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連續遭到構陷,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是躺槍,但并不意外”。此前,60歲的六小齡童被辱罵為“巨嬰”后,也曾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不料卻遭到該營銷號繼續炒作,又成為了一篇新的爆款素材。面對投訴,該營銷機構不僅沒有反思,還繼續發帖對六小齡童喊話,“互聯網時代不怕有人罵,就怕沒人記得”
12月2日,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就營銷機構上海獨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旗下營銷號包括“皇太極在紐約”)屢次以博眼球內容騙粉和博出位的行為,拼多多將拿起法律武器維權。此外,公司已向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舉報該公司及旗下營銷號的不當行為。
同日,拼多多收到法律判決書,此前拼多多起訴的另一營銷機構“杭州麻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一案,目前法院一審判決拼多多勝訴。
相關負責人表示,營銷號“皇太極在紐約”主要以“涉黃暴類”標題黨借詆毀大公司及知名人物來實現自身商業目的,通常方式是以“色情加謾罵”為噱頭吸引流量,再通過售賣面膜、保險、理財課等方式實現利益訴求。
人民網輿情監測系統數據顯示,類似文章包括“巨嬰六小齡童”、“巨嬰崔永元”,“馬云的心機”、“雷軍為什么當孫子”、“冷血任正非”、“屌絲俞敏洪”、“周杰倫忘恩負義”、“囚徒李彥宏”、“吳亦凡,你夠大”、“房東被我撞見看A片后...”。為實現流量訴求,該營銷號還慣于多次嘗試給公眾人物加上各類侮辱性詞匯,比如,針對羅永浩,便先后使用“笑尿了、跑了、瘋了、死于失敗”等標題進行連續寫作,而對于崔永元,則用了“巨嬰、自殺、后臺”等關鍵詞連續發文抹黑。
而這些侮辱性和“擦邊球”文章的最終目的,則是聚集“流量”,兜售不知名品牌面膜及化妝品、理財課程、保險產品、保健品甚至是早教課程。
▲已有網友發現該營銷機構“侮辱的人多了去了”,而在這些侮辱性文章后,多半都附有“保險”、“面膜”、“理財課”等產品的銷售鏈接。
在將拼多多的正常營銷活動惡意解讀為“騙局”后,該公號又在誹謗“拼多多威脅”,“購買熱搜”,試圖再度博取流量,利用信息不對稱來騙取粉絲同情。
對于連續遭到構陷,拼多多負責人表示“雖然是躺槍,但并不意外”。此前,老藝術家六小齡童被辱罵為“巨嬰”后,也曾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不料卻遭到該營銷號繼續炒作,又成為了一篇新的爆款素材。
面對投訴,該營銷機構不僅沒有反思,反而奉勸名譽被侵犯的60歲老藝術家,“互聯網時代不怕有人罵,就怕沒人記得”。
拼多多表示,我們歡迎正常的輿論監督,但卻不敢茍同“不怕被罵,就怕沒人記得”的畸形價值觀,任何情況下,公開罵人都絕不應該成為一種實現流量和利益訴求的手段。
▲拼多多表示,該營銷機構一直避而不談自身的利益訴求,但從該號合伙人的朋友圈中,可以看出該營銷號并非出于善意的正常監督,而是別有所圖。
相關負責人透露,盡管此前的抹黑文章突然被全網密集轉發超過數百條,但拼多多并未理會該不實言論,更不會對任何營銷機構實施“買熱搜”甚至是“威脅”手段。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該營銷號對一家企業進行惡意誹謗,試圖將自身遭遇的質疑再度與大企業聯系在一起,這種攪混輿論的炒作手段已經嚴重違背法律底線。
營銷號為了流量不擇手段,已經成為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而在媒體對相關亂象進行披露后,該營銷號盡管第一時間刪除了涉及馬云、任正非、李彥宏等企業家的侮辱性文章,但其實并沒有真正反思自身問題,反而將其當成又一次炒作機會,對不相關企業進行有罪推定和輿論構陷,試圖將自身的危機轉化成又一次營銷炒作機會。
拼多多上述負責人表示,輿論或許會被攪混,但還有法律可以分清是非,因此,拼多多決定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責任編輯:趙睿
- 拼多多宣布開啟“黑五”海淘盛宴百億補貼打造全球最低價2019-11-22
- 拼多多Q3財報:營收增長123%至75.139億元 年活躍買家數單季凈增5310萬2019-11-21
- 拼多多為全國出版單位開辟版權保護綠色通道,嚴打盜版侵權違規行為2019-11-20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離2020年還有30天,TOP1房企三大信號彰顯綜合2019-12-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