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部分債務人違約事件和個別債務人逃廢銀行債務事件,中國銀行業協會(下稱中銀協)近日聯合4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首次發布對140家嚴重失信債務人公示催收債權的公告,旨在嚴厲打擊涉金融違法失信行為。
本批次公示的相關信息涉及標的巨大,共有140戶債務人,涉及本金181.5億元,利息68.1億元,本息合計249.6億元。
中國銀保監會高度重視行業協會推進涉金融失信懲戒工作。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強調,中銀協要充分發揮社會組織職能作用,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逐步建立長效機制;要強化維權職能,扎實開展“四個一批”專項治理活動,即“督辦一批、通報一批、公示一批、制裁一批”。
這次中銀協聯合4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對140戶嚴重失信債務人進行公告催收債權,就是“公示一批”的具體行動。這一做法不僅有利于推進銀行業失信懲戒機制建設,也有利于維護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合法權益。
中銀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本批次公示的相關信息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申報機構眾多;二是涉及標的巨大;三是絕大部分債權得到司法確認;四是債務人分布區域廣泛。
中銀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列入中銀協嚴重失信債務人名單的企業,若不能依法依約清償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本息,將無法在相關銀行乃至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獲得新增授信,銀行業金融機構也不會為其開立新的結算賬戶,其法定代表人個人辦理信用卡也將受到限制。同時,相關銀行將分別采取訴訟、申請保全財產、申請強制執行、申請將之列入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等措施,依法維護銀行業金融機構合法權益。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的決定(法釋〔2017〕7號),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將向政府相關部門、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機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及行業協會等通報,供相關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政府扶持、融資信貸、市場準入、資質認定等方面,對失信被執行人予以信用懲戒。
嚴重失信債務人不僅在涉及金融等民商事行為方面會受到限制,還可能承擔刑事上的法律責任。(張瓊斯)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光大集團董事長李曉鵬:普惠金融要在解決風險規避的同時做好產品創新2019-03-04
- 至2018年年底 泉州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比增12.8%2019-02-27
- 省商務廳(口岸辦)組織召開“單一窗口”金融服務功能研討會2019-02-21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北京銀行推400億“補血”計劃 城商行老大謀轉2019-03-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