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29日電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消息,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17年全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726,840件,解決552,398件,投訴解決率76%,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1,639萬元。其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投訴4,898件,加倍賠償金額825萬元。全年接待消費者來訪和咨詢121萬人次。因有共享單車企業無償付能力,不能及時退還押金,引發全國性群體投訴,投訴解決率受此影響較上一年有所下降。
投訴性質比例圖(%)
根據投訴性質,合同問題占31.07%,售后服務問題占28.35%,質量問題占21.75%,虛假宣傳問題占5.87%,價格問題占3.18%,安全問題占2.37%,假冒問題占2.33%,計量問題占0.85%,人格尊嚴問題占0.57%,其他問題占3.67%。合同問題、售后服務和產品質量仍是引發投訴的主要原因,占投訴總量的八成以上。
按投訴問題性質分類情況表
與2016年相比,合同、售后服務、虛假宣傳、人格尊嚴的投訴比重有所上升,質量類投訴比去年減少19.72%。一方面,說明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我國消費品質量整體日益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新的商業模式、新的營銷方法不斷涌現,少數新興高科技企業在合同、售后服務、宣傳等領域存在短板,亟需加強企業信用體系等方面的建設,也對消協組織維權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商品大類投訴量圖(單位:件)
在所有投訴中,商品類投訴為305,463件,占總投訴量的42.03%,與去年同期相比,比重下降15.71個百分點;服務類投訴為382,823件,占總投訴量的52.67%,比重上升16.72個百分點,其他商品和服務類投訴為38,554件,占總投訴數量的5.30%。
商品大類投訴量變化表
根據2017年商品大類投訴數據,各類投訴量占比均比去年有所下降,家用電子電器類、交通工具類、服裝鞋帽、日用商品類和房屋建材類投訴量仍居前五位。
服務大類投訴量圖(單位:件)
根據2017年服務大類投訴數據,互聯網服務、銷售服務、生活社會服務類、電信服務和文化、娛樂、體育服務居于服務類投訴量前五位。與2016年相比,互聯網服務投訴量上升明顯,主要是因為部分共享單車企業不能履約退還押金,導致相關投訴量激增。
服務大類投訴量變化表
在具體商品投訴中,投訴量居前五位的分別為:汽車及零部件、通訊類產品、服裝、鞋、食品等。與2016年相比,空氣調節產品進入商品類投訴前十。
商品細分領域投訴前十位(單位:件)
在具體服務投訴中,投訴量居前五位的分別為:遠程購物、店面銷售、移動電話服務、網絡接入服務、經營性互聯網服務等領域。以網絡購物為主體的遠程購物的投訴量在服務投訴中依然位居首位,侵權行為頻發,需要進一步加大網絡購物領域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力度。(朱江)
服務細分領域投訴前十位(單位:件)
責任編輯:黃仙妹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廈門整治保健市場兩月立案35件 罰沒金額達91.33萬元2019-03-12
- 夸大保健食品功能涉嫌虛假宣傳 兩家企業被查處2018-12-29
- 按摩器能“豐胸、矯正視力、瘦臉”?網店虛假宣傳被罰2018-10-30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央部門“三公”預算再壓縮 重點民生領域投2019-04-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