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 琪
據第一網貸發布的《2018年12月份全國P2P網貸行業快報》顯示,2018年12月份,全國網貸成交額912.07億元,環比略降1.72%,同比下降67.32%。平均綜合年利率9.05%,環比略升0.07個百分點;同比略升0.04個百分點。平均借貸期限為10.8個月,環比縮短0.22個月,下降2%;同比延長3.16個月,增長41.36%。
截至2018年12月末,全國P2P網貸的貸款余額12094.21億元,環比下降4.25%,同比降低29.74%。
在網貸平臺數量方面,截至12月底,全國基本正常平臺1363家。退出平臺累計4407家。
與此同時,退出網貸行業的平臺達217家,同比增加130家,上升149.43%;環比增加123家,上升130.85%。退出數量僅次于網貸“爆雷潮”最高峰7月份的263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退出的網貸平臺中,良性(含準良性)退出率62.21%,高于2018年全年的35.88%。而7月份退出的網貸平臺幾乎都是被動退出,12月份退出的網貸平臺則是以主動退出為主。12月份網貸平臺良性退出率62.21%,系我國網貸誕生十一年來最高。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統計分析專委、中國P2P網貸指數課題組負責人胡爾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從網貸大數據看,網貸平臺的淘汰和準淘汰率已超過80%。截至12月底,全國基本正常網貸平臺1363家,累計退出4407家,后者是前者的3倍多。這些退出網貸平臺,能夠全數兌付投資人本息的案例極少。提現困難、失聯跑路等非良性狀態約90%,導致投資人損失慘重,社會影響惡劣,教訓深刻。
胡爾義強調,落實政府網貸貸款余額“新規”的網貸平臺退出,則與過去完全不同,特別是對于“小而美”的網貸平臺。目前,中小微企業正遭遇“融資高山”,特別是年底資金格外緊張之時,若突然違反合同斷貸,也有可能傷害借款人利益,引發投資人恐慌,導致“新規雷”。因此,如何真正進行良性退出也考驗著各方智慧。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網貸存管手續費懸殊:低至每月8000元 高至年付130萬元2019-01-15
- 2019互金猜想:優勝劣汰持續 海外上市“不退潮”2019-01-11
- 貸款不成反被騙12萬元 今年以來廈門發生貸款詐騙警情819起2018-08-24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北京銀行推400億“補血”計劃 城商行老大謀轉2019-03-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