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線上組織召開科技成果評價會,中交一航局三公司兩項科技成果經專家鑒定,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淺埋硬巖公路隧道非爆破開挖施工關鍵技術研究
本項目基于四維晶格彈簧模型和非連續變形分析耦合數值仿真方法,重現真實的三維動態巖石破壞過程,通過引入局部顆粒加密法,解決了大規模數值計算問題,保證模型尺度過渡界面的顆粒損傷擴展成熟可靠;提出一套懸臂式掘進機結構及施工方法的優化體系,有效提高了破巖效率。提出了以懸臂式掘進機為主、破碎錘為輔的硬巖大斷面隧道非爆開挖方法,降低了掌子面巖體擾動,實現了淺埋硬巖公路隧道非爆破開挖的高效施工。構建了集超前地質預報、懸臂精準導向、智能安全保護、BIM技術的數字化管理體系的硬巖隧道非爆破數智化施工技術,控制了超挖,保障了安全。項目研究成果已在大連光明路隧道施工中得到成功應用,具有顯著的技術、經濟和社會價值,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大連灣海底沉管隧道長壽命瀝青路面建造關鍵技術與應用
本項目建立了考慮溫度、三向非均布荷載、剛性基層裂縫的路面熱力耦合模型,提出了基于層間剪切疲勞和層底開裂控制的剛柔復合式路面瀝青面層厚度設計方法,為寒冷地區海底沉管隧道長壽命瀝青路面設計理論的完善和發展提供理論支撐。開發了高耐久抗凝冰混合料,揭示了隨抗凝冰劑釋放的混合料性能演變規律,建立了以路表結冰溫度、冰層-路表界面拉拔強度等多指標的瀝青混合料抗凝冰性能評價體系。研發了基于北斗+GPS的3D機械控制瀝青路面高精度智能攤鋪技術和基于BIM與WEB技術的瀝青路面智能壓實實時管控系統平臺,實現了對路面攤鋪壓實的精準智能控制與智能化調節。項目研究成果已在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中得到成功應用,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價值,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近日,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公布第三屆工程建設行業高推廣價值專利大賽結果、第三屆工程建造微創新技術大賽結果,公司7項科技成果分別斬獲微創新技術大賽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專利大賽三等獎2項、優勝獎3項,微創新技術大賽一等獎。
微創新技術大賽
一等獎
一種大直徑GRP管道水下安裝方法
依托迪拜哈斯彥電廠工程形成了一種大直徑GRP管道水下安裝的方法,保證了在水下復雜環境下將4.1米超大直徑GRP管道單根管道安裝精度控制在2毫米,實現了5公里水下管線長度上“厘米級”誤差控制,完成了GRP管道水下復雜環境安裝的突破,成功地將同類型GRP管道水下安裝由不可能變成可能。
微創新技術大賽
三等獎
現澆沉管模板及支撐體系施工關鍵技術
依托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對傳統的分塊拼裝模板和滿堂式腳手架支撐體系進行了技術升級,通過懸掛式底板模板+傘式結構頂部模板,實現了沉管主體結構單段整體支拆;通過與墻體模板共同附著與整體行走式臺車結構,實現了模板整體移動,進而大幅簡化了模板支拆過程,提高了施工效率。
海上風電高樁承臺預制封底及鋼套箱整體吊裝施工關鍵技術
依托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Ⅲ(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將需海上乘潮作業的封底混凝土現澆施工改進為陸地預制后海上整體安裝,“水轉陸”施工后成功解決了低承臺潮差段施工效率低的難題,同時充分利用原設計不參與承臺受力的封底混凝土作為海上作業平臺,實現永臨結合,依托配套研發的具有預調節平衡功能的組合式鋼吊架裝置,可實現大型鋼套箱的快速安裝,具有海上作業時間短、施工效率高、安全風險小、施工成本低等特點。
專利大賽
三等獎
一種大直徑GRP管道水下安裝的方法
依托迪拜哈斯彥電廠工程,提出一種集定位、起吊、拉合多功能于一體的抱箍拉合系統,實現了超大直徑GRP管道水下高精度安裝,開拓了大直徑GRP管道水下安裝新思路,為該類型管道在海洋領域應用與推廣起到了極大促進作用。
一種排水板打設裝置及方法
依托于金普新區木業產業園軟基處理及場平一期工程,經過對地質條件的深入研究、反復研究及多次工藝試驗,不斷優化施工細節,逐步形成了一種在濱海地區成熟的排水板打設裝置及排水板打設標高精確控制技術,提升了濱海、灘涂地區軟基處理排水板打設技術的適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復雜地質條件下軟基處理技術的空白。
專利大賽
優勝獎
一種軟巖隧道多層拱架初期支護方法
依托于中老鐵路景寨隧道工程。其結合隧道變形特點,在常規的“控制隧道變形”基礎上形成突破,采用了“釋放變形”的總體思路,形成了一套先進的施工方法,為這種具有變形速率快、變形量大、變形周期長的軟巖隧道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可廣泛推廣到鐵路、公路、礦山工程中的軟巖大變形隧道中應用。
一種水穩基層包邊土施工方法
依托于浦清高速路面三標水穩施工分部工程。提出了水穩層土路肩施工由先支立水穩層施工中、邊部模板再施工水穩,養生拆模后再施工土路肩的施工模式改為先攤鋪土路肩土方并碾壓成型后,用成型后的包邊土代替水穩層邊部模板用于施工水穩層,開拓了水穩施工新思路,為類似路面水穩層施工提供借鑒。
一種二襯吊模安裝方法和吊模結構
依托于中老鐵路曼木樹隧道進口輔助坑道(平導)開挖掘進施工,其提出充分利用吊筋對初期支護體系及圍巖的拉力,采用一種植筋吊模的無內撐模板安裝方法,形成自身穩定的模板受力體系,吊模通過吊筋固定支撐形成隧道二襯吊模結構。
責任編輯:趙睿
- 前沿科技成果亮相海創會 璀璨“新”光照亮美好生活2023-06-19
- 福建企業前沿科技成果亮相2023中關村論壇2023-05-31
- 福州一項科技成果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2023-01-18
- 最新產業快訊 頻道推薦
-
百色北環項目四標段平布大橋箱梁架設完成2023-12-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