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中資汽車及零部件十大海外并購下篇,上篇文章鏈接:2018中資汽車及零部件行業十大海外并購。
正式投入商業運營的谷歌Waymo無人出租車
傳統汽車產業和科技業的邊界不斷被模糊。
模糊的邊界
2018年12月初,美國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Waymo正式推出無人出租車服務—Waymo One,成為全球首家實現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的公司。目前,這一服務已經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郊區的四個地區啟動。
去年7月,一份涉及蘋果華裔雇員的商業泄密案的法院調查文件顯示, 蘋果自動駕駛團隊規模高達5000人,其中可以訪問加密數據庫的核心團隊成員2700人。蘋果在2017年獲批在美國加州公路測試無人車。根據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提供的數據,蘋果目前獲批在該州進行測試的無人車數量超過60輛。
不止是谷歌和蘋果、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通過電動技術、ADAS切入了汽車產業鏈。 但與此同時,傳統汽車企業不再是一味退守,也開始在新興汽車領域加強投資。
2018年3月,德國博世宣布在德國東部城市德累斯頓投資10億歐元興建一家半導體工廠,主要用來生產更先進的汽車傳感器芯片,這是該公司歷史上最大的單筆投資。
同月, 國內的上汽集團與科技公司英飛凌宣布成立合資企業,生產電動車功率模塊。合資公司中,上汽集團持股51%,英飛凌持股49%。
2018年5月,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部門Cruise Automation獲得軟銀愿景基金22.5億美元投資,其中9億美元在交易完成后即可獲得,另外13.5億美元將在通用無人車準備商用時給付。通用在2016年10月以大約10億美元的價格通過并購快速進入自動駕駛領域。
通用Cruise 無人車
去年10月,Cruise Automation宣布與本田達成合作,“共同開發一款專用的自動駕駛汽車,該車型可以服務于各種各樣的用例,并可大批量生產,推向全球各地。” 合作包括7.5億美元股權投資,并將在未來12年里再出資20億美元支持研發和承擔相關費用。本田將共計對Cruise Automation投資27.5億美元。再加上軟銀的投資,這筆交易使得Cruise Automation的投后估值達到146億美元,估值已占通用市值近1/3。
在代表未來的自動駕駛領域,通用憑借Cruise Automation在眾多車企中成為最大贏家。
2018年11月,福特汽車旗下的智能出行公司(Smart Mobility LLC),宣布收購舊金山電動滑板車租賃公司Spin。至此,福特也將電動摩托車、滑板車納入了自己的移動出行服務之中,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出行選擇。
汽車企業也不再是單純的汽車企業,在不破壞核心優勢的前提下,車企正在積極重塑自我。
重組和轉型
重組是2018年汽車產業另外一個重要詞匯。
和其風光的自動駕駛部門相比,通用汽車的傳統部門難逃被重組優化的命運。受消費者需求變化以及汽車市場疲弱影響,2018年11月26日,通用汽車發布《通用汽車加速變革》一文,宣布將啟動2009年破產以來在北美的最大重組計劃,包括在2019年年底前裁員15%(約14700人)、減少25%的高管比例,并在全球范圍內關閉七家工廠,此外還會關閉兩家北美地區以外的工廠。未來將把更多投資和精力轉向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
預計2019年“重組”將成為許多汽車廠商的首要議題。
電動化趨勢壓力下,那些還未公布電動車發展規劃的車企在2018年公布了自己未來電動汽車發展規劃。
2018年6月,吉利旗下的沃爾沃汽車宣布了新的財務和運營目標,它表示“沃爾沃將在2025年左右,成為全球汽車市場的領先者”。沃爾沃預計純電汽車將會占到其銷量的一半。
2018年11月,大眾集團在德國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大眾集團將斥資440億歐元投資電動車、自動駕駛和新服務。
德國大眾集團旗下奧迪汽車公司也在上個月宣布,計劃在2019年至2023年間投資140億歐元(約合159億美元)開發電動汽車、無人駕駛汽車以及數字化技術。
其他主流車企在2017年,甚至更早都已經發布各自的電動車發展規劃。
國內市場,迫于“雙積分”制度壓力,幾乎所有的車企都在積極擁抱新能源汽車, 但新能源汽車的賽道已經擁擠不堪。據《華爾街日報》在去年的一個統計,目前中國擁有487家電動汽車制造商。
在中資汽車及部件海外投資并購盤點文章(上篇),晨哨并購判斷,中資對海外汽車零部件企業傳統業務(內燃機相關)的并購未來將出現重大分化。由于增長動力不足,和傳統汽車部件業務相關的小型海外并購將會繼續大幅減少,但大型并購交易預計還將會發生。有資金實力的頭部零部件企業有機會通過大型并購鞏固自己在存量傳統部件市場的核心地位和競爭力,如均勝電子收購KSS和日本高田資產,繼峰股份收購德國汽車座椅頭枕和中央扶手龍頭企業Grammer等。
