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轟隆隆……”隨著頂管機發出的轟隆聲,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海口市臨空水系整治工程3號工作井至2號接收井左線成功頂進,項目負責人高艷松懸了許久的心終于落了地。
在施工人眼中,頂管工程已是駕輕就熟的項目,技術難度都不足為期,但海口臨空經濟區水系整治工程I期治理工程卻讓這些稀松平常的事變得有些復雜。
“頂進管節太多了,原本還差三節就可以貫通左線,但春節停工期間,管節外壁泥漿護壁自然凝固與管節發生黏連,摩擦力過大導致無法頂進。”項目總工谷占朋向我們介紹說。
施工一標段工程路徑總長2634米,其中頂管工程總長度1225米,內徑4米,是國內最大內徑頂管,就是這樣的大家伙,項目團隊一共要預制1470節。而此刻,項目團隊亟需解決的是如何將管節掙脫管節外壁泥漿的黏連問題。
“強行頂進怎么樣?有松木墊板和止水膠條作為緩沖,十臺千斤頂應該可以的。”“不行,摩擦力太大,各個關節外壁泥漿情況還有可能不同,強行頂進會對管節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注漿孔都堵死了嗎?試試重新注漿怎么樣?”在解決方案被一次次推倒重來后,一個新的解決辦法躍然于紙上。
“原有的注漿孔因為靜止時間過久已經難以注漿,我們決定采用重新開孔,并注射高分子材料干漿的方式,提高管壁減阻效果,同時通過中繼間和主頂反復推頂的方式重新頂進。”項目部物設部長宋廣震為了讓大家都能聽明白,他一邊在白板上畫下圖像,一邊解釋道:“我們在這些點位重新打孔,然后給管節外黏土注射‘干燥劑’,然后從兩側緩緩晃動管節,這樣管節與外壁泥漿黏連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就在大家躍躍欲試時,新的難題又出現在了大家眼前。原來在1號工作井主體結構開挖施工期間,頂管線路范圍內出現強度較大生物碎屑巖層,常規破巖錘開鑿根本無法適用,取芯后最大抗壓強度約6.8兆帕,相當于每平方米上,承受6800噸的壓力,頂進難度遠高于之前的黏土層及砂層,極易對掘進機刀頭及排泥泵、排泥管產生損傷,還有可能因在頂進中與生物碎屑巖摩擦引起地層擾動,導致地層形變。
“今天把大家叫來,就是為了解決生物碎屑巖的問題的。”由于施工遲遲沒有進展,谷占朋的嘴角已經長起了幾個火疙瘩。“谷總,我和王時雨輪值夜班,保證時刻了解頂管情況。”“我建議更換設備。將原刀頭更換為適用砂+生物碎屑巖地質機頭,更換全新的中繼間泵站,并使用土壓平衡工藝代替原泥水平衡工藝排出碎巖,保證機頭在生物碎屑巖層下的正常頂進。”為了能順利推進施工,姜龍在工余時間,翻閱了大量資料,也生出了更換設備的想法。簡單來說就是換個更硬的刀來剁這塊“硬骨頭”。
“動了、動了……”現場傳來了一陣歡呼聲,為期一年多的頂管攻“堅”戰,終于在項目團隊的斗智斗勇中正式拉開序幕。(陳思宇)
責任編輯:趙睿
- 鎮長開會時怒砸水瓶 官方通報:已對當事人進行談話提醒2023-11-13
- 海南一旅游信息公司無證接團致游客溺亡被頂格處罰2019-04-08
- 海口春節前菜價未瘋漲 每天推出“一元菜”2017-01-26
- 最新產業快訊 頻道推薦
-
蕪宣高速改擴建WX02標段進入路面瀝青試驗段施2023-12-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