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幾天的對峙時間里,順豐這個低調又神秘的公司被推向前臺,到了跟菜鳥甚至阿里對立的位置。而菜鳥網絡這個包含了多家快遞公司入股的“聯盟”,也面臨了嚴峻的關系考驗。我們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能看到這次相互封殺的后續影響。本文轉自搜狐科技文。
“你可能正在經歷第二次3Q大戰”。
這是6月2日白天某位資深媒體人對菜鳥和順豐公開“翻臉”事件的評價。雖然在國家郵政局協商之下,事情得到了暫時解決,但這兩大巨頭之爭背后的故事卻并不簡單。
在這一天兩晚的對峙時間里,順豐這個低調又神秘的公司被推向前臺,到了跟菜鳥甚至阿里對立的位置。而菜鳥網絡這個包含了多家快遞公司入股的“聯盟”,也面臨了嚴峻的關系考驗。
我們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能看到這次相互封殺的后續影響。
本文篇幅較長,為便于讀者獲取核心信息,將部分內容摘錄于前:
1.菜鳥正謀求收購或者控股另一家快遞柜公司,打算繞過并最終邊緣化順豐的豐巢。
2.雙方互撕引發的輿論反應大大超過政府部門預期,郵政總局局長馬軍勝親自約下飯局,順豐某位CXO級別高層和菜鳥董事長童文紅連夜趕往北京進行和談。
3.菜鳥順豐之爭,并未上升到阿里和騰訊暗戰的層面,阿里云對菜鳥封殺順豐一事不知情,屬于躺槍角色。
4.在6月2日晚間,曾經有一份來自三通一達某家公司的對外聲明,在發布前被高層按了下來。
回頭去看,整件事情的轉折點出現在6月2日晚間。
順豐和菜鳥高層連夜進京赴飯局
6月1日的事情已經廣為人知,這里不再贅述。
6月2日白天,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美團副總裁王慧文和網易創始人丁磊先后表態支持順豐,圓通、全峰快遞和蘇寧晚些時候則表態支持菜鳥,菜鳥和順豐的爭執走向擴大化。
其實在6月1日下午菜鳥和順豐公開對峙后,國家郵政局就曾經發布消費提示,稱已經與雙方高層進行溝通,強調雙方要講政治顧大局,不能因為企業間糾紛產生嚴重社會影響和負面效應。
然而2日事件的發酵卻出乎郵政局的預料,雙方對峙開始演變為多家企業的“混戰”,多位知名人物公開表態,民間輿論聲音也非常大。
最終還是來自上層的意志改變了事件走向。
6月2日傍晚,有了解會議細節的消息人士告訴搜狐科技,“馬局(馬軍勝)跟雙方約了個飯局一起談這個事情”,據該人士透露,順豐某位CXO與菜鳥董事長童文紅當晚臨時接到開會消息,連夜帶隊進京參與會談。
順豐方面帶上了豐巢高層,順豐與菜鳥兩邊參與會談的人員數基本相當,“會場內一共六七個人吧”。正式談判的時間持續了兩三個小時到凌晨一兩點結束,隨后國家郵政局發布消息稱雙方已達成共識,同意從6月3日12時起,全面恢復業務合作和數據傳輸。
看起來這件事告一段落,然而順豐和菜鳥之間原本就貌合神離,這次對峙雖然被壓了下來,但兩家公司后續還會有新的舉動,下文會談到這點。
菜鳥自己買一個快遞柜公司?
