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建新聞
      分享

      遇見清新福建,享受好山好水好空氣

      東山縣以全國企業家帆船賽為契機,積極打造海洋運動特色旅游目的地,讓游客全方位體驗海洋休閑旅游的魅力。 郭斌 攝

      遇見清新福建,享受好山好水好空氣

      在羅源灣濱海新城松山湖水面,30多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卷羽鵜鶘與鸕鶿一起嬉戲覓食。

      遇見清新福建,享受好山好水好空氣

      羅源鳳梅林蔭游步道風景如畫,引得不少游人駐足自拍。

      遇見清新福建,享受好山好水好空氣

      德化縣水口鎮湖坂村坐落于國家森林公園石牛山腳下。穿村而過的國家水利風景區岱仙湖,水光瀲滟,波光粼粼,白鷺在湖上盤旋,構成一幅風光旖旎的山水畫。

      遇見清新福建,享受好山好水好空氣

      遇見清新福建,享受好山好水好空氣

      遇見清新福建,享受好山好水好空氣

      遇見清新福建,享受好山好水好空氣

      福建日報記者 郭斌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 林輝 攝

      八山一水一分田,好山好水好空氣。福建的生態旅游資源豐富且獨特,擁有武夷山、土樓、泰寧丹霞三處世界遺產;泰寧、寧德兩處世界地質公園;還有眾多聞名遐邇的黃金海岸、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綠意盎然的福建,是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海畫卷”。

      福建是全國首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全國生態旅游先行區、海峽兩岸旅游交流合作先行區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旅游核心區。這里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境內重巒疊嶂,丘陵起伏,河谷和盆地錯綜其間。作為祖國大陸最綠意盎然的省份,福建森林覆蓋率達65.95%,連續38年居全國第一;12條域內主要河流水質保持全優;9個設區城市空氣平均達標天數占比超過98%;27微克/立方米的PM2.5年均濃度更讓人引以為傲——“在我們福建,‘PM2.5’的含義僅表示下午兩點半”。

          遇見清新福建,享受好山好水好空氣

      行走八閩大地,草木馥郁,青綠滿眼,花香撲鼻,清新的空氣,讓人時常忍不住深呼吸。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作為“山海畫廊,人間福地”的福建,依托自身豐富多彩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放眼世界版圖,對接美麗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挖掘生態旅游內涵,形成了系統化的“清新福建”旅游品牌形象推廣體系。以生態文明引領全省旅游產業創新發展,在全國的省級旅游品牌中確立了獨樹一幟的“清新福建”旅游金字品牌,讓福建從旅游資源大省向旅游強省扎實邁進。

      “清新”不僅僅指自然環境。神奇的福建土樓、清純的福建茶香、浪漫的海濱城市廈門、連接兩岸的臺灣海峽、一條聯通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是福建最核心的5個國際旅游元素,構成了“清新福建”的美麗畫卷。據統計,2016年,福建全省接待游客達到3.15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近4000億元,入境旅客數量保持全國第五位的高水準。日益完善的旅游服務體系、健全的旅游產品體系以及閩臺旅游產業合作都在穩步推進,福建的大旅游產業時代已經到來,“清新福建”的形象也已經深入人心。

      《旅游》版面以“清新福建”為主題,圍繞福山福水、福天福地,突出宣傳生態福建、綠色福建、藍色福建,以及海絲休閑、世遺探秘、紅色經典、客家文化等具有鮮明福建特色的旅游產品,并融合福建特有的“8T1M”(世界茶鄉Tea,神奇土樓Tulou,綠色生態Trees,廟宇朝圣Temple,海絲紐帶Ties,臺灣元素Taiwan,夢幻海洋Tide,溫泉養生Therma以及多元文化的交融Multi culture)旅游特色元素,加大福建旅游新成效、新亮點、新突破的宣傳,增進境內外旅游業界人士和廣大游客對“清新福建”旅游品牌的了解和認識,提升“清新福建”旅游品牌在境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唐朝詩人王維的這首詩,原本是用來描述畫作的逼真——遠看高山色彩鮮明,走近卻聽不到流水的聲音。春天過去了,可是依舊有許多花在爭妍斗艷;人來了,可是鳥卻沒有被驚飛。其實,這樣的場景,用來描述“清新福建”的原生態旅游——觀鳥游是最合適不過的。7月28日,《旅游》版用大半個版的篇幅刊發本報記者吳恩兒采寫的《觀鳥游,以旅游的名義保護生態》,并配發相關鏈接《觀鳥游的注意事項》,把觀鳥游這一全新旅游方式推介給讀者,引起省內外觀鳥愛好者和普通游客的極大興趣。

