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隨著最后一車石料的填入,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承建的紅沿河核電取水口優化項目北防波堤銜接段與直立段提前計劃工期15天順利合龍,長110米、寬19米的銜接段如同一條巨龍橫臥在海面上,為整個工程的陸上推進提供了一道施工快車道。
紅沿河核電取水口優化項目,包含北防波堤延長工程、新建隔熱堤工程和兩道攔污網工程,項目完工后將進一步的優化現有取水功能,降低海水過濾系統去污負荷,為核電機組正常運行提供保障。作為國家能源局督辦的重點工程,項目開工至今,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防波堤施工中存在石料供應不足、工期緊、淤泥滑動等不利因素,為項目推進帶來不小難度。
1月上旬,北防波堤延長段開始推填,受限于周邊地理條件,最近料源地距離施工區域長達30公里,且料源地同時供應四五家其他單位,石料供應已然成了推填作業的“攔路虎”。生產調度會上,項目副經理張傳政斬釘截鐵地向團隊立下了石料保供的“軍令狀”。
受限于核電站的場內規定,推填作業只能白天進行,經過反復研究后,一個“白加黑”的計劃在張傳政的腦子里基本成型。“非推填時間段大有可為。”張傳政笑著對著團隊說道。經過研究,張傳政決定周邊石料優先供應白天作業,并在規劃石料儲備場,尋找其他料源進行夜間備料,形成白天作業、夜間備料的不間斷供應模式,石料供應問題完美解決。
解決完料源供應的團隊還未來得及松口氣,新的挑戰又接踵而至。春節前夕,項目團隊接到指令,要在一個月內打通海陸連接通道,為后續關鍵節點施工爭取作業時間。“臨近年關,要想在一個月內完成16萬方的陸上回填量,難度確實不小。”項目副經理于福洋說道。
“春節連續施工,這個春節大家一起在工地上過大年怎么樣?”支部副書記高明慧在施工推動會上發起了全員動員令。“我父母都在大連,我今年不回去了。”“書記,我家離得遠我也不回去了。”大家齊刷刷地表示要堅守崗位,保證工程推進……相比于項目團隊的斗志昂揚,協作車隊作業班組溝通起來就沒有那么容易了。“大家忙了一年,真的想回去啊。”協作單位負責人老于道出了無奈。時不我待,項目經理胡向鋒做起了協作各班組的思想工作,在一番苦口婆心、陳明利害后,協作單位答應了留守作戰的請求。
接下來的時間,按照既定計劃目標,團隊幾乎24小時“釘”在防波堤上,寒冬的北風如刀片般裹著海水砸向現場施工人員的身上,迅速在棉服外面結出一串串冰掛,但是所有參戰人員絲毫沒有畏懼和退縮。除夕當天,項目部就創造了日回填180車的施工紀錄。
節后,防波堤的推填依舊如火如荼,但新的問題再一次出現了。“推填過程中防波堤底部淤泥會被擠壓至沉箱基床,一旦被積壓進沉箱底部就無法填護底塊石,如此一來就會導致沉箱不穩,需要返工。”項目總工張友畢介紹道。經過實地勘測,張友畢很快確定了應對方法,在一號沉箱兩側,以及與防波堤接觸端面用塊石進行防護,就像給沉箱基床加了一道“防護網”。“但塊石大了,阻擋不了淤泥,塊石小了,塊石會隨著淤泥鉆進去,讓事情更麻煩。”張友畢解釋道。為了準確知道合適的塊石大小,張友畢搭建了一個“海洋館”,等比例布置沉箱和防波堤,模擬推填時不同石塊大小對淤泥運動的影響。經過十幾次的測試,終于發現在10到100公斤塊石1:1混合時效果最好,如此,淤泥滑動問題得以迎刃而解。
2月12日晚上,隨著最后一車石料傾泄而下,歷時38天,北防波堤銜接段這條巨龍終于盤桓在蔚藍的大海上。“這一刻的勝利是團隊眾志成城,戰風斗浪拼下來的成果,我為我的團隊驕傲。”胡向鋒感慨萬分,同時也堅信團隊在接下來的攻堅戰中會取得更豐碩的成果。(鄭海林)
責任編輯:趙睿
-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準福建寧德核電項目2023-08-01
- 福清核電獲2項發明專利2023-05-25
- 德國即將全面淘汰核電 關閉國內最后三座核電站2023-04-15
- 最新產業快訊 頻道推薦
-
蕪宣高速改擴建WX02標段進入路面瀝青試驗段施2023-12-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