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內滑雪場玩冰上碰碰車、在滑雪過后參加土家的歌舞表演、穿著短袖滑雪觀看雪山美景……近年來,隨著滑雪產業的發展和冰雪旅游的普及,“南客北上”“北雪南移”等冰雪消費新趨勢逐漸顯現。
2月23日,滑雪愛好者在貴陽市高坡云頂滑雪場滑雪。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截至2024年底,全國滑雪場數量超850家,冰雪經濟相關企業達2.5萬家,產業鏈年產值突破萬億元。在“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號召下,冰雪運動正打破地域界限,形成“北雪南移、西擴東進”的全國性產業浪潮。南方省市借勢發力,以室內滑雪場為突破口,將“冷資源”轉化為“熱經濟”,為中國冰雪經濟注入新動能。
室內滑雪場成為南方冰雪經濟的“破冰之刃”。在廣西,借亞冬會契機,桂林全州天湖滑雪場與梧州啟迪鴻星雪立方冰雪世界迅速崛起,2025年春節期間帶動冰雪消費超8000萬元;在廣州,融創雪世界作為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室內滑雪場,年均接待游客超百萬人次;在上海,冰雪之星等室內滑雪綜合體不僅提供專業雪道,還融合餐飲、購物等業態,打造“一站式”冰雪消費場景。室內滑雪場的興起,不僅滿足了南方居民對冰雪的好奇心,更通過四季運營破解了傳統冰雪運動的季節性限制,推動冰雪消費從“嘗鮮”轉向常態化。
從“小眾運動”到“全民熱潮”,冰雪運動在南方地區加速普及。廣州、深圳等地將冰雪運動納入中小學課程,組織學生赴室內滑雪場開展實踐教學,培育冰雪運動后備力量。在社交媒體上,“漢服滑雪”“夜滑挑戰”等話題閱讀量破億,年輕人在追求刺激的同時,正在將冰雪運動轉化為時尚生活方式。
冰雪經濟的全國性產業鏈已初具規模,涵蓋裝備制造、旅游服務、文化創意等多個領域。廣東企業研發的智能滑雪頭盔、3D打印定制化滑雪鞋墊等產品,滿足了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廣西推出“南國冰雪之旅”線路,四川打造“冰雪+溫泉”特色產品,冰雪與文化、民俗的結合提升了消費附加值。上海國際滑雪賽、廣州冰雪嘉年華等區域性賽事吸引全球選手,帶動酒店、餐飲等關聯產業增長。
冰雪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與市場機制的協同發力。國務院《關于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30年冰雪經濟總規模達1.5萬億元,推動形成“北技南用、北雪南銷”的產業協作模式。
“這是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之后出臺的發展冰雪運動、冰雪經濟的一份重要文件,重點是破解制約冰雪運動、冰雪經濟發展的難點堵點痛點,實招硬招比較多,對促進冰雪運動、冰雪經濟發展非常有意義。”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靜談到,近年來,我國優質冰雪“冷資源”向經濟發展的“熱動力”加速轉化。在人民群眾旺盛的冰雪消費需求推動下,像“爾濱熱”“滑雪熱”這些熱潮也是火遍大江南北,發展冰雪經濟在社會上形成廣泛共識。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中國隊獲亞洲選手滑雪登山世界大賽最好成績2025-02-24
- 男子滑雪摔傷去醫院發現全是滑雪人 網友:果然滑雪的盡頭是醫院2025-02-21
- 李方慧首獲國際雪聯世界杯金牌及U池年度總冠軍2025-02-17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四部門“劇透”2025年穩外資工作計劃2025-02-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