人駕駛的行業威力。它在被大規模部署的過程中,將產生前所未有的巨大效能。

      如果想讓這一切沿著正確的軌道向前發展,就需要多種高科技學科的合作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度。同時這也意味著,誰的技術智囊團越頂尖,誰就具備更大的優勢。

      2016年,無疑是汽車界未來領袖的覺醒之年,也是技術人才爭奪戰進入白熱化階段的第一年。但在這個高度競爭的行業中,很多同行面對著一個共同的威脅——一位高管離職時,「出走」的或許將是以他為核心的整個團隊。

      地圖爭奪戰

      自動駕駛必須保證具有完美的導航功能,沒有「方向盤」的無人駕駛汽車,地圖則成為未來汽車的「方向盤」,圍繞地圖方向盤的控制權之爭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競爭將變得愈發激烈。

      從過去諾基亞公布出售Here地圖(是由諾基亞推出的地圖服務)后,引起全球買家近乎瘋狂爭相競購可以看出,「地圖爭奪戰」火藥味十分濃烈,最后歐洲三大汽車廠商(寶馬、奧迪和戴姆勒)聯合組建的財團成功拿下Here地圖。

      百度、滴滴、華為屬不同領域,卻走上了同一條路

      三大汽車制造商競得Here地圖,也是與全球科技巨頭之間的博弈。科技企業和傳統汽車廠商都把無人駕駛汽車視作為核心戰略,而覆蓋全球的地圖業務是未來汽車核心配置之一。

      高清地圖作為無人駕駛技術的重中之重,谷歌、Here和百度等企業都斥巨資,且投入大量精力,均希望能掌握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的話語權乃至主導權。

      雖然圍繞方向盤控制權的爭奪戰火藥味十足,智能駕駛的普及道路還有很多實際阻礙,但我們相信隨著各公司的參與,這些問題在未來都將會得到妥善地解決,無人駕駛汽車將逐漸走出科幻,變得更加普遍、廣泛。

      責任編輯:金林舒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晝夜溫差10℃!福州清明天氣指南來了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亚洲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狼友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亚洲图片激情小说| 亚洲第一网站免费视频|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高潮|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在线观看亚洲电影|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 高清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婷婷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高潮αv|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69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亚洲女人18毛片水真多|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软件|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