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日上午召開的國新辦發布會上,海關總署負責人介紹2024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情況。有記者問,2024年下半年我國進口明顯弱于出口,其原因是否與國內需求不足有關?海關總署負責人予以回應。
去年下半年
進口受多方面因素影響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 呂大良:關于去年下半年的進口表現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影響比較明顯。去年下半年,我國大宗商品進口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下跌,像原油、鐵礦砂分別下跌9%、16.7%,這些都會提現到進口增速上。此外,一些國家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濫用出口管制措施,無端限制有關產品對華出口,否則我們可能進口更多。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同時對今年的進口走勢做出預期。2025年,我國進口穩增長的空間很大,這不僅是因為我國市場容量大、梯次多,蘊藏著巨大的潛力,更重要的是我國堅持積極主動擴大進口,與世界分享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 呂大良:到2030年,僅自發展中國家累計進口額就有望超過8萬億美元。相信隨著國內需求的全方位擴大,自主開放、單邊開放的有序擴大,中國大市場必將為世界提供更大機遇、更多選擇。
存量增量利好政策
助力出口提速
從海關總署公布的2024年外貿年報來看,我國出口規模首次突破25萬億元,達到25.45萬億元,同比增長7.1%,連續8年保持增長,展現出較強的動能和活力。有記者就近期出口增速加快,是否受季節性、主要是“搶出口”效應影響提問,來看海關總署的回應↓↓↓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 呂大良:近期,我國出口有所提速。去年四季度出口增長9.2%,較前三季度加快2.9個百分點,這既是長期向好趨勢的延續,更是政策落地顯效的體現。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出臺一攬子增量政策,與存量政策協同發力,政策效益不斷釋放,對出口形成更有力支撐。同時,這里也有一些企業調整出口節奏因素,據企業反映,去年9月臺風過后的船隊排期順延,今年春節假期提前以及對貿易保護主義可能升級等,都對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形成了一些擾動。
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就貿易順差問題提問 ,中國的貿易順差在去年增長至7萬億元,這些出口和進口上的貿易差額是否會加劇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在新的一年,中國的出口和貿易順差是否繼續增加時,海關總署王令浚副署長予以回應。
海關總署副署長 王令浚:第一,中國不追求貿易順差,具體的出口、進口規模和貿易差額是國際供需關系、產業分工、市場競爭等綜合因素的結果,不是人為的。第二,中國的貿易順差占GDP的比重處于合理區間,相對于歷史高點已經明顯降低,也低于世界上其他一些主要出口國家。第三,一些國家濫用出口管制,限制對中國的出口,我想進口甚至想進口更多,但你不讓我進,你卻對貿易順差過度焦慮,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
王令浚還補充,中國積極主動擴大進口,連續7年舉辦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有序擴大單邊開放,有序擴大市場準入,主動降低關稅水平,推動進口值不斷創歷史新高。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不移擴大開放,堅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用開放的決心、務實的舉措,架起溝通的橋梁,與各國共享機遇、共商合作、共促發展。
貿易布局多元共進
外貿“朋友圈”不斷擴容
中國倡導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外貿伙伴遍布五湖四海,2024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占我國進出口比重首次超過五成,同時我國對歐盟、美國等傳統市場也保持增勢。
走進山東青島一個全球輪胎行業智能化工廠車間里,一批1200多條出口輪胎訂單正在加緊生產,即將于7天后發往阿爾及利亞。
外貿企業負責人 鄧玲:公司產品出口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隨著我國和共建“一帶一路”市場的經貿往來日益頻繁,中東、非洲等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我們主要的出口市場,2024年我們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市場出口增長超過60%。
企業訂單忙,幾乎每周都有大約400個集裝箱的輪胎發往海外,出海就要有保障,地處“一帶一路”海陸十字交匯點的山東港口,是東向日韓、西向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節點。青島港通過不斷拓展航線、升級港口優勢幫助“中國制造”出口加速。
山東港口青島前灣集裝箱碼頭公司操作一大隊隊長 朱成全:今年以來,青島港新增13條直達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航線,進一步織密了港口航線的網絡。為出口企業提供新的高質量發展國際物流通道,青島港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箱量增幅也保持10%以上。
享惠的不僅是靠海沿邊的企業,為幫助更多內陸企業享受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紅利,海關、港口、鐵路等單位聯合推動“陸海聯動,海鐵直運”服務功能向內陸延伸,支持青島港開設內陸港51個,總計開通海鐵聯運班列83條,將港口“搬到”了沿線企業家門口。
黃島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 馬楠:“陸海聯動,海鐵直運”模式下,內陸貨物運抵青島港直接裝運出口,不需要再等待口岸海關驗放,較之前每箱貨物節省在港等待時間24小時以上,境內運輸成本下降20%。便利的物流條件,也吸引越來越多企業從青島口岸出海。2024年,青島口岸出口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貨值超7000億元,同比增長約6%。
據海關統計,2024年,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計進出口22.07萬億元,增長6.4%,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0.3%。其中,對東盟進出口6.99萬億元,增長9%,連續9年保持增長,連續5年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同期,我國對其他金磚成員國和伙伴國進出口增長5.5%,對拉美、非洲、中亞五國、中東歐等進出口分別增長7.2%、6.1%、7.2%、7.5%。
2024年,我國對歐盟、美國等傳統市場保持增勢。中歐雙邊貿易增長1.6%,其中對法國、西班牙、匈牙利分別增長2%、4.5%、12.9%。中美貿易增長4.9%,與我國外貿整體增速基本持平。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院院長 屠新泉:隨著我國制造業產業結構更加多元化、更加高端化,我國外貿伙伴也不斷延伸和擴展。在繼續保持和發達國家外貿增長的情況下,我國和發展中國家、“一帶一路”伙伴國的外貿關系得到了更快的發展。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我國加強與相關國家的產能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合作,也極大帶動了我國中間品、資本設備等產業鏈配套產品的出口。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連續八年第一!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2025-01-15
- 國臺辦:“九二共識”的歷史經緯和重要作用非常清楚 任何人、任何勢力都否定不了、歪曲不了2025-01-15
- 島內景點被噴簡體字“中國臺灣省”引不滿 國臺辦:有些人故意渲染炒作別有用心2025-01-15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2025年福建計劃完成交通投資1000億元2025-01-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