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財經頻道>財經新聞
      分享

      10月中旬,財政部宣布實施新的一攬子政策,著力化風險、穩樓市、強金融、惠民生,市場反響積極。存量政策疊加增量政策,財政逆周期調節的政策效能將持續釋放。

      穩增長,打好財政政策“組合拳”

      山東臨淄至臨沂高速公路項目于2024年10月順利通過交工驗收。高文 攝數據來源: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財政、貨幣政策是開展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今年以來,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強化宏觀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組合使用赤字、專項債、財政補助、貼息、稅收等多種政策工具,推動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穩增長,加力穩固實體經濟根基

      實體經濟是發展根基。實體經濟強,經濟大盤穩。今年以來,財稅政策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穩中有進。

      稅費減免政策持續釋放惠企效應——

      在重慶摩爾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車間,制藥用純水設備等產品陸續下線打包,即將運往海外市場。

      “2023年至今年9月,公司享受先進制造業增值稅加計抵減、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等稅收優惠約840萬元。”公司財務人員王鳳說,利用省下的稅款,公司研發出多款適用不同應用場景的配套設備。

      重慶財稅部門落實落細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和優化稅費服務,1—8月,在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等主要稅惠政策方面,共減稅降費及退稅近250億元。

      從全國看,1—8月,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超過1.8萬億元。

      加大企業創新發展支持力度——

      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要求充分發揮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等作用,通過“母基金+參股+直投”方式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此后,多地發起設立、啟動百億級產業基金,財政性資金從“大投入”轉變為“大撬動”。據清科研究數據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累計設立政府引導基金2126只,總目標規模12.82萬億元,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先進制造等戰略新興產業。

      調整優化專利收費政策,將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對科技類中小企業單戶擔保金額上限由1000萬元提升至3000萬元,明確企業專用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相關稅惠舉措……財政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覆蓋企業從研發到生產銷售全程,進一步激發企業創新動能。

      扎實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作為工業母機產業鏈‘鏈主企業’,爭取兩級財政獎補資金并撬動企業投資7.5億元,聯合10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實施工業母機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數字化改造項目,實現車間所有智能設備100%聯網和數據自動采集上傳。”紐威數控裝備(蘇州)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經理趙國龍說,此次改造極大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部分工業母機實現進口替代,賦能上下游企業300家,進一步打造長三角區域性工業母機產業智慧供應鏈。

      今年,中央財政支持將蘇州、廣州、寧波等20個城市納入“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首批試點,引導實施一批重大示范項目,推進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

      目前,中央財政資金已陸續下達各地。蘇州市統籌各級資金聯動支持,對全市17個重大示范項目進行獎補,重點支持重大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數字化改造,以及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服務商培育等項目。

      “保持財政支出強度、確保重點支出應支盡支以及用足用好各類債務資金等一系列財政逆周期調節措施,不僅為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也為‘穩中有進’注入充足動力。”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馬海濤說,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三者在這一過程中得到進一步深化,逐步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

      擴內需,支持“兩重”“兩新”政策扎實落地

      今年以來,財政部門綜合運用稅收優惠、專項資金、政府債券、貸款貼息等政策工具,著力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增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強化政府投資牽引,帶動擴大社會有效投資——

      山東臨淄至臨沂高速公路開通,這條高速公路的建成,對優化完善山東全省路網布局、促進沿線鄉村全面振興、推動省會經濟圈和魯南經濟圈協同聯動等具有重要意義。

      “專項債的發行使用,為項目高質量建設提供有力資金保障。”山高基礎設施建設公司投資管理部副部長楊玉琴告訴記者,該項目成功申請2024年地方專項債資金3億元,全部作為資本金注入項目公司,拉動社會投資7億元。

      投資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撐,今年以來,財政多措并舉擴大投資,支出加量、進度提速。

      ——中央預算內投資7000億元,比上年增加200億元,重點支持科技創新、新型基礎設施、減排降碳、加強民生等經濟社會薄弱領域補短板等,目前資金已經全部下達。

      ——3.9萬億元新增專項債券的額度為歷年之最,1—9月已發行全年額度的92.5%,支持重點領域補短板等項目超過3萬個。

      ——2023年四季度增發的1萬億元國債資金,至今年2月底前已全部下達地方,增發國債資金重點投向的城鄉社區支出、農林水支出、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支出,今年一季度同比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安排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其中7000億元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目前資金已全部下達。

