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陽光透過窗欞灑進辦公室,斑駁的投影溫暖著每個角落,而此時坐在電腦前的我卻無暇感受這深秋的暖意,看著文檔里晦澀難懂的工程術語,停留在鍵盤上的手指也許久不再躍動,要寫的工程通訊仍毫無頭緒。
與初剛到項目時的無限憧憬相比,在真實接觸綜合辦公室的工作后,我總是有種若隱若現的茫然,尤其是作為人力資源管理員,師傅讓我寫通訊稿件的時候,我對這項工作或多或少有些排斥。
“怎么了,小梁,有心事啊?”熟悉的聲音將我從紛繁游離的思緒中拉回。楊書記,也就是我的師傅,正站在辦公室門口打量著我。在洞察到我的情緒后,他沒多說話,向我擺擺手道:“走,我帶你去現場轉一轉。”
雖然已是暮秋,但在百色道路兩旁的樹葉仍是綠油油的,前往現場的路可謂是“山路十八彎”,不過每次轉彎都有不同的風景,映入眼簾的或是一團團盛開的三角梅,或是一簇簇休眠的芒果樹,就在我欣賞著每一處轉彎的驚喜時,一片竹林的出現,讓生長在北方的我不由得驚呼:“哇,竹子,我第一次見長在地里的!”
看見滿臉欣喜的我,師傅叫停了車,陪我下車走走,只見一棵棵竹子涇渭分明地高聳向上,綠葉在微風吹拂下擺動著,沙沙作響的聲音甚是悅耳動聽。
“你知道細高的竹子為什么不會被勁風折斷嗎?”師傅看向正在“賞竹”的我,我不解地搖搖頭。
“在鉆出地面之前,竹子在地下要潛伏五六年的時間,這段時間里,他會充分伸展自己的根,不斷向大地深處蔓延,吸收養分,為以后的成長積蓄力量,這也是為什么項目部要綜合培養你們這些新員工的原因,技術員要在計合、測量等各個部門輪崗學習,你是人力資源管理員,也要熟悉宣傳干事的工作,只有在地底下打好根基,吸收足夠的營養,你們以后才能有力量面對成長過程的‘勁風’”。聽了師傅的一番話,看看眼前高聳入云的竹子,我的心里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車輛很快駛到了施工現場,師傅帶我參觀了正在施工的橋梁和隧道,耐心地給我講解橋梁的結構,解釋隧道仰拱、二次襯砌這些專業名詞,我也仔細認真地學習著,當現場真實感受墩柱、蓋梁、預制梁這些結構物時,那些紙上的工程術語仿佛也沒那么晦澀難懂了。看著心情回溫的我,師傅趁熱打鐵地叮囑道:“做事情要有扎實的積累,才能厚積薄發,就像工地的大橋也有隱蔽在地下的樁基支撐,路邊的竹子也在毫無寸進的表象之下積蓄力量,綜合辦公室確實考驗一個人的綜合能力,所以我希望你能更全面的成長。”師傅的話讓我醍醐灌頂,也對未來有了更加清晰的規劃。
回到辦公室,整理完一天的見聞,我在最后寫下“扎好人生的三厘米,未來定會有薄發的精彩!”每當工作遇到瓶頸的時候,我總會翻開筆記本看看,我想扎根在中交一航局這片沃土,我定會像竹子一樣成長,堅韌不拔、厚積薄發,做人做事亦如此。(梁凌琦 韓雪梅)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省將實施七項工程 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2023-11-13
- 通車!福建一批交通運輸工程進度條刷新2023-08-15
- 福建向金門供水五周年:一條通道兩岸情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