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呂錦明
2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投票結束,選舉管理委員會公布的結果顯示,有效投票共1163票,林鄭月娥以777票勝出,當選香港新一任特區行政長官;另外兩位候選人的得票結果分別為:曾俊華獲365票,胡國興獲21票。
在競選期間,曾經有人指林鄭月娥“不諳財金”,但實際上,她在擔任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時就已發現香港經濟發展的隱憂,指出跨國大企業在港設置亞太區總部、區域辦公室總數正在減;在她的競選政綱中,關于發展經濟部分更是著墨較高多。
擴大人民幣債券在港發行規模、品種和頻率
回顧香港經濟近幾年走過的路,林鄭月娥曾感嘆香港已浪費了十年時間,沒有處理經濟發展問題。她認為,對新一任特首來說,未來五年發展經濟是重中之重,香港應當憑借“一國兩制”優勢在國家支持及配合下去爭取、重找發展契機。
在林鄭月娥的競選政綱中,金融相關政策措施方面的內容多達11頁,涵蓋多個行業和領域。她提出成立由財政司司長主導的“金融領導委員會”,集合主要官員、各金融監管機構、金融發展局等,建立恒常機制就各領域提出策略性和前瞻性建議。她還建議研究成立聯通內地債券市場的“債券通”,并會爭取擴大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金融機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規模、品種和頻率。林鄭月娥還在政綱的金融政策措施方面,提出豐富以人民幣作為投資貨幣的金融產品和基金業務,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建議。
綠色金融在港有望“先行先試”
談及未來香港經濟發展的前景,林鄭月娥表示香港有制度優勢,可以吸引到國際人才,加上各種高品質服務,如:醫療、保險產品等,因此未來香港的前景應該是非常好的。她建議成立跨部門平臺,推動電子商貿,加強對中小企的支援;同時,全面檢視特區政府運作或作擔保的基金;配合“一帶一路”的倡議,推廣香港的制造業和專業服務,打進海內外的市場。
她還建議鼓勵香港金融企業積極參與包括“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等在內的金融創新工作,對于創新業務模式可采取“先行先試”的監管方式,以創新手段防范金融風險,同時提倡可持續性經濟發展,發掘綠色金融。
在創新科技方面,她建議考慮調整采購政策,加入創科研發為相關要求,不單純以價低者得為考慮,以增加有意投標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在培養人才,港府將研究如何提高“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學科的普及程度,為創科培育人才。此外,林太亦會推動政府通過香港檢測和認證局,進一步提升業界地位。
引入兩級制利得稅及提供額外稅務扣減
林鄭月娥還提出實施兩級制利得稅及提供額外稅務扣減,為企業減負。在兩級制利得稅方面,建議企業首200萬港元盈利稅率由16.5%降至10%,而其后的盈利則維持16.5%。她強調,有關建議將使中小企業最多減稅40%,希望可以降低中小企負擔,并幫助企業投資生意及改善員工條件。
她同時表示,會為企業研發提供額外稅務扣減,即當企業投資于指定用途,將可獲比相關金額更多的稅務減免,預期最高為2倍。她指出,目前在港企業用于研發資金的比例很低,目前只占香港GDP的0.74%,因此期望鼓勵企業投資研發。
效仿新加坡助港人實現首次置業
置業安居是港人社會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近幾年香港樓價持續飆升,令港人置業夢變得遙不可及。為此,林鄭月娥在其政綱中有針對性地提出“重建置業階梯”計劃,其中包括“港人首置上車樓盤”,可興建實用面積400、500平方英尺的“潮屋”,“樓底”增至3.8米,足以建個“閣樓”,不僅可以助首次置業的年輕家庭“上到車”,更能擁有安樂窩。
林鄭月娥強調,對香港市民置業這件事“政府不能不幫手”,因此提出類似于像新加坡的以置業為主導房屋政策,建議將擬議興建公屋的地皮改為興建可出售的“綠置居”。
責任編輯:金林舒
-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福建)全國率先通過考核2017-11-10
- 世界十大游客訪問城市出爐 香港、深圳入圍前十2017-11-10
- 臺媒:企業家峰會為兩岸關系開啟機會之窗2017-11-08
- 賴清德重申“修法”兼顧勞資權益 “綠委”酸:太理想2017-10-31
- 神鋼丑聞讓日本制造“失神” 東窗事發還公然抵賴2017-10-29
- 張國榮迷妹臉是哪部電視劇 英雄本色是重映時間公布2017-10-28
- 臺灣前十大企業風險結果出爐 競爭加劇位居首位2017-10-27
- 力爭盡速解決“五缺”問題 賴清德最快月底親自說明2017-10-23
- 福建省出臺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實施意見2017-10-14
- 福建:企業訴求“直通必達” 政府承諾“馬上就辦”2017-10-14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阿里速度!天貓雙11銷售額又創新紀錄!華爾街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