      在江蘇,獲得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的“兩重”項目312國道無錫錫滬路至錫虞立交段工程正在加緊施工中;在湖南,1—9月,已下達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的189個“兩重”項目年內將全部開工,長贛、銅吉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各地強化用地等要素保障,推動項目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財政投入加量提速,有力保障了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的落實,穩住了投資“基本盤”。1—9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4%。

      發揮財稅政策引導作用,促進消費平穩增長——

      幾天前,河北省石家莊市市民李先生在橋西區汽車園比亞迪門店選購了一輛新能源汽車。

      根據河北當地政策安排,消費者售出舊車并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1.5萬元,售出舊車并購買燃油乘用車補貼1萬元。“政府補貼1.5萬元、廠家補貼6000元,舊車還賣了5000元,這些錢加一起差不多夠交首付款,剩余的錢能走免息貸款。”李先生感嘆“政策紅包夠分量”。

      今年,我國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中央財政通過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對貸款本金每年貼息1.5個百分點、貼息期2年等政策,進一步提升企業“更新”、居民“換新”能力,各地方、相關行業紛紛出臺配套措施。

      7月份以來,新能源汽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連續3個月突破50%,9月份達到53.3%。在消費品以舊換新中,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比例達到62%,一級能效家電銷售額占比高達90%。

      商務部全國家電以舊換新數據平臺顯示,截至10月15日,2066.7萬名消費者申請,1013.4萬名消費者購買八大類家電產品1462.4萬臺,享受131.7億元中央補貼,帶動銷售690.9億元。

      除了加力支持“兩新”政策的實施,為促進消費,財政拿出很多實招大招:

      基礎設施“補短板”提速。中央財政方面,安排補助資金31億元,啟動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試點城市建設;上半年累計安排110億元,改造升級縣鄉商貿基礎設施,增強農村產品“上行”動能;按照每年每縣最高獎勵4500萬元的標準,首批支持70個縣加快補齊農村地區公共充換電設施短板,激發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

      河南省分4批發放金秋消費券,湖北發放5000萬元3C數碼產品消費券,上海投入5億元發放服務消費券……今年以來,各地立足產業特色、唱好“四季歌”,助推消費市場持續升溫。

      防風險,穩妥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支持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安全是發展的基礎。

      今年9月,財政部公布8起隱性債務典型案例,地方通過向國有企業借款、以租代建、融資等方式新增隱性債的行為被曝光,相關人員被問責處理。

      在強化對隱性債務“終身問責、倒查責任”、嚴控新增隱性債的同時,財政部門積極化解存量隱性債務風險,為地方經濟發展添信心。

      中央財政在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債務限額超過2.2萬億元的基礎上,2024年又安排1.2萬億元的額度,按照一省一策,支持地方特別是高風險地區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和消化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等。地方債務風險整體緩釋,化債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在財政部日前出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中,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將“擬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

      “這一舉措有利于切實降低地方債務利息負擔與融資成本,減輕地方短期償債壓力,騰出地方財力,從而將更多的資金用于民生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等重要領域,夯實地方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馬海濤說。

      此次增量政策中,疊加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專項資金、稅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被市場人士評價為“力度空前、誠意滿滿”。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楊志勇認為,允許專項債券用于土地儲備,既可以增強對土地供給的調控能力,又有利于緩解地方政府和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和債務壓力,有效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用專項債券來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將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更多用于支持消化存量房這兩項措施,既可以緩解房地產市場的存量壓力,還能促進房地產市場的供需結構平衡,優化保障房的供給,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適宜的住房選擇。

      “這些措施體現了政府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與改善社會民生的有機結合,為化解市場風險、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奠定了基礎。”中央財經大學中國財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姚東旻說。

      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統籌發展與安全,結合經濟形勢、宏觀調控需要、財政收支狀況等因素,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債務政策工具正加快落地、有效施力,促進經濟持續向好。

      專家認為,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隨著財政政策“組合拳”的持續發力、綿綿加力,宏觀經濟運行“穩”的基礎將更加堅固,“進”的動能將繼續累積釋放。(記者 曲哲涵)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晝夜溫差10℃!福州清明天氣指南來了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亚洲成人在线电影|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福利电影一区二区?|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亚洲午夜在线电影| 亚洲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天堂影院|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免| 亚洲大香人伊一本线|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日韩亚洲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777在线播放| 国产日本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性xxxx黑人与亚洲| 亚洲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