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銀行轉型的征途上,除了零售業務之外,資產托管業務也是一個重要方向,且貢獻值快速提升。
日前,中信銀行資產托管部總經理楊洪接受上證報專訪時表示,資產托管作為“輕資本、輕資產、輕成本”的中間業務,將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是銀行轉型的重要方向。
規模超過百萬億元的資產托管業務,向來是大行的天下。然而這兩年來,中信銀行在公募基金托管領域成為一匹“黑馬”,躋身托管巨頭之列。
重修托管“賽道”
資產托管業務,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接受客戶委托,提供資產保管、資金清算、投資監督等服務的業務類型。
隨著國民財富積累和資管市場的發展,如今這項業務已覆蓋基金、證券、保險、信托等多個領域,占金融機構存款總量的比重逐年上升,是“連接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重要紐帶”。
截至2017年末,中國銀行業托管資產規模141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托管市場主要以中信銀行、工行和建行三大巨頭為主,合計市場份額接近二分之一。中信銀行在過去兩年規模飆升,于2017年一季度超過工行躍居行業首位,并連續保持5個季度。外界多將此歸功于搭上了余額寶快車——該行是余額寶的托管行。
除了因為拿下“流量”客戶,其實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該行重修了托管業務“賽道”。
楊洪表示,一是構建“商行+投行+托管”模式,既有托管服務收入,又回流存款;二是中信銀行黨委和管理層高度重視托管業務,從架構調整、系統升級等多點發力,推進托管業務體系化建設。
“這兩年我們大力推動托管業務布局,在全國建立了7個托管營運分部,同時將托管業務下沉,全國38個分行中,已有21個建立資產托管部。”楊洪說。
作為科技密集型業務,真正扮演“關鍵人”的是托管營運系統。因為系統的負荷承載力若跟不上,就不具備快速處理問題的能力,更談不上有效的風控手段,即便有業務,也未必“吃”得下來。
楊洪說,過去他們自己都調侃托管業務是“執行指令靠吼、核算操作靠手、投資監督靠瞅”。
為改變這一現狀,近兩年來,中信銀行托管業務提出“操作簡便化、流程智能化、配置一體化、監控實時化”的系統建設目標,并在今年逐步落地:建成“ACE.π.FASTER中信托管營運系統”,強力支撐近9萬億業務;創新推出“ACE.π中信智能托管機器人”,率先在托管生產線上實現“人機交互”、協同作業。
如今,該行這一業務已脫胎換骨,成效可用數字來見證:截至2018年5月末,該行資產托管規模約為8.65萬億,兩年凈增近4萬億,相當于再造一個中信托管。不過,楊洪也表示,資管新規的實施,短期內有一定影響,今年業務規模會有一些回調。
貢獻值提升
在新的經營環境下,銀行利差收窄、利潤增速放緩、資產質量下滑,靠規模、靠對公的傳統業務模式,早已難以為繼,銀行紛紛尋求轉型之道。
資產托管業務成了銀行轉型的必選路徑,其帶來的中收和沉淀存款,對銀行利差收窄形成有效補充,貢獻值逐步提升。
楊洪說,資產托管業務不消耗資本金,也不占用風險資本,是靠服務、靠專業、靠系統來創造價值。
該行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資產托管業務貢獻33億元稅后收入,在全行輕資本收入中占比約14%。
從銀行對托管系統升級的投入也可佐證,托管業務在銀行的重要性逐年攀升。
金融IT公司贏時勝創新服務中心總經理李躍峰說,隨著大行新一代托管系統升級完成,最近兩年股份行也陸續開始系統升級。主要是業務創新需求,資管產品、投資品種等增多,都要靠系統,現在還有增值服務需求。
對銀行而言,資產托管業務一是要保障資產安全,監督資金流向;二是可提供增值服務,形成多元化收入。國外早已有專業托管銀行,如道富銀行,其收入結構中,除托管業務收入外,現金管理、系統輸出等也占很大比重。
“凡是有資金流動的地方就有托管。”楊洪說。在他看來,中國應該也會出現公司化運作的專業托管銀行,未來托管市場前景廣闊。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北京銀行推400億“補血”計劃 城商行老大謀轉型2019-03-28
- 土耳其對摩根大通涉嫌造成金融市場波動展開調查2019-03-25
- 澳銀行警告氣候變化或對企業造成重大金融風險2019-03-21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北京銀行推400億“補血”計劃 城商行老大謀轉2019-03-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