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各大電商平臺成交額屢刷新高。這意味著,快遞將迎來一年業務量高峰期,一些快遞企業開始上調派件費。與此同時,快遞資費漲價的消息也不絕于耳。
對此,不少消費者擔憂,快遞企業上調派件費是否會導致快遞費上漲?
實際上,這并不是快遞企業第一次在“雙11”期間調價。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早在2015年“雙11”之前,“三通一達”就曾下發內部通知,將派送費最低標準上調至2元/件。但從今年目前各大快遞公司通告來看,調整派件費只是快遞公司內部結算的費用,對普通消費者并沒有太大影響。“‘雙11’放入購物車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包郵的,跟平常沒啥區別。”已經物色了不少商品在購物車的上海白領楊女士說。
旺季來臨,為什么快遞企業紛紛上調快遞資費,而且先調整發往上海地區的資費?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快遞企業率先調整各地到上海地區的快遞費用,而且調整時點略早于往年,主要是考慮到上海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寄遞安全保障工作升級將會帶來運營成本增加。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快遞行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先漲價先死,后漲價等死。”也就是說,如果哪家快遞企業先上調快遞費,必然會導致客戶流失;相反,如果不上調快遞費,低廉的快遞費會吸引到越來越多的客戶,對于快遞企業而言,超負荷的業務量必然會給快遞運力帶來巨大壓力,快遞服務質量也會大打折扣,最終會失去客戶。因此,不少快遞企業在面對高峰期間不斷攀升的業務量時,物流處理能力出現超負荷情況,會上調一些過熱、過飽和線路及地區的快遞價格,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其良好運營效率,確??蛻糍|量。
當然,由于一年中各大購物節期間都會產生大量快遞訂單,年初大商戶與快遞網點簽訂合作協議時,一般都會要求對方保證全年統一價,不得臨時加價。也就是說,各大快遞網點無法調高大客戶在“雙11”等購物節期間的單票價格,依靠快遞數量激增實現高額利潤的可能性不大。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快遞行業受運輸成本增加、人工成本提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種因素影響,漲價是大勢所趨。不過,從長遠來看,快遞行業如果能通過價格調節實現業務量優化,從而提高快遞服務水平與效率,減少野蠻分揀,提高妥投率等,對行業發展來說也未嘗不是好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吉蕾蕾)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建:增加“源頭減量”條款 推動快遞包裹“輕裝上陣”2019-03-28
- 多次敲詐快遞小哥 福州一男子被批捕2019-03-27
- 寄5瓶蜂蜜 被快遞員吃了?2019-03-22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北京銀行推400億“補血”計劃 城商行老大謀轉2019-03-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