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月3日訊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為進一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2018年中央財政不斷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提高轉移支付資金效率,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特別是在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增速均有所放緩的情況下,保障地方財政尤其是中西部財政困難地區平穩運行。
一、中央財政加大對財力薄弱區域的轉移支付力度
(一)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支持力度。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6.2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增幅為2013年以來最高。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預算3.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其中:西部地區1.71萬億元,占比44.4%,中部地區1.65萬億元,占比42.8%,有力增強了中西部地區財力,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二)對老少邊窮地區給予重點傾斜。安排老少邊窮轉移支付2142.8億元,比上年增長16.9%,比全國轉移支付平均增幅高7.9個百分點,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等短板,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確保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三)支持基層財政困難地區兜住底線。安排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2462.79億元,比上年增長10%,階段性財力補助400億元,比上年增長33%,重點向財政收入下降較大,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增支較多的資源能源型地區、主導產業衰退的東北地區和其他縣級財政困難的地區傾斜,幫助兜住底線。
(四)支持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安排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721億元,比上年增長15%。貫徹黨中央、國務院要求,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引導地方政府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高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等生態功能重要地區所在地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
二、綜合運用財稅政策支持區域協調發展
(一)支持實施國家重大區域戰略。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綜合運用多種財政政策,積極推進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
(二)支持促進四大板塊均衡發展。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文件精神,統籌研究財政政策措施,多措并舉、多管齊下,積極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深入推進西部、東北、中部、東部四大板塊發展、融通。
(三)支持推進重點區域協調發展。一是支持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在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引領作用。二是支持推動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調整區域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下一步,中央財政將結合財稅體制改革總體進程,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等文件精神,根據地區間財力差異狀況,調整完善中央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辦法,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力度,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首批國家示范區驗收認定在即 全域旅游有望全面推進2019-03-28
- 青海省發改委投資2.8億推進旅游業發展2019-03-12
- 發改委:2020年旅游對國民經濟貢獻度將達到12%2019-02-22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北京銀行推400億“補血”計劃 城商行老大謀轉2019-03-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