順豐方面表示,在2017年3~4月續約的過程中,菜鳥要求所有快遞柜信息的觸發必須通過菜鳥裹裹,取件碼信息無條件給到菜鳥,豐巢需要返回所有包裹信息給菜鳥(包括非淘系訂單),這是順豐無法接受的。
既然順豐不可能依附于阿里,菜鳥“一統天下”的野心遲早還會被阻撓,所以菜鳥不會滿足于暫時的“和平”,剔除順豐可能是最終的結果。
6月2日晚間,有接近菜鳥的高層人士向搜狐科技透露稱,菜鳥正在謀求收購或者控股另一家快遞柜公司。
目前來看,包括郵政入股的速遞易在內的多家快遞柜公司,都有被菜鳥或者阿里系機構入股的可能性,對于快遞柜公司來說,這是待價而沽的機會。
單獨擁有快遞柜的好處在于,既能繞過豐巢快遞柜來接觸線下消費者,又能引導四通一達棄用豐巢使用自家快遞柜。
為何菜鳥如此在乎快遞柜,很多人并不了解,搜狐科技稍微做下普及。
根據國家郵政局的公開數據,目前快遞包裹從配送終點到用戶手中這段距離,不到整個貨物運輸流程的5%,卻要花費約5小時才能完成,這占據了整個快遞業務時長的45%,明顯屬于“事倍功半”的一段路。
所以快遞柜的出現,極大縮短了“最后一百米”的配送時間,提高了快遞員的配送效率。快遞員把貨物放進柜子就能走,節約大量時間,也方便用戶不在家時安全收貨。
快遞柜并非免費使用,而是有一套自己的收費標準:豐巢快遞柜在0.15~0.3元(視隔間大小而定)之間,速遞易在0.2~0.5元之間,有的快遞柜一刀切,全部為0.4元。
雖然豐巢2016年營收虧損超過2億,但順豐表示豐巢有超過5000萬用戶,這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在柜子數量鋪開后同時接入更多公司之后,快遞柜業務的前景想象空間很大。
不擁有快遞柜數據,菜鳥未來將失去可觀的終端用戶數據、商超和生鮮等品類的配送場景以及連通線上線下的機會。
菜鳥要面臨的考驗還很多
雙方矛盾公開爆發,對順豐的影響是短期的,但對菜鳥有長期不可預估的影響。
先看順豐,它的定位就是商務快遞和中高端電商快遞,大多數淘寶店家都不是順豐的重要客戶,訂單量占比并不大。多名淘寶店主向搜狐科技表示,因為價格較高,發順豐的訂單也就在10%左右,很多還是客戶要求他們才發。
只要提供了優質服務,用戶會用腳投票順豐,同理京東物流也是如此。
再看菜鳥,菜鳥是那個不希望跟順豐鬧僵的一方。菜鳥網絡由阿里巴巴牽頭,聯合銀泰、復星、三通一達和順豐等公司共同注資成立,它在獨立融資以及未來IPO的過程中,無論是融資文件還會招股書中一定會寫明潛在風險供投資者參考。
在菜鳥這個平臺上,各家企業和菜鳥的關系如何,就是最大的風險之一。
據搜狐科技了解,菜鳥網絡上一輪融資時,因為引入了大量境外資本,三通一達和順豐曾因為股份被稀釋提出過抗議,后來這件事得到了解決并沒有對外公開。
阿里巴巴和云峰基金投資圓通后,三通一達曾有高層擔憂菜鳥會向圓通傾斜,一個月后申通、中通和韻達就宣布和順豐成立了豐巢科技,很是耐人尋味。
順豐作為龍頭公司,如果菜鳥無法妥善處理與其關系,讓順豐成為公開反對菜鳥的“標桿”,肯定會影響四通一達等其他公司未來跟菜鳥的合作態度。
本次封殺事件很容易給潛在投資方帶來對菜鳥與各家關系穩固度的擔憂,隨后的連鎖反應就是菜鳥下一輪融資的金額、估值乃至上市計劃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順豐的痛只是短期的,菜鳥需要面對的是長期考驗。
阿里云躺槍 “二馬”并不會出面
普通用戶非常喜歡看“站隊”、“抱團”、“騰訊阿里幕后黑手”、“馬云馬化騰”等字眼。但遺憾的是,馬云近幾天不會公開對此事表態,扯馬化騰就更遠了。
菜鳥和順豐之爭,更多的是物流行業的內部斗爭。
所以封殺事件被郵政局叫停后,它連成為阿里騰訊戰爭導火索的機會都沒了。同時,有阿里云被牽扯進來的教訓在前,菜鳥和順豐的事情繼續發酵,可能會傷害大阿里的品牌。
