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央結算公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境外機構持倉中國債券的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達到約1.65萬億元;當月凈增持346.19億元,為外資連續第7個月增持中國債券。同期,境外機構在上海清算所持倉中國債券3090.43億元,單月增持超400億元。
全球投資者快馬加鞭駛入中國市場,體現了其對人民幣資產和匯率的信心,以及投資渠道持續優化后的效應。
境外機構看好中國市場,從其持有中國債券市場余額上便可看出。截至6月末,外資持有銀行間債券規模超過1.95萬億元,較“債券通”推出前增長超過一倍。
中美國債利差進一步走擴,是中國債券受到外資青睞的一大原因。從歷史數據看,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以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10年期美債到期收益率為度量的中美國債利差,確實和境外機構持有的境內債券環比增量有著較強的正相關性。
7月5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04%,仍處于近三年來較低水平。當日,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1705%。
同時,在全球貨幣再寬松的背景下,不少國家的債券收益率跌入負利率區間。“對于外資機構而言,中國10年期國債3.2%的收益率點位,配置價值凸顯。從而吸引了境外機構加大對中債的增持力度。”李奇霖稱。
投資渠道的拓寬和政策措施的實施,令中國債市逐步成為全球主流債券指數的吸納目標。
除了今年4月已經納入中國債券的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Global AGG),摩根大通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全球多元化指數(GBI-EM GD)和富時全球政府債券指數(WGBI)也向中國債市拋出了橄欖枝。
因此,自今年第二季度起,債市接棒股市成為吸引外資的主力,資金流入也成為人民幣匯率的重要支柱。6月份,人民幣匯率打了個“翻身仗”,在岸人民幣匯率共計上漲370點,到了7月份,人民幣匯率已逐步穩定至6.90以上。
“總體而言,外資對于中國債券和股票的配置需求程度,是未來幾年影響人民幣匯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匯豐環球研究高級外匯策略師王菊表示。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德國發行10億元人民幣債券2019-06-05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國廠商借“一帶一路”赴印度布局手機產業鏈2019-07-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