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迪桑德流動負債與現金流概況
在一位長期跟蹤公司的研究員看來,啟迪桑德轉型環衛業務,可以增加營收,但不能解決現金流問題。這一觀點部分得到證實,據披露,至2018年底,公司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余額為61.75億元,同比增長了59.44%,其中環衛業務的應收賬款余額為14.9億元,當年增加了7.5億元。另外,環衛業務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據啟迪桑德披露,公司的環衛業務中,人工成本占到營業成本的69%(2018年數據)。
啟迪桑德的裁員傳聞坐實。5月27日,啟迪桑德回復2018年年報問詢函,按照要求列出了當年為職工支付資金用途明細表,其中“辭退福利”一項支出5158.73萬元,2017年公司沒有此項開支。
啟迪桑德沒有披露“辭退”員工的數量,但公告了新增員工的數量。據披露,2018年公司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27.29億元,同比增加了72.5%,因報告期內員工人數同比增加了25084人,其中環衛員工數量增加24257人。
一邊大裁員一邊大招聘,啟迪桑德在做什么?公司的解釋是轉型,由環境產業建造服務商轉向運營服務商。
但在投資機構看來,這是一個無法自圓其說的解釋,核心理由只有一條,在啟迪桑德現有的眾多業務板塊中,環衛業務的毛利率墊底,不發展高毛利業務而擴張低毛利業務,不符合基本的商業邏輯。據披露,2018年度,啟迪桑德環衛業務的毛利率為19.21%,而公司同期的整體毛利率為27.69%。
另一憂慮是前期的大擴張將如何收場。據披露,截至2018年年底,啟迪桑德在建工程規模達到133億元,占到公司資產總額的33%。“公司的工程進展緩慢,是因為資金原因嗎?這些工程哪一年能完工,多少年可以見效益?”有接受采訪的券商研究員向上證報記者道出了疑惑。
前4個月還款40億,資金哪里來?
近年來高速擴張的啟迪桑德一直飽受質疑。反映在財務數據上,2015年至2018年,公司流動負債總額分別為73億元、112億元、120億元和157.5億元。同期,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79億元,-4.63億元,-3.71億元(調整后)和-7.43億元。
單靠債務擴張如何保障資金鏈的安全?交易所發出的年報問詢函指向非常明確。據披露,啟迪桑德負債規模連年上升,至2018年底,公司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分別為31.14億元和55.1億元,流動負債157.51億元,是流動資產的141.8%。
“公司當前以及未來不存在資金鏈風險。”啟迪桑德的回復似乎相當有底氣。公司援引數據稱,今年1月至4月,公司已償還本金及利息合計40.6億元。據記者測算,40.6億元相當于公司總資產的10%,凈資產的27%。
如此大體量的資金來源于哪里?啟迪桑德沒有披露,不過公司近期多份財報,隱約透露出公司資金的流動路徑,即借助債務總體規模的擴張及對流動資金的進一步擠壓,應對已經到期的短期債務。
具體來看,至2018年底,公司短期借款為31億元,到今年一季度結束,短期借款規模進一步攀升至38.7億元。但據公司最新的回復函,至今年4月底短期借款余額為22.6億元,即當月公司償還了約16億元的短期借款。另據查詢,今年一季度,公司的其他流動負債降低了約26億元。
與之對應的是,今年一季度,公司長期借款由2018年末的55.1億元進一步增加到69.3億元,同時總負債規模也增加5億余元,由245.5億上升到250.8億元。此外,公司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快速減少,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的貨幣資金余額為14.6億元,該季度減少了9.3億元。
在建工程規模133億元,多項目停滯
去年9月,上證報曾刊文《擴張過快造血乏力,啟迪桑德拿什么推動148億元在建工程?》指出,高速擴張下,需要警惕公司資金鏈風險和收益風險。據查,2013年至2017年,啟迪桑德在建工程規模依次為9.3億元、23.5億元、62億元、93.6億元和129億元,5年多時間增長約15倍。
從2018年的財務數據來看,啟迪桑德確有“收縮”的跡象。至2018年底,公司的在建工程規模為133億元,增速已放緩。另外從占比來看,至2018年年底,公司在建工程的規模占總資產的33.38%。一年前,公司在建工程規模占到公司總資產的38.68%。
這是公司被迫踩剎車,還是主動進行戰略調整?
對此,問詢函的措辭相當嚴厲。具體內容是,年報顯示,公司多個在建項目建設進度緩慢,請列示項目原規劃進度,并與實際建設進度進行對比,是否存在差異。
啟迪桑德披露了5個進展明顯不及預期的項目,項目之一就是本報此前報道的湖南靜脈園,最新的投資進度是61.05%。據上證報記者調查,該項目在2014年9月即已停工,不過啟迪桑德一直未就此事進行公告,公司在2014年年報中披露的數據是投資了7.52億元,工程進度約60%,在過去的4年時間里,公司累計新增投資了約1100萬元。
另據回復函,尉氏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營口德美鲅魚圈焚燒發電項目等進度也都在40%左右,明顯晚于此前的規劃進度,原因則包括“鄰避效應”和規劃調整等。
據查詢,2015年至2017年,啟迪桑德轉入無形資產及固定資產的規模分別為2.76億元、9億元和19億元,占前一年在建工程規模的比例均不到20%。據2018年年報,公司無形資產增加了34.6億元,固定資產增加8.5億元,顯示有多個項目完工,但與整體在建工程規模相比,進度依然緩慢。
轉型低毛利業務難解困局
在建工程進展為何緩慢?上證報記者采訪了解到,除了個別項目因為當地居民反對等特殊原因外,更多的項目是由于資金難以跟上,“施工一般都是外包,不存在產能方面的限制。”
回到資金鏈問題,啟迪桑德的一個困境是還沒有形成現金流的正向循環,即大量投入還沒有產生效益,且有大量的應收賬款存在,導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持續為負,不能為公司的進一步投資提供支持。據財報,啟迪桑德2016年至2018年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分別為-4.63億元、-3.71億元和-7.43億元。
問詢函也重點關注了公司應收款快速增長的問題,并要求公司說明前五大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應收票據欠款方情況,包括但不限于名稱、是否為關聯方、賬齡、交易實質等。啟迪桑德未披露這些客戶的名稱,代之以“一二三四五”。
在一位長期跟蹤公司的研究員看來,啟迪桑德轉型環衛業務,可以增加營收,但不能解決現金流問題。這一觀點部分得到證實,據披露,至2018年底,公司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余額為61.75億元,同比增長了59.44%,其中環衛業務的應收賬款余額為14.9億元,當年增加了7.5億元。
環衛業務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據啟迪桑德披露,公司的環衛業務中,人工成本占到營業成本的69%(2018年數據)。另據測算,啟迪桑德2018年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27.29億元,分攤到80764名員工身上,人均年收入僅3.4萬元。
這樣的轉型路徑,能給啟迪桑德以新生嗎?⊙記者 覃秘 ○編輯 吳正懿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葉孝花:正心態、多做事,美好市容放心間2019-05-14
- 漳州開展慰問環衛工公益慈善活動2019-05-01
- 環衛工藏書7000冊怎么回事?環衛工為什么藏書7000冊事件始末2019-04-28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我國人工智能論文質量提高 AI人才培養體系逐2019-05-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