      隨著沙發客、背包客、窮游族等旅行方式的發展,近年來,一種叫作“打工換宿”的旅行方式在年輕人中頗受熱捧。到客棧或青年旅館做義工換取免費食宿,工作的同時既可以完成一段奇妙旅程,享受旅游樂趣,又能開闊自身視野和提升社會實踐能力,而民宿也可以通過錄用義工降低經營成本。本報記者王鳳山和通訊員王為、江信恒敏銳捕捉到“打工換宿”這種新興的旅行方式在平潭悄然興起。通訊《打工換宿,玩出別樣精彩》刊發于8月25日《旅游》版,為感慨“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奈何錢包小,哪都去不了”的年輕人行走“清新福建”提供了一種不花錢,甚至還能賺錢的旅行方式。

      如果看膩了陸地上的景色,你最想去哪兒?天上,還是水下?相比起點更高的天空探險,參與度強、與大眾旅游可以無縫對接的潛水越來越被廣大游客喜愛、認可。《潛水,去欣賞那難得一見的美景》為您呈現“清新福建”沿海水下的精彩世界。

          發展全域旅游,建設生態旅游強省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是我國新階段旅游發展方式和發展戰略的一場變革,是區域旅游發展走向成熟的標志,代表現代旅游發展的新方向。我省依托生態優勢,在全域旅游的基礎上,率先在全國創意提出要發展全域生態旅游,建設全域生態旅游省,這既是推進全域旅游工作的不斷深化,也是我省優質生態旅游資源的良好體現。

      去年3月,省政府印發了《福建省“十三五”旅游業發展專項規劃》。規劃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全省要圍繞全域生態旅游省建設,以優勢生態資源為核心,以全域旅游發展理念推進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福建全省作為一個景區來打造,實現“省域即景區,景區即省域”。力爭到2018年,全域生態旅游省建設初見成效,部分重點市、縣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經驗,建成15家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和5個國家級重點生態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全域生態旅游省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建成30家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和10個國家級重點生態旅游目的地,在全域旅游建設和生態旅游發展方面創造一批典型經驗,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既定的各項任務,加快把旅游業培育成為我省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在全域旅游建設和生態旅游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7月7日,《旅游》版創刊的第一期,就刊發本報記者張輝、通訊員游雪慧采寫的《鄉夢計劃,為全域旅游賦予新動能》,報道省級全域旅游試點縣南靖面對全域旅游這一全新課題,通過鄉夢計劃導入更多外部資源,在內部同頻共振中,做大做強全域旅游這塊“蛋糕”。

      德化是中國陶瓷文化發祥地之一、世界陶瓷之都、全國最大的陶瓷工藝品生產和出口基地,陶瓷文化底蘊深厚,“瓷光山色”概括了德化獨特的旅游資源。為升級全域旅游,德化縣在推進“瓷光山色”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中,努力實現由觀光為主向觀光、休閑、度假并重,由單一業態向融合業態,由初級開發向深度開發“三個轉變”。8月11日,《旅游》版刊發本報記者周明太、通訊員李宏圖采寫的《“瓷光山色”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區》,推介德化縣“旅游+工業+文化”推進產業融合的新路徑。

      霍童溪,是寧德市蕉城區的母親河,有“百里畫廊”之美稱,沿線風景如畫,文化資源豐富。近年,隨著鄉村游、生態游的興起,蕉城區以“水韻”為特點,著力打造霍童溪全域旅游。11月初,本報記者吳旭濤和通訊員顏湊、張中堯踏訪霍童溪沿岸的九都鎮,采寫的《“水韻”之旅的深度挖掘》刊發于11月10日的《旅游》版。