均勝電子在1月6日晚間公布的2018年業績預告中表示,預計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38億,同比增長202%, 實現凈利潤12.5億元-14.5億元,同比增長約216%-266%。對KSS和高田的成功收購,使均勝電子躍升為汽車主、被動安全領域市場占有率全球排名第二的全球零部件巨頭。
在國內市場,隨著“增長紅利”的消失,汽車產業的“供給側改革”很快也將會到來。未來隨著銷量的放緩,汽車市場龍頭份額將會進一步提升,缺乏品牌效應和規模優勢的中小整車廠商和部件企業在激烈競爭中將面臨進一步被邊緣化的境地。這一趨勢已經在2018年的車市中體現,未來“并購重組”也將會成為國內汽車產業的主旋律。
典型案例
晨哨并購根據交易金額大小、并購決策方及標的在業界的影響力等綜合因素選取了汽車及零部件行業10宗具有代表性的跨境投資和并購案:
繼峰股份收購德國汽車零部件廠商Grammer
收購股比:84.23%
交易金額:31.25億元
交易狀態:進行中
繼峰股份對Grammer的收購,是2018年最為精彩的跨境并購之一。
交易涉及繼峰股份、敵意收購方grammer原大股東Hastor家族、Grammer管理層的三方博弈。繼峰股份取得Grammer控制權,經歷了認購強制可轉換債券、二級市場增持、要約收購三個步驟。
從2017年認購可轉換債券成為Grammer股東,到2018年8月低完成要約收購,歷時將近2年。
2017年2月,繼峰股份公司JAP GmbH認購Grammer發行的6000萬歐元強制性可轉換債券,該可轉債可轉換為Grammer普通股數量為1062,447股,約占轉股前總股本的9.2%。
之后,JAP GmbH不斷在二級市場增持Grammer股份,至2017年10月累計持股達Grammer25.56%,超越Hastor家族成為Grammer第一大股東。
2018年5月29日,繼峰股份通過新設立的投資主體繼燁投資正式發起對Grammer的要約收購,要約收購價Grammer較前一日停牌價溢價19%。
8月28日,要約收購結果出爐,繼燁投資在要約收購交割后將合計持有德國Grammer84.23% 股權。
9月初,繼峰股份境外子公司完成對Grammer84.23%股權的交割,并啟動置入上市公司的工作。
點評:
繼峰股份收購Grammer也是一樁蛇吞象式并購交易。
繼峰股份和Grammer主營營業一致,但前者規模要高出后者幾倍,是歐洲投的隱形冠軍。
Grammer專業開發和生產乘用車座椅頭枕、座椅扶手、中控系統及商用車座椅系統,車用車主要客戶包括寶馬、大眾、戴姆勒等整車廠商,主要市場在歐洲。2017年財年, Grammer實現營業收入17.865億歐元。
繼峰股份是國內乘用車座椅頭枕及座椅扶手零部件細分行業龍頭公司,但市場主要在國內。繼峰股份2018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5.6億元。
濰柴動力收購加拿大燃料電池專家巴拉德電力系統公司(Ballard Power Systems)
收購股比:19.9%
交易價格:1.64億美元
交易狀態:并購交割
巴拉德動力系統在氫燃料電池方面擁有豐富的研發及生產經驗,擁有35年的氫燃料電池產品開發經驗,其商用燃料電池堆經過充分驗證, 已有 320MW 的產品在全世界的客戶當中得以部署使用,相關產品壽命最長超過 20,000 小時,并在公交車、輕軌車輛、叉車、便攜設備中得到廣泛應用,系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技術領域中公認的全球領導者。
巴拉德2017年財報顯示,2017財年,實現銷售收入1.21億美元,毛利率34%,調整后ebitda330萬美元。這是公司成立38年以來,EBITDA值首次為正值。
濰柴動力認購巴拉德19.9%的股份,成為其最大單一投資者。此外,兩家公司還宣布在山東成立合資企業,研發生產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產品。作為合資企業技術交流項目的一部分,巴拉德將花費9000萬美元獲得在中國設立巴拉德LCS燃料電池堆的獨家生產權。該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要求濰柴動力到2021年,在中國生產和交付至少2000輛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近兩年,濰柴一直在燃料電池領域廣泛布局。去年5月,濰柴動力宣布投資4000余萬英鎊認購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生產商英國錫里斯動力控股有限公司(CeresPower)20%股份,雙方將在濰坊成立合資公司,在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點評:
純電、混動和燃料電池是三種不同的新能源汽車路線。中國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走的主要是純電技術路線。
但在濰柴動力所在的重卡領域,燃料電池更符合發展方向。電動重卡由于其載重量大,對動力的要求高,需要配裝的電池更多,充電時間更長。目前市場上還沒有量產的純電重卡上路。特斯拉研發的半卡Semi預計投產時間為今年。
