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年的最后十幾個交易日,全球股市出現了驚濤駭浪式的巨幅下跌行情。股市下跌從持續上漲8年的美股開始,逐漸蔓延到歐洲及亞太市場,一時之間,市場輿論發生了巨大逆轉,關于“美股長牛見頂、A股慢牛夭折”的言論此起彼伏,對投資者情緒造成了重大影響。
對于成熟的投資來講,市場的上漲和下跌、牛市和熊市的轉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一定程度上講,上漲正是風險的積累,而下跌卻是機會的降臨。
在當下牛熊難辨的市場環境下,我們不妨以史為鑒,回顧一下A 股歷史上十次牛熊轉換及當時的背景條件,或許,我們可以少一份隨波逐流的浮躁,多一份世事洞明的淡然。
1第一次牛熊轉換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
滬指波動幅度:95.79點-1429.01點,漲幅1391.8%
背景: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點數從100點開始計算。當時市場只有8只股票,號稱老八股。僧多粥少的環境下,滬指一路大幅上揚,第一次大牛市誕生。1992年5月21日,上證所取消漲停板制度,將牛市推向頂峰。滬指當日暴漲105%,這一記錄至今沒被打破。
第一次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
滬指波動區間:1429.01點-386.85點,跌幅73%。
背景:為了防止市場亂象,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管理,1992年10月,中國證監會成立。
2第二次牛熊轉換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
滬指波動區間:386.85點-1558.95點,漲幅301%
背景: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時對股市提出“堅決地試”四個大字。受此提振,滬指3個月內出現巨幅上漲。
第二次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
滬指波動區間:1558.95點-325.89點,跌幅79%
背景:1992年開始,新股發行大幅擴容,兩市上市公司2年內從54家增加到284家,對市場形成巨大壓力。
3第三次牛熊轉換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
滬指波動區間:325.89點-1052.94點,上漲224.4%
背景:1994年7月30日,證監會及相關部門實施三大救市措施:暫停新股發行、限制上市公司配股、增加入市資金規模,滬指實現反轉。
第三次熊市:1994年9月13日-1995年5月17日
滬指波動區間:1052.94點-577.14點,跌幅48%
背景:1993年,國債期貨市場開通,吸引了大量投資資金,股市則因缺乏資金關注而快速下跌。
4第四次牛熊轉換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
滬指波動區間:582.89點-926.41點,上漲60.5%
背景:1995年5月17日,證券監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期貨市場資金蜂擁進入股票,掀起一波短期暴漲。本次牛市只有三天時間,是史上最短牛市。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
滬指波動區間:926.41 點-512.83點,跌幅45%
背景:為抑制投機現象,證監會在1995年廢除T+0制度,實行T+1,股市重新下行之路。
5第五次牛熊轉換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
滬指波動區間:512.03點-1510.18點,漲幅194.5%
背景:管理層停發新股,市場資金面逐漸寬裕,績優股成為當時火爆行情的主線。
第五次熊市:1997年5月12-1999年5月18日
滬指波動區間:1510.18點-1047.83點,跌幅31%
背景:監管層開始給市場降溫。1997年5月10日,印花稅從3‰上漲到5‰,市場開始暴跌。
6第六次牛熊轉換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
滬指波動區間:1047.83點-2245.44點,漲幅114.3%
背景:本次牛市號稱5.19行情。1999年5月19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指出股市潛力巨大,投資者于是踴躍入市,網絡股盛極一時。
第六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
滬指波動區間:2245.43點-998.23點,跌幅56%
背景:本輪熊市長達4年,國有股減持成了行情轉熊的主要因素。
7第七次牛熊轉換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
滬指波動區間:998.23點-6124.04點,漲幅513%
背景:這次牛市是投資者印象最深的一次,股權分置改革成為本輪行情的導火索。2年時間里,漲幅超過10倍的股票層出不窮,全民炒股也就是從本輪牛市開始。
第七次熊市:2007年10月17日-2008年10月28日
滬指波動區間:6124.04點-1664.93點,跌幅73%
背景:在上輪大牛市行情的末期,基金暫停發行、大小非減持、美國次貸危機等全面性危機導致了行情的逆轉。
8第八次牛熊轉換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
滬指波動區間:1664.93點-3478.01點
背景:伴隨著4萬億大投資和十大產業振興計劃,一輪新的牛市應運而生。
第八次熊市:2009年8月4日-2013年6月25日
滬指波動區間:3478.01點-1849.65點,跌幅46.8%
背景:股市爆炒后市場估值奇高,加上結構轉型壓力下的經濟增速下降和貨幣政策收緊,導致市場再次進入漫長熊市階段。
9第九次牛熊轉換
第九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5年6月12日
滬指波動區間:1849.65點-5178.19點,漲幅180%
背景:本輪牛市又被稱為“改革牛”和“水牛”。貨幣政策的放寬和國家對創業創新的支持,使市場再次迎來久違的牛市,中小市值股票中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大牛股。
第九次熊市:2015年6月12日-2016年1月27日
滬指波動區間:5178.19點-2638.30,跌幅49%
背景:監管層對場外融資的核查成為本輪熊市導火索,市場甚至出現了連續千股跌停的極端行情,部分高杠桿入市的投資者損失慘重。
10第十次牛熊轉換
2016年1月27日見底2638點之后,在大盤藍籌股帶領下,滬指一路上漲到2018年1月29日的3587點,漲幅超過35%。從技術上講,滬指的第十輪牛市已經持續兩年有余。當然,這輪牛市是非常明顯的結構性行情,大多數投資者并沒有賺到錢。
至于今年1月底以來的市場持續下跌,是第十次牛市過程中的正常調整,還是新一輪牛熊轉換或風格轉化(從藍籌轉向中小創)的開始,只能靜待時間的解答。
回顧A股歷史上的十次牛熊轉換,我們可以發現 A股長期漲跌中相對可靠的投資邏輯:以估值研究為基礎,密切關注宏觀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是準確預判牛熊轉換的前提。
責任編輯:黃仙妹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瑞銀:對A股的投資比例不斷提高 目前已經達到上限2019-03-29
- A股單日成交額再破萬億元 三大動能助滬指突破3000點2019-03-05
- A股成交破萬億是真的嗎?A股成交破萬億什么情況原因揭秘2019-02-25
- 最新股市新聞 頻道推薦
-
USDT暴跌是怎么回事 USDT大量拋售其價格一度2019-04-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