      浯嶼島,坐落于廈門島東南方向約6海里的海域,隸屬于漳州龍海市港尾鎮。這座面積不足1平方千米的村級海島,曾作為廈門的門戶,被視為兵家必爭之地。浯嶼人世代以討海為生,遠洋捕撈船最遠行至南海諸島海域。漁業興盛,曾讓浯嶼島成為顯赫的明星村,但隨著漁業資源日益匱乏,加之政策收緊,捕撈業遭遇產業滑坡,這個海島漁村進入了產業轉型的十字路口。12月8日,《旅游》版以接近整版篇幅刊發《浯嶼島:漁歌唱罷唱游歌》,報道浯嶼人探索依托海島資源與閩南漁村風情,發展海島旅游與休閑漁業的故事,并配發記者手記《海島旅游如何行穩致遠》。

          八閩鄉村旅游,點燃投資新激情

      我國的美麗鄉村建設在近年來逐步形成了產業發展型、生態保護型、城郊集約型、資源整合型、高效農業型、休閑旅游型和文化傳承型七種模式。當前,全國旅游產業進入了一個鄉村旅游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根據國家旅游局投資項目庫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鄉村旅游類產品實際完成投資3856億元,同比增長47.6%,主要集中在民宿、特色小鎮、鄉村旅游綜合體等領域;鄉村旅游游客24億人次,占國內游客接待人次的54.4%;鄉村旅游營業總收入達4800億元,占國內旅游總收入的12.2%。據預計,今年將實現鄉村旅游投資5000億元,鄉村旅游消費達到1萬億元以上。預計到2020年,全國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將超40億人次,實現總收入2.3萬億元。

      我省八山一水一分田,森林覆蓋率達65.95%,連續38年居全國第一。八閩大地廣袤鄉村,大多擁有青山秀水的美麗資源,古村、石厝、古樓,為鄉村旅游添加獨特的韻味。早在2014年,福建提出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全省已有300多個村莊創建美麗鄉村示范村,形成130條美麗鄉村特色景觀帶。根據《福建省“十三五”旅游業發展專項規劃》,福建將深度發展鄉村旅游,在全省扶持建設一批中國鄉村旅游示范基地。

      鄉村旅游已然成為投資的藍海,不少資本紛紛進入。7月14日,《旅游》版刊發《民宿酒店化:“老板娘文化”的標準化延伸》長篇通訊,從《“老板娘文化”還是企業化》《鄉村意象與現代元素》《用民宿撬動鄉建新路徑》三部分剖析當前民宿業投資的不同模式。

      8月,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第二批276個全國特色小鎮名單,其中福建占9個。早在去年10月,住建部便公布了首批127個全國特色小鎮。按照規劃,這一數字將在三年內達到1000個。所謂特色小鎮,普遍的理解是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兼具旅游和社區功能的空間。它既區別于行政區劃意義上的建制鎮,又不同于傳統產業園區與旅游景區。本報記者張輝、通訊員謝威以入選福建首批特色小鎮名單的漳州市南靖縣蘭谷特色小鎮為例,采寫《蘭谷特色小鎮的探索之路》,探討特色小鎮的培育路徑。同一天,《旅游》版配發《避免脫離實際的“造鎮運動”》,提醒特色小鎮作為一個平臺與載體,必須有足夠優質的內容作為支撐,而非大拆大建徒有物理空間。

      漳州市薌城區的古村落,最迷人的莫過于洪坑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句話用來形容洪坑古村,再合適不過了。9月15日,《旅游》版刊發本報攝影記者林輝的組照《穿越時空,邂逅最美古村落》,讓你穿越時空看到洪坑古村曾經的繁華。

      責任編輯:陳錦娜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 亚洲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桃色|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满18免费网站| jizzjizz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亚洲高清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欲色欲综合网站|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 亚洲最新黄色网址|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古代|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亚洲最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亚洲娇小性xxxx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