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語音問答平臺“分答”已經一歲了。上線一年間“分答”僅公布過一次數據,在上線42天時,創始人姬十三對外公布“分答擁有了超過1000萬授權用戶,付費用戶超過100萬,33萬人開通了答主頁面,產生了50萬條語音問答,交易總金額超過1800萬元,復購率達到43%。”
分答上線初期,王思聰、章子怡、張譯、哈文等明星的入駐帶來不少關注度,但現在明星的參與度逐漸降低,支撐和推動“分答”向前的是來自不同領域專業人士的回答,其中“健康”領域的位置對于“分答”來說舉足輕重。
“分答”也做輕問診?怎么做?
據億邦動力網了解,2015年5月15日“分答”上線后,即提出“為每個人提供專家服務”的口號。而在所有行業中,醫生可以說是最具有話語權的“專家”了。由果殼團隊孵化的“分答”很清楚這一點,在果殼問答中“健康”話題有31萬用戶關注,所以在“分答”設置細分領域時,“健康”屬于必不可少的一環。
即使在消失長達47天后,再次上線的“分答”僅剩三大領域,“健康”仍占其一。
而現在“分答”繼續“健康”板塊提供最多、最好的入口。以客戶端頂部展現為例,只有進入“健康”頁面后有更為詳細的分類和專題,其他領域僅為推薦相關專業用戶。
億邦動力網了解到,“健康”領域下包含婦科孕產、兒童健康、內科全科等16個小領域, 進入每個領域后會推薦相關專業領域的醫生,用戶可以選擇醫生,聽取其他用戶的提問,也可以付費向這位醫生提問。
同時,分答部分醫生同時擁有“在行”的賬號,所以用戶也可以跳轉至“在行”直接約醫生見面或電話溝通。
用戶提問需要控制在80字以內,醫生回答問題則需要控制在60秒以內,“分答”同時也提出了責任聲明,“答主回答僅供參考”。
(圖為:“分答”快速問醫生界面截圖)
哪個領域醫生最搶手?誰最賺錢?
對于目前“分答”平臺醫生的注冊數量官方并不愿向億邦動力網透露。
根據觀察顯示,在“本周最受歡迎TOP20”的醫生中,有4位是兒科領域相關醫生,3位婦產科醫生,其他依次是口腔科、皮膚科、感染科、腫瘤科以及營養師。
在平臺上回答問題最多的是原浙醫兒科醫院兒科醫生,現任杭州美中宜和婦兒醫院兒內科主任李靜遠,共回答問題4154個問題,收取費用分為10元、39.99元兩種。
不得不說,“分答”已悄悄成為醫生另一個增收和提高知名度的渠道。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胸外科主治醫生李少雷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中曾寫道,“我在分答上回答了385個問題,我給自己的定價是5塊錢,是我一次門診的掛號費,不同的是掛號我一分錢得不到,而這個我可以得到90%的分成。”
“分答”上線25天時新榜曾發布了一份“分答”收入排行榜。
在100位上榜的人員中,有17位來自于健康領域,其中“協和張羽”收入最高達6.23萬元排名第六,位于王思聰、章子怡之后,收入比位于第七位的汪峰高出一倍。“協和張羽”為北京協和醫院婦副主任醫師。
另外大眾熟知的“網紅醫生”:于鶯、田吉順、龔曉明、白衣山貓等也紛紛上榜。
截至目前,于鶯共回答了1318個問題,但這些問題并不全為醫療健康相關,還包括她個人的介紹中所提到的“感情啊,生活啊,寵物啊”相關內容。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崔玉濤醫生目前回答了597個問題,每個提問用戶需要支付420元的費用,以此計算已累計收入25萬元,但崔玉濤醫生選擇將所有回答問題的收入捐助給韓紅愛心基金會,并不歸為己有。
熱鬧下的“小問題”
1、醫生不實名可以嗎?
億邦動力網發現,盡管“分答”平臺的醫生都顯示已獲得認證,但是有許多醫生并未顯示實名,也并沒有在職醫院的相關信息。以“健康”領域下“婦科孕產”下的醫生為例,首屏中的6位醫生中僅有兩位注明了在職醫院。
根據“分答”的個人認證條例顯示,分答用戶提交真實身份證明、職位證明信息后,審核專員將通過電話聯系當事人以及所在機構,機構必須出具加蓋公章的材料證明。
但在客戶端上,用戶并無法查閱醫生身份認證的相關資料。
2、收費標準怎么定?
據億邦動力網了解,在春雨醫生、好大夫在線等擁有問診功能平臺,醫生擁有自主設定問診費用的權利,“分答”也是一樣。
以“分答”健康領域提問費用最高的“協和張羽”為例,向張羽醫生提問一次需要支付680元,用戶有追問的機會;而張羽醫生在好大夫在線平臺上收費為598元/3次,在線下醫院張羽醫生的特需門診掛號費為200元,每周仍有兩天在看普通門診。
(圖為:張羽在好大夫在線的個人頁面)
(圖為:張羽在“分答”的主頁)
3、醫生活躍度高嗎?
億邦動力網發現,“分答”的醫生活躍度正在急劇下降。
曾專門撰寫文章為分答站臺的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外科醫生王興,已經6個月沒有在“分答”上進行問題回復了。在王興《分答圖解丨醫者將專業知識變現的正確姿勢》文章中,曾提出“分答拉近了原本陌生的醫患關系”、“分答可以改變就醫體驗”的觀點。
在“分答”向王興提問需支付6.6元,根據“分答”平臺數據顯示,王興在2016年7月29日前共回答了613個問題,截至2017年6月5日共回答663個問題,這表示在最近10個月內王興僅回答了50個問題。
同樣,盡管于鶯已將提問的門檻提高至“99元/次”,但她仍有3個月沒有回答問題了。而“協和張羽”最近一個月僅回答了3個問題,龔曉明醫生5月僅回答了5個問題。
4、止步“你問我答”嗎?
2016年7月,丁香園上線“來問醫生”與“分答”模式基本相同:用戶可根據科室選擇醫生提問,并按照自認為合理的價格進行支付。醫生回答后,用戶可以將回答設置為公開,其它用戶可支付1元查看答案。由于主要以邀請制的方式,截至今年5月,“來問醫生”平臺醫生僅為1萬名。
僅停留在提問上顯然不能滿足平臺的思維。
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曾向億邦動力網闡釋過其做互聯網醫院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以合理、合規的方式來將輕問診轉為診斷,能為用戶提供一系列的診療服務。
這看起來才是輕問診要走向的未來。
“分答”定位并不是輕問診平臺,但僅僅60秒的語音并無法解決太多復雜的醫療問題,接下來會做其他的探索嗎?
探索是有的,但是暫時還未在“健康”領域實現。據億邦動力網了解,今年5月18日“分答”一周年之際,官方宣布上線“付費社區”功能,一方面希望用戶分層,幫助KOL聚集核心用戶,另一方面也希望以此嘗試社區化運營,目前“分答”只提供了一個付費社區,官方稱6月會陸續上新。
但該模式是否適合“健康”領域可能還有待“分答”試過以后才知道。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投資界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投資界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editor@ zero2ipo.com.cn)】
責任編輯:金林舒
- papi醬入駐分答社區當區長,要轉型知識網紅?2017-07-07
- 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妻子為亡夫寫悼文:一個人,和他的愛2016-10-12
- 春雨醫生創始人猝死,這些心梗前兆千萬別大意2016-10-09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阿里速度!天貓雙11銷售額又創新紀錄!華爾街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