順豐方面在6月1日下午曾表示,阿里方面多次提出讓順豐放棄騰訊云,采用阿里云,這引發了部分輿論對于阿里云的批評。
阿里云內部接近高層的人士告訴搜狐科技,停止順豐接口的事情阿里云事先并不知情,阿里云方面曾找菜鳥了解詳情,被告知菜鳥與順豐的合作并不包含有關阿里云的條款,“阿里云未參與此事”。
根據搜狐科技的了解,順豐最早采用過阿里云的服務,后來大規模轉向了騰訊云。但在商業活動中,防范對手是慣例,所以阿里內部溝通軟件用的是釘釘,而不是微信或者企業微信。
阿里都會防范對手,順豐當然也會提防阿里,從這個維度來說,三通一達并非不想防,而是偏弱勢,想反抗又缺少話語權。
順豐雖然拒絕了阿里云,但并不能簡單的認為順豐站隊騰訊。同樣,即使京東和美團都表態支持順豐,這件事也不能過早的被解讀為騰訊系和阿里系的戰爭。
理由當然不是網易的丁磊也支持了順豐。
原因很簡單,在用戶口碑中,目前只有兩家物流提供了最好的服務,一家是京東,另一家就是順豐。表態支持順豐并與其合作的幾家公司,主要還是看重它的服務品質,再加上對阿里巴巴的防范和一點借勢營銷成分。
雖然阿里一直在和騰訊比較,但這次的事態并未嚴重到兩大巨頭對立的程度。
隱私面單還會有風波?
一家快遞企業負責人向搜狐科技表達了另外的擔憂:菜鳥正在推廣的隱私面單,能將使用快遞柜的企業間接控制在手中。
此前在接受搜狐科技采訪時,順豐CTO曾表示,雖然隱私面單概念并不新鮮,但各家的技術不太一樣,其他快遞公司只能做到“前端打碼”,但做不到“后端打碼”,不然快遞員將無法聯系到用戶。
不成熟的事物,就有被更先進事物取代的機會。
菜鳥網絡安全部高級專家周磊曾表示,菜鳥將不斷加信息“脫敏”力度,包裹上收件人的相關信息會越來越少。菜鳥網絡未來可能會為物流企業提供一款APP或插件,快遞員可一鍵撥打收件人電話,無需從面單上獲得電話號碼。
所以柜子的問題只是一小部分,信息的透明度更加重要。
菜鳥內部某家快遞公司的負責人對此擔憂的稱,未來接入菜鳥的隱私面單系統后,從包裹接受到配送的全過程,信息的打碼和解碼都掌握在菜鳥手里,“這不就是純跑腿么”,“(將來)一旦跟菜鳥有矛盾,菜鳥不給我們(解碼過的)信息怎么辦”。
三通一達中某家公司的中層告訴搜狐科技,在6月2日晚間快遞公司集體表態站隊菜鳥的時候,這家公司也準備了一份聲明發布,但在最后環節被高層壓了下來,聲明中就提到了希望菜鳥開放部分隱私面單信息的內容。
所以,順豐可能不是最后一家對菜鳥說“不”的公司。
*本文由新芽NewSeed合作伙伴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系原出處。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新芽NewSeed處理。
責任編輯:金林舒
- HR眼里職場怪圈:工作越換越多未來卻越來越迷茫2017-07-20
- 警惕!廈門一男子跳槽 卻被罰了50萬元2017-07-20
- 快遞丟件或信息遭倒賣 快遞員將被列入失信名單2017-07-20
- 美私企“月球快車”宣布三年內到月球采礦 擬搬回月巖石商業買賣2017-07-19
- 正式進入董事會 孫宏斌稱王健林或與樂視合作2017-07-18
- 快遞公司“內鬼”叫賣個人信息 可定制買過保健品的客戶信息2017-07-18
- 中國武夷:“一帶一路”先行軍2017-07-17
- 創業公司的錢應該怎么燒才能“越燒越多”?2017-07-17
- 因想擁有一輛自己的電動車 快遞員偷走同行的車2017-07-14
- 畢業季求職防騙提醒 找工作這些“套路”不能走2017-07-14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超市“無人”的代價:少了售貨員,多了些什么2017-07-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