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銀杏大道站所有管線都遷改完了,沒有一根挖斷過,你有什么訣竅,傳授傳授。”項目部施工員牟顯龍用真摯的眼神盯著葛相林。葛相林聳聳肩,饒有神秘地一笑說:“小心翼翼”。牟顯龍白了他一眼,意思是怪葛相林不說真話。葛相林見狀補充道:“就像剝洋蔥,得一層一層來。”隨即哼起“如果你愿意一層一層一層剝開我的心,你會發現……”牟顯龍恍然大悟般地豎起了大拇指。
葛相林,別看他瘦高個,好像一陣風都能把他吹倒似的,但他卻是一位細心的“純爺們”。從項目籌備至今,他一直忙前忙后,算得上是中交一航局三公司大連地鐵4號線項目部最資深的施工員了。
要說起他負責的銀杏大道站工程,葛相林可以滔滔不絕地跟你嘮個沒完。銀杏大道站位處辛寨子街道正南方向,站內涉及自來水、污水、雨水、通訊、10千伏電力、軍用光纜等管線遷改以及周邊綠化、公交站亭、交通標志標識等地上物的遷改,產權單位繁多復雜。
探挖,為業主提供詳細的管線位置圖,確定產權單位,是管線遷改的第一步。探挖工作不能影響交通,所以經常是夜間進行。那一陣,經常看到葛相林瘦弱的身上裹著厚厚的羽絨服,手持手電筒,站在道路中間某個坑邊,排查探出的是什么管線,在本上記上坐標,然后指揮工人和設備恢復道路。“每次探挖,我都會全程跟著,隨時準備記錄,提醒他們一定小心再小心,不在現場我心里總不踏實。”葛相林笑著說。就這樣,一張管線總圖在半個月之內交到了業主手里。
遷改施工進度直接影響項目施工工期,但項目部又沒法控制。作為銀杏大道站的“大總管”,葛相林好似“熱鍋上的螞蟻”。協調業主、管線產權單位、管線施工單位,電話都不知道打了多少遍,鞋也不知道磨破了幾雙。
“困難再多,也不能耽擱項目施工,咱們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保證項目優質履約。”為了有效推進管線遷改進度,讓遷改與施工有效銜接,葛相林主動當起了“總繪圖師”的職務,畫起了遷改路線圖。“這個可不好畫,需要了解每家管線需要占用的尺寸,綜合排布,讓有限的作業空間得到‘最優解’”。項目負責人崔海濤深知這其中的不易。
為減少二次遷改造成的不必要麻煩,葛相林從項目整體進行策劃,除自來水、弱電、污雨水這些因空間受限無法一次遷改到位的,其余管線都納入一次遷改范疇。針對遷改周期長、停電割接手續復雜、遷改費用高的10千伏電力遷改工作,葛相林在詳細了解周邊地形和地上物位置后,溝通協調產權單位,策劃出最優遷改路線,并聯系電力遷改施工單位,陪同辦理停電割接手續,幫忙準備相關停電資料,最終順利完成了10千伏電力遷改。
管線遷改結束了,銀杏大道站圍護結構迅速形成閉合條件,拉開了主體施工的序幕。而今,葛相林站在基坑邊上,的確有點小小的自豪,這個車站就像他剛剛出生的孩子,一切都是那么的充滿朝氣。(唐艷)
責任編輯:趙睿
- 為民修條“暖心”路2023-12-07
- 施工一線的“排頭兵”2023-12-07
- 三人行必有我師2023-12-07
- 最新產業快訊 頻道推薦
-
蕪宣高速改擴建WX02標段進入路面瀝青試驗段施2023-12-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