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微信群轉發了一篇名為《打敗「沃爾瑪」,開店 10000 家,終于要入華了》的文章。乍看之下文章標題與小米并無瓜葛,而雷總卻說 “推薦大家看一下”。
文章講述的是一家名叫 ALDI 的德國超市如何超越沃爾瑪的故事。這家德國超市是什么來頭,連雷軍都要為它點贊?今天極客君就和大家聊聊這家打敗沃爾瑪的「小超市」吧!
德國人最愛逛的超市
1913 年,德國的 Albrecht 夫婦在當地開了一家小賣部。小兩口靠著經營店鋪維持生活,并挺過了硝煙彌漫的二戰。之后,Albrecht 兩兄弟接管了家族生意。當時的德國戰后物質極為匱乏,這家小賣部成了廣大民眾不可缺少的食品供應店。
到了 1962年,Albrecht 兄弟對該店進行了改組,并將這家食品超市命名為 ALDI ,名字取自 Albrecht 和 Discount 的前兩個字母,意為由 Albrecht 家族經營的廉價折扣商店。
Albrecht 的小賣部,成了戰后德國的 “救命 商店”
至今,ALDI 仍屬于 Albrecht 家族的 Teo 和 Karl 兄弟二人所有,分別經經營 ALDI 在北德地區的北店和南德地區的南店。哥哥 Karl 曾在一次少見的露面稱:
人們只想用最低的價格購買生活必需品。我們的母親也曾教育我們,人們的日子越難,我們的日子越好。
近年來,德國和西方國家的經濟普遍低迷,這就為 ALDI 的成功提供了良好氛圍。
打敗沃爾瑪的秘訣
目前,除遍布德國的 3600 多家連鎖門店外,ALDI 在歐洲、美國和澳洲都有運營業務。
在德國本土,8000 多萬的德國人口中約為 75% 的居民經常在 ALDI 購物。2010 年,據德國《每日新聞》報道 :
90 歲高齡的 ALDI 集團創始人Karl Albrecht ,以個人法定資產 171 億歐元成為德國首富。而弟弟 Teo 繼承了父親的巨額遺產,以資產逾 160 億歐元排在第二。
能取得如此龐大的布局和優異的成績,是因為 ALDI 秉持著這樣一個銷售宗旨:在保證高質量的前提下堅持低價,并將低價二字做到了極致。
二戰后的德國促進了 ALDI 的加速布局,時勢確實幫 ALDI 在零售業站住了腳跟。事實上,ALDI 在開店選址時都會故意避開繁華地段,更多地選擇在居民區,校區旁開店,目的有這三個:
居民區地段相對租金便宜,卻客流充足。
店鋪簡樸,并無過多華麗裝修。
低收入者購買力雖然有限,但數量龐大,總量可觀。
遠離市區的 ALDI
加上店鋪面積本身并不大,僅有 300 - 1100 平方米,商品種類也相對稀少,既省去了顧客對選商品的時間,在供應,運輸上也極大地減少了成本。當其他商家交著昂貴的租金窩在熱門商圈時,ALDI 早在安靜的城區邊緣悶聲發大財了。
不少人覺得,這也就賺賺普通老百姓的錢。經濟條件好的人家誰稀罕逛這個?實際上,雖然 ALDI 很便宜,但是無論窮人富人都對這家超市有著極高的品牌忠誠度,在德國開著奔馳寶馬到 ALDI 排隊購物是常有的事。
德國市場調查公司 GFK 最近調查表明,ALDI 是德國第三大最受歡迎的品牌,僅次于世界聞名的西門子和寶馬。
如今,89% 的德國民眾在 ALDI 購物,其中富人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相對別的民族來說,德國人比較講究實際,在物質享受上不慕虛榮。富人們也不會因為到 ALDI 買東西而覺得「有失身份」。
客流量這么大的一家超市,ALDI 有怎樣的經營訣竅呢?
