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還沒借成,就被扣了600元
警惕網貸軟件新套路,一經注冊無需密碼直接扣款
偶然下載了網貸APP,剛填了注冊信息,還未開始借款,銀行卡就被莫名其妙扣掉200元至600元,且扣款前無提示、無需支付密碼,直接扣款。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發現,在新浪黑貓投訴平臺上,針對“訊聯智付私自扣款”的投訴已達5440條,涉及元寶花、藍鳥錢包、馬上來錢、喵錢科技等眾多網貸平臺。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阿鳳 實習生 畢延浩
注冊完網貸APP
隨后收到扣款短信
從不同渠道接觸到所謂的“網貸APP”,下載后剛填寫注冊信息,尚未進行借款,就退出或卸載了APP。誰曾想,半天或一到兩天后,竟突然收到扣款短信,在事前無短信提示也無需輸入驗證碼或支付密碼的情況下,銀行卡內就被扣走200元至600元。近日,針對此類網貸新套路的投訴在黑貓投訴平臺大量涌現。
來自甘肅蘭州的賴先生介紹,8月2日上午,自己偶然在網上接觸到一款名為“元寶花”的APP,下載后需填寫姓名、電話、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信息進行注冊。“注冊后我發現這里貸款要提前收費,我就直接關掉并卸載了APP。”
但當天下午,賴先生突然收到兩條扣款短信,自己的浦發銀行借記卡中直接被扣走了199元和98元。8月3日下午,卡里又被扣走199元。提示信息顯示,3筆扣款均來自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訊聯智付”)。
“這三筆扣款,都是在我不知情的前提下,直接被扣掉了。扣款前沒有短信提示,也不需要我輸入支付密碼,我收到的只有三條扣款完成的短信。我之后嘗試聯系元寶花客服,在線客服始終在加載中,根本無法聯系。”賴先生說。
刪掉的APP
再也找不回來了
記者發現,不少投訴用戶即使注冊時,所填寫的銀行卡內沒錢,后續卡內充值后仍然會被繼續扣除,甚至還有很多用戶是在凌晨兩三點被扣了款。更奇怪的是,刪掉的APP再去應用商店找,卻再也找不到了。
來自湖南岳陽的陳先生介紹,8月初自己在注冊一個名叫“花來借”的APP時,按照提示填寫完信息后,發現了需要付費的提示。“我看到這里要預先收取兩筆98元和199元的費用時,就卸載了APP并刪除安裝包。當時我填的銀行卡內沒錢,沒想到8月4日我卡里充了錢后,又被扣掉了,這太可怕了。”
被扣款后,陳先生想重新下載APP進行溝通維權,卻發現怎么也找不到APP了。原有的下載渠道打不開了,各大應用商店也搜不到,搜索“花來借”均顯示“無結果”。福建三明的蔡先生遇到同樣問題:“莫名其妙扣了款,想重新下載APP聯系客服,卻全網都找不到APP了。”
8月5日,花來借客服表示,用戶在注冊過程中,平臺會有收費提示,扣款協議也需用戶手動勾選。“扣款需要用戶手動勾選、手動授權,勾選后即使用戶退出或卸載,也會產生扣款。”
代扣協議隱藏深
一般人很難發現
8月6日,記者聯系到深圳市訊聯智付網絡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回應稱,扣除的200元至600元的費用為“信息評估費”,這項費用在用戶注冊、綁定信息的過程中會有提示,需要用戶自行勾選選項,才會達成扣款協議。
記者在訊聯智付合作的多家APP發現,在注冊最后一步,點擊完成前,最下方均有一行小字,需要用戶自行勾選。不同APP的勾選選項提示文字不同,有的為“我已閱讀并同意《代扣服務協議》”,有的為“登錄即代表您同意《用戶服務協議》”,還有的為“我已閱讀并同意《評估推薦服務協議》”。
但多名投訴人表示,正常注冊過程中,很少有人會點開最下方的服務協議,去一條一條具體查看,將收費情況隱藏在服務協議中,在他們看來是誤導和欺騙。“下載個社交軟件,注冊時都需要勾選同意協議,一般人誰看?誰又能想到他在這里藏了扣款協議?”
訊聯智付工作人員還表示,訊聯智付只是一個支付通道,目前跟元寶花等十家左右APP進行業務合作。
工作人員介紹,元寶花等APP實際上也并不是網貸平臺,而是做信息評估的商戶。“這些平臺跟客戶的借貸不會產生直接聯系,而是對客戶進行信用評估后,再把他匹配給相應網貸平臺。”
訊聯智付工作人員稱,如果用戶對扣款過程不夠了解、不滿意,可向訊聯智付申請全額退款。“退款過程我們不會推諉扯皮,基本1到3個工作日之內我們都會迅速地處理掉。”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從未用網貸軟件沒做過申請操作 卻莫名貸款八千元2018-09-27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家郵政局辟謠:“取消郵政編碼”與事實不符2019-08-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