和鋰電池工作原理不同,固態燃料電池(FuelCell)是一種將存在于固態燃料與氧化劑中的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發電裝置。和鋰電池相比,固態燃料電池優缺點鮮明。燃料電池的能量密度是汽油的3倍,電動機的做功效率還是內燃機的2倍,實際密度是汽油的6倍,優勢明顯。燃料電池的主要缺點是成本高昂。
啟迪國際收購泰利特(telit)車載通訊業務
交易價格:1.05億美元
交易狀態:并購簽約
1986年意大利成立,后將總部搬遷至倫敦,泰利特是全球排名前列的車載通訊模塊供應商,歐洲車載通訊標準主要制定者。泰利特擁有成熟的3G、4G/LTE及LTE-A通訊模塊產品,且在新一代車載通訊終端V2X、5G方面有所突破。
泰利特客戶主要是一級供貨商及國際頂級汽車設備制造商,截至2017年裝有泰利特通訊模塊的汽車數量超過五百萬輛。
啟迪國際是國內智能駕駛輔助系統(ADAS)一級供應商及城市級自動駕駛云控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啟迪國際是清華大學下屬企業,單一最大股東為清華大學下屬控股企業啟迪控股。
在港股上市的啟迪國際2018年中報顯示, 截至2018年6月30日,啟迪國際擁有于2018年至2020年交付的ADAS在手訂單合約超過18億元。
點評:
2018年12月11日,啟迪國際公告宣布將收購截止時間延長至2019年1月12日,交易最終能否達成,尚存一定的不確定性。
渤海汽車收購TRIMET Automotive Holding GmbH(TAH)
收購股比:75%
交易金額:6150萬歐元
交易狀態:并購交割
TAH主要產品為輕量化汽車鋁合金鑄件,主要客戶為大眾、寶馬、起亞、戴姆勒、麥格納等全球知名整車和零部件廠商(2017年這五家客戶貢獻了74%的銷售額),2017年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7.5億元和4493萬元。
渤海汽車作為北汽輕量化平臺,本次收購一方面能增厚公司業績,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對TAH進行本土化落地,公司輕量化產品將快速進入德系、新能源等車企供應鏈體系。
點評:
渤海汽車前身渤海活塞是國內惟一一家以內燃機活塞作為主導產品的上市公司,北京汽車集團為公司第二大股東,2016年前,內燃機活塞產品還是其唯一產品,產品線過于單一。
不過這一比例在2017年已經降至61%。為應對新能源汽車帶來的挑戰,渤海汽車2017年年底宣布收購TAH, 開始加快向綜合性零部件供應商轉型。2018年6月,公司名稱也由“渤?;钊?rdquo;更名為“渤海汽車”。
威孚高科投資汽車動力系統方案解決商Protean Holdings Corp. (Protean)
股比:投資完成后,占比12.34%
交易金額:3000萬美元
交易狀態: 進行中
Protean是一家清潔科技領先企業,專注設計、開發和制造ProteanDrive®驅動 系統,提供一體化輪轂電機驅動系統解決方案。Protean輪轂電機在混合動力汽車和 純電動汽車市場占有戰略優勢并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設計安裝在18英寸輪轂內部的 PD18產品,為中國B級中型車、SUV、MPV以至輕型商用車類的混合電動汽車和純 電動汽車提供驅動所需的功率和轉矩。
據公告顯示,威孚高科擬以3000萬美元購買Protean公司發行的E輪優先股(E輪優先股每股原價為2.35美元),并作為E輪優先股股東享有股東權利;上述投資完成后,威孚高科將持有1277萬股E輪優先股。按完全稀釋的股份、認股權和權證完全行權的情況下,威孚高科將持有Protean 12.34%的股份。
交易最后還需要通過CIFUS審核。
除威孚高科外,還有多家國內企業參與了Protean的投資,E輪融資完成后 Protean 的股權結構:
在上述E輪投資首期2400萬美元交割完成后,威孚高科擬與Protean的全資子公司Protean Electric Ltd.在無錫成立中外合資公司,首期擬注冊資金2000萬美元,其中威孚高科出資1600萬美元,占注冊資本80%,Protean Electric出資400萬美元,占注冊資本20%。
點評:
威孚高科前身為無錫油泵油嘴廠,成立于1958年。目前威孚高科擁有10家全資和控股子公司,2家聯營企業(中外合資),總資產近150億元。
威孚高科主營業務產品為柴油燃油噴射系統產品、汽車尾氣后處理系統 產品和進氣系統產品。投資Protean,設立合資公司有利于提高其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力,優化未來戰略性產業布局。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閩企“走出去”風險管理論壇舉行2019-02-26
- 歐美審察日趨嚴厲 中資海外投資仍為歷史最好時期2018-08-31
- 萬達集團海外投資出現風險?聽聽商務部怎么回應2017-07-27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北京銀行推400億“補血”計劃 城商行老大謀轉2019-03-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