在 ALDI 購物之前,顧客需要給購物車 25 美分「押金」才能將其取走,在結賬時將購物車退還原位,就可以拿回押金。這樣一來,讓其他超市管理員焦頭爛額的購物車擺放問題,ALDI 只用 25 美分就搞定了,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走進 ALDI 你會發現,陳列臺上的商品,均為半紙箱的包裝方式。把半截商品露在外面,是為了讓顧客對商品一目了然,不用花人工時間去打開紙箱。且不說商品價格比別人低,包裝成本上 ALDI 已經先比其他零售商省掉一半了。
ALDI 對采購商品有著獨到的見解。相對于沃爾 15 萬種賣品,一家 ALDI 只有約 700 種賣品,比如衛生紙只有兩種牌子,洗發水不超過十種等。
在 ALDI 眼里,商品不需要太多,夠全就行,再說多了商品顧客挑起來也費時間。當你認識到產品的本質以后,產品本身便沒有那么多花樣了。也正因如此,在 ALDI 上架的品牌單項銷量極高, 供貨商也愿意以更優惠的進貨價給到 ALDI。
ALDI 的店員沒有固定的的崗位,由于均受過公司的專業培訓,不僅對數百種商品價格倒背如流,每人都身兼數職。
業務繁忙時,集中銀臺結賬,閑時輪流理貨,清理廢棄包裝。人均服務面積超過 100 平方米,充分挖掘了員工的潛能,其時薪也比同行高出不少。
打敗沃爾瑪的超市低調入華
2016 年,全球超市巨頭沃爾瑪迎來 35 年來最差業績,全球關店 269 家,裁員 1.6 萬。
但是 ALDI 勢頭良好,并計劃以每年新開 100 家分店在美國擴張。事實上,沃爾瑪曾在早期進入德國市場,試圖與 ALDI 正面對決。然而德國人根本不買沃爾瑪的賬,加上ALDI 的商品價格約比沃爾瑪低22%左右,沃爾瑪在德國沒有任何優勢。
在 ALDI 極致低價和強大的品牌忠誠度的壓力下,沃爾瑪毫無招架之力,在虧損數億美元后于 2006 年退出德國市場,將當地的 85 家門店出售給德國最大的超市公司麥德龍。
在沃爾瑪的大本營——美國, 截至 2014 年,ALDI 已拓展了 1300 余家門店。在美國一項名為「消費者最喜歡的超市」的調查中,ALDI 得票數遠超過沃爾瑪,斬獲第一名。
面對這樣的沖擊,沃爾瑪也開始不得不下調商品價格,和 ALDI 進行價格戰。盡管 ALDI 的市場份額只占美國雜貨市場的 1.5%,但其高達 15% 的年增長率夠把沃爾瑪嚇一陣子的了。
在美國蠶食著沃爾瑪份額的 ALDI,似乎感覺填不飽自己的胃。2017 年 3 月 20 日上午, ALDI 在天貓國際上線,官方中文名稱譯作「奧樂齊」。
據了解,ALDI 天貓旗艦店初步推出酒類專區、早餐專區、零食專區、酒類專區、自然專區、作料專區五大商品分類,主要通過其澳大利亞分公司采購進口商品。這也意味著 ALDI 正式登陸了中國市場。
早在 2011 年,德國最大超市集團麥德龍就嘗試在國內開展線上業務,2012 年 5 月就上線了網上商城,并在幾年間陸續在線上進駐了天貓旗艦店、與淘寶展開合作等等。
盡管嘗試的方式和渠道都不少,但線上線下卻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 想必出師同門的 ALDI,在國內還要摸索一段時間。
在德國,人們把 ALDI 叫做“窮人店”,這絕對沒有貶低的意思,反而是這樣一家窮人店,為顧客提供了更好的購物體驗 。
目前 ALDI 已正式進軍中國,以電商的方式打響第一炮。面對這樣的超市,你會為其購物車投幣嗎?
責任編輯:金林舒
- 雷軍微博曬國宴菜單網友問能否打包 雷軍回復:菜單可以帶走2017-11-10
- 小米董事長雷軍給錢不到位?吳亦凡生日和他合照面全程無表情2017-11-06
- 美超市槍擊案兇手落網 特朗普稱要處死恐襲嫌犯2017-11-03
- 沃爾瑪召回5萬多支兒童牙刷 福州市民今起可退貨2017-10-27
- 雷軍曬小米mix2實拍圖 大家卻只關心背景圖?2017-10-19
- 雷軍說小米供貨能力強,明年一億臺不是問題,結果評論炸了2017-10-18
- 警方尋獲遭分尸瑞典女記者沃爾頭和腿 生前曾計劃遷居北京2017-10-08
- 廈門兩家沃爾瑪質量上“黑榜” 一款香瓜子不過關2017-09-15
- 雷軍發微博盛贊紅米Note 5A:高顏值、高品質、超級性價比2017-08-17
- 沃爾瑪205億買下電商公司:結果入伙一群“酒瘋子”2017-06-26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阿里速度!天貓雙11銷售額又創新紀錄!華爾街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