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 (記者史競男)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16日在京發布。調查顯示,2018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7本、電子書閱讀量為3.32本,手機和互聯網成為國民每天接觸媒介的主體,紙質書報刊的閱讀時長均有所減少。
據介紹,本次調查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實施,自2018年8月開始全面啟動,執行樣本城市為50個,覆蓋了我國29個省區市。
調查發現,2018年我國成年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媒介綜合閱讀率為80.8%,保持增長勢頭,各類數字化閱讀方式(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Pad閱讀等)的接觸率持續增長。
從對不同媒介接觸時長來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間最長,為84.87分鐘,互聯網接觸時長為65.12分鐘,電子閱讀器閱讀時長為10.70分鐘,均有所增長。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表示,數字化閱讀的發展,提升了國民綜合閱讀率和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整體閱讀人群持續增加,但也帶來了紙質閱讀率增長放緩的新趨勢。
據統計,38.4%的成年國民更傾向于“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比2017年的45.1%下降了6.7個百分點;超過半數成年國民傾向于數字化閱讀方式,其中,傾向手機閱讀的讀者比例上升明顯。
在我國成年網民上網從事的活動中,61.6%的網民選擇“閱讀新聞”,62.3%的網民選擇“網上聊天/交友”,50.0%的網民選擇“看視頻”,41.1%的網民選擇“網上購物”,36.5%的網民選擇“在線聽歌/下載歌曲和電影”,還有28.0%和19.2%的網民選擇“網絡游戲”和“即時通訊”。僅有15.9%的網民將“閱讀網絡書籍、報刊”作為主要網上活動之一。
專家認為,國民網上活動行為以閱讀新聞、社交和觀看視頻為主,深度圖書閱讀行為的占比偏低,娛樂化和碎片化特征明顯。
調查還發現,2018年,我國有近三成的國民有聽書習慣,有聲閱讀成為國民閱讀新的增長點,移動有聲APP平臺已經成為聽書的主流選擇。其中,成年國民的聽書率為26.0%,未成年人的聽書率為26.2%,均有較快增長。
此外,本次調查首次發布城市閱讀指數排行榜,深圳、蘇州和北京分列前三,青島、杭州、南京、上海、合肥、武漢和福州位列第四至十名。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中國年人均閱讀12.4本電子書 全民數字閱讀迎5G時代2019-04-15
- 德國強調人工智能要兼顧數據保護和使用創新2019-03-29
- 統計顯示:臺灣民眾閱讀力持續成長 電子書閱讀崛起2019-02-26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智能自助洗車服務悄然興起:無人洗車機24小時2019-04-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