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地方政府不能將房地產當作經濟增長的“興奮劑”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房住不炒”,并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可以說,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國家不會為了實現短期的經濟增長,而放棄“房住不炒”的長期定位。這個表述,可以說對那些仍然對房地產抱有不切實際幻想的人敲響了警鐘,劃下了一道政策紅線。
房地產問題歷來是重要的民生問題。2016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此后,配套政策陸續出臺,涉及房企融資、購房者信貸等方面,“房住不炒”成為房地產政策的一條主線。
然而近一段時間,個別地方政府竟然不顧中央精神“試探”松動樓市限購,之后又匆匆收回。與此同時,房地產市場上始終有人制造“房價即將大漲”的恐慌情緒,企圖引發新一輪投資炒作。
在當前中國經濟負重前行,各種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情況下,各地政府急需確立新的增長點,市場資本也迫切希望找到新的投資機遇。房地產過去很長時間內曾經是刺激經濟增長的“不二法門”,其對GDP、財稅收入、企業利潤增長的拉動作用非常明顯。一些地方政府和市場資本對其始終戀戀不舍,還想把短期內解困突圍的希望寄托在房地產這管“興奮劑”上,這種心態不難理解。
但是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記。房地產的過快發展會嚴重扭曲金融資源的配置,不利于整個國家實體經濟的發展。用房地產來刺激經濟增長,就像運動員服下有害的“興奮劑”一樣,政府短期內能夠收獲可觀的數據,房地產企業也賺得盆滿缽滿,但留給社會的卻是發展潛力的被透支,以及難以解決的系統性風險。這方面,我們曾經付出過代價。
在國外,這樣的例子也不鮮見。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后經濟陷入長期泥潭,至今仍在復蘇邊緣上掙扎。2007年,美國房價泡沫破滅后引發了次貸危機,最終演變成為百年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房住不炒“是我們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得出的結論,符合房地產行業應有的發展規律,應該長期堅持。
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并不等于不重視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房地產行業仍是中國經濟最重要的行業之一,涉及眾多上下游產業,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房住不炒,有利于房地產行業將發展的重心放在質量提升而非規模擴張上,邁向高質量發展。
不能將房地產作為經濟增長的“興奮劑”,地方經濟如何發展?還是要向改革創新要生產力。如同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所指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堅持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的總體思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半月談評論員:劉祎楠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央行一周兩提房地產 最新表態釋放了什么信號?2019-08-05
- 2019福建房地產企業新媒體品牌榜全揭曉!它們為何排名這么高?2019-07-30
- 房地產依賴度降低 海南經濟轉型加快自貿區建設2019-07-18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民航局出臺新規 嚴格禁止機票“默認搭售”的2019-08-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