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畫協會每年都會出版一部動畫產業報告,最近一段時間,由于中國資本大量進入,日本的動畫產業也是正在經歷一場新的革命。在日本《動畫產業報告2016》中也是提到了日本已經進入了第四次動畫熱潮,而在不久前有業界人士斷言過中國資本和網絡配信正在引起動畫的革命。近日據日媒報道,進入第四次動畫熱潮的業界人士卻并不樂觀,他們擔心來自中國的資本并不穩定。
根據日本《動畫產業報告2016》表示,1963年《鐵臂阿童木》引領了第一次動畫熱潮,70年代《宇宙戰艦大和號》引領了第二次,90年代《新世紀福音戰士》《精靈寶可夢》《幽靈公主》作品等引領了第三次熱潮。然而,以2012年作為節點的第四次動畫熱潮卻與以往不一樣,沒有真正的話題作品,而是由體制的改變所帶來的熱潮。那么變化到底是什么呢?
曾斷言過“網絡配信平臺”和“中國資本”在引起動畫革命的數土直志于5月18日在日本漫畫學會著作權部會上發表演講。他表示通過網絡配信平臺讓全世界的動畫觀眾變得多了起來,比起日劇等類型,動畫走在了世界配信的前端。網絡平臺帶來的就是海外巨大資本的入駐,美國的Netflix、Amazon、Crunchroll等都在彰顯著存在感。相比之下在日本國內知名度不算高的Crunchroll于今年2月也突破了100萬位付費會員。
另一方面,來自中國的資本為了爭奪動畫的配信權哄抬日本動畫的配信價格,為日本業界帶來了巨額的利益,其利益甚至讓日媒稱即使動畫在日本賣不出去,靠中國來買版權也能夠繼續做下去。據日本動畫產業市場的數據顯示,2015年日本動畫市場規模比2012年增長了5000億日元以上,其中越3400億日元都是海外市場的貢獻。然而這種繁榮真的能夠持續嗎?日本業界對此感到擔憂。
中國的動畫配信市場的繁榮是否是泡沫經濟?首先,日本認為中國曾是一個“盜版天國”,這也是事實,即使現在中國網絡上依然充斥著盜版資源。但是日本也認為中國的環境正在改善,契機是2010年之前某網站盜版MP3訴訟案件。自那之后,中國政府的方針發生改變,配信網站已經發育充分,也開始保護起廠商的利益了。大家不再認可“避風港原則”,由版權引起的賠償案件也開始增加,中國網絡正在從盜版叢生轉型為正版配信。
那么最關鍵的中國購買日本動畫的版權費用是否穩定呢?據悉,中國某配信網站2015年的營業收入為53億人民幣,但是版權費支出便有77億人民幣,再加上其他的費用這理所當然是大赤字,有著如此高額的虧損還會堅持下去嗎?立命館大學的教授中村彰憲認為視頻事業虧損并不會讓配信商業終結。因為中國的企業并非只靠視頻的收支來判斷收入,更多的是吸引用戶,通過用戶的增加,展開復數事業來增長收入。只要中國的資本之間存在著爭斗,那么日本動畫廠商的賣方市場便會繼續下去。當然,對于中國方面風險的準備也很重要,但不能一味的害怕,需要了解中國市場是以怎樣的邏輯在運轉。
責任編輯:林航
- 華為Mate10 Pro和蘋果iphone X買哪個?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斷2017-11-13
- 微軟CEO告訴iPad用戶:你需要一臺真正的電腦2017-11-13
- iPhone X用戶吐槽揚聲器有雜音:有人已免費換新2017-11-13
- 滿血版vs非滿血版 同配置筆記本之間就差在這了2017-11-13
- 被國產手機打趴!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狂降2017-11-13
- 最新游戲攻略 頻道推薦
-
dnf暗精靈英雄的考驗如何快速通關 次元精華商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