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2日電(記者周文其、楊丁淼、王學濤)22歲的南通大學應屆畢業生張永斌曾對未來憂心忡忡。大二才從紡織工程轉到生物技術專業的他,一度擔心受專業學習時間較短、疫情導致信息對接不暢等因素影響,難以找到滿意的工作。
不過,眼下的畢業季,張永斌收獲滿滿,普米斯等多家知名生物企業都向他發出錄用通知。“學校通過‘名企優企直通車’,專車接送畢業生‘點對點’面試簽約,‘小規模、分專題、多批次’地把用人單位請進來,既符合校園疫情防控需要,又促進就業供需精準對接。”他對母校充滿感激。
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說,學校會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少數民族學生等畢業生群體的就業幫扶力度,實現精準幫扶全覆蓋。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全國兩會上,穩就業的信號不斷釋放。不少代表委員熱議擴大就業容量、培育就業新動能,為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建言獻策。
擘畫一年經濟社會工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前一個數字與去年的目標持平,后一個數字比去年5.5%左右的要求更高。
這是在今年需要就業的城鎮新增勞動力創多年來最高、達約1600萬人,高校畢業生創歷年最高、預計超1000萬人的背景下提出的。
黨和政府一直將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創新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推動就業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即使最近兩年多遭到疫情沖擊,依然完成穩就業的任務。
2020年,全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高于“900萬人以上”的目標。2021年,全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繼續高于“1100萬人以上”的目標。
去年底,國家發改委就聯合財政部提前下達2022年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以工代賑任務計劃40.5億元。據人社部統計,截至目前,各地已累計發放留崗紅包、用工補貼超5億元。
從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到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從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持到落實落細穩就業措施,當前,我國又繼續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完善減負紓困政策,著力穩市場主體保就業。
穿著統一整潔的藍色工服,入職不久的鄭仁仁已經能夠熟練地為自行車穿變速線。“疫情影響下,能找到這樣一份穩定的工作真不錯。”他說。和鄭仁仁一樣,2021年有近千名新員工加入天津金輪自行車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金輪自行車集團有限公司人力總監楊春曉表示,受益于天津推出的各類稅收優惠政策、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優惠政策、職工培訓補貼政策等,助推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從而能吸納更多員工就業,產量穩中有升。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趙錫軍表示,相比以往,當前保就業的政策措施力度更強、范圍更廣、時間安排更及時,同時宏觀政策層面更強調財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都要和穩就業的目標相銜接,說明各個部門正在協同發力,共同為實現就業目標而努力。
穩定住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增速在中高速區間,是實現就業目標的另一大動力。
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對此表示,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主要是季節性因素的影響。
2022年,我國GDP增長目標是5.5%左右。據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陳彬測算,十多年前,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可以拉動100多萬人就業。現在,隨著經濟總量擴大,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就能拉動200多萬人就業。“因此,5.5%左右的GDP增速完全能拉動超過1100萬人就業。”
市場主體超過1.5億戶,吸納就業能力強的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5%,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能保障安全生產生活的防疫抗疫體系,能駕馭復雜局面的宏觀調控手段……都將繼續成為2022年我國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的獨特優勢。
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凸顯中國應對風險挑戰、力保就業的決心與信心。“當前,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正按照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執行、落實好就業政策,確保今年的就業目標如期完成。”趙錫軍說。
(參與采寫:張宇琪)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州出臺意見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 不得將“最嚴算法”作為考核要求2022-03-16
- 福建省總工會:為10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2022-03-02
- 年輕人選擇靈活就業,無須過度憂慮2022-02-24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賦能千行百業轉型 工業互聯網發展駛入快車道2022-03-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