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11月26日電 (丁思 艾慶龍)產自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的16萬張藍濕革26日抵達山東港口青島港,約半個月之后將到達印度。作為古絲綢之路南道上的“中國西部旱碼頭”,廣河的皮革制品暢銷多國,未來還將拓展中西亞、中南亞和中東歐等海外市場。
廣河是甘肅牛羊養殖大縣,素有“無牛羊不成家”的傳統,其牛羊皮革資源豐富,質地優良。
作為古絲綢之路南道上的重要驛站,廣河有“中國西部旱碼頭”的美譽。20世紀80年代初,依托商貿流通,該縣皮革產業興起,如今已是中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皮革生產加工集聚區和皮毛銷售集散地,年皮張交易量2000多萬張,交易額16億元(人民幣,下同)。
近年來,廣河皮革產業除了與內蒙古、新疆及山東、江蘇、河北、河南等中國國內主要皮毛省區建立聯系外,還與蒙古國、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外的重點皮毛市場有貿易往來。
“海外客戶的訂單更需要定制化產品。”廣河縣鑫國源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馬建平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說,該公司自20世紀90年代與意大利廠商合作,他們更青睞廣河的羊羔皮,粒面清晰、厚薄均勻,主要用于香奈兒、古馳等國際品牌的女鞋、包袋生產制作;印度客商需要無破損、開張大的皮革品;巴基斯坦的客商則喜好手感細膩的皮質,用于服裝生產。
經過近40年發展,皮革產業在廣河已形成集聚,成為中國西北地區藍濕革、成品革及其制品加工生產基地。皮革產品暢銷四川、浙江等多地,并出口至澳大利亞、法國、意大利等國家。
廣河縣國富皮革有限公司負責人李付安從事皮革業30多年,該企業產品已出口至意大利、印度尼西亞等地。他說,隨著時代發展,企業定制的皮革品越來越多,從以前單一的半成品皮革,逐漸增加至染色皮革、服裝革、汽車坐墊革等多種產品。
目前,廣河縣現有皮革加工企業12家、皮革購銷攤點300多家,可年加工牛羊皮710萬張。2023年,該縣皮革產業工業產值達8.55億元,年銷售收入10.25億元,吸納就業5800人。
廣河縣副縣長馬永忠稱,該縣皮革產業不斷引進新技術、新工藝,開發出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已形成牛羊養殖、市場集散、原皮加工、皮革染色、裘皮服飾、電商零售、明膠生產、內外貿易等全產業鏈條,未來將利用區位優勢,拓展中西亞、中南亞和中東歐等海外市場。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臺青深耕大陸18載:讓更多大陸同胞吃到臺灣美味糕點2024-10-03
- 兩岸同心 臺胞志愿者投身福州社區公益2024-09-25
- 國臺辦:歡迎臺灣青年來大陸游戲產業發展,共同做大中華民族文創產業2024-09-12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泉州:打造全國創新成果轉化節點城